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让天下百姓窃听大佬心声 > 章节

21:将文聘拢入袖中!(求收藏鲜花)

作者:007

刘封听到了三人心声,不由有些诧异。


至于吗?


他心中不由有些小激动。


结果出乎了他的预料。


文聘内心的震动,他感知的一清二楚。


他的目的就是引起文聘的重视,就目前来看,是十分成功的。


必须再接再厉!


刘封心中暗暗想着,在三人注视下,继续说道:“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哪一种治国理念能最后取胜。”


“晚辈认为都有可能。”


“刘皇叔和曹孟德的理念更为先进一些,但他们的动作幅度都很小。”


“曹操还真正的付诸实际,不过也遭到了其麾下士族的强烈抵制,非武将的真正寒门庶族,鲜有能在曹操内部占据高位的。”


“至于刘皇叔,或许是因为没有一块稳固的基业之地,所以他更多流于表面的言论,暂时还不清楚,他到底准备怎么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最后还是士族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士族一定会展开报复性的行动。”


“因为无论是曹操的理念,还是刘皇叔的理念,其实都让士族产生了害怕。”


“他们会制造出一种,更能保护利益的制度。”


“当然那个时候,也会更加黑暗!”


“并且这种报复性的反攻倒算,终究会崩塌的,崩塌的时候,就是整个士族阶层彻底毁灭的时候。”


“这就好比对着墙出拳,士族如果用更加扭曲的心态,为了稳固权利,重重出拳,即便暂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反噬的时候,出拳越重,疼痛感就会越强烈!”


“守旧的士族,如果不能顺应时势,跟着时势进步改变,一味只想着守住既得利益,那么最终也一定会彻底的崩塌。”


“即便一时得益,也阻挡不了整个历史不断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对待百姓分国人、野人。”


“最后发展成只要是在疆域之内,皆是国人,彻底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


“晚辈看来,其实曹操的理念和刘备的理念结合,恰合荀子,王制篇中所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也一定是未来治国理念的根基。”


“无论中间有多少波折,历史也一定会想着这个方向发展。”


“若是放在更长远来看,一定是刘备和曹操理念会胜出,士族维护传统利益的想法,即便暂时得利,最终也会失败,并且如果士族反抗的越激烈,最终士族极有可能彻底为时代所不容。”


“最终湮灭!”


“纵观历史的发展,短期看,总是在前进、倒退中反反复复,不过只要把时间放在几个朝代之间,便可以发现,历史永远都是在反复中向前进步。”


“所以长远看,一定是曹操、刘备理念胜出。”


……


刘封越说越快,也越发激动。


因为在论述中,他逐渐看透了历史草灰蛇线留下的痕迹。


三国、晋、五胡时代后。


直到唐朝,太宗继位,第一个以皇帝的身份,重新提出并且开始弘扬民水君舟思想。


虽然这些事情,他无法拿出来作为论据佐证他的话。


但也足够证明,他这番论述的正确性了。


唐太宗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受到什么事情的启发提出、弘扬这一思想理念,他不得而知。


但是他可以肯定,唐太宗定然从三国时期的这一场治国理念之争中汲取了经验!


秦王朝是制度的一个分水岭,大一统集权,取代了分封。


三国时期,则是一个关于治国理念的分水岭!


民水君舟之后。


又有人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更进一步的理念。


然后又有了执政者与百姓,鱼与水的理念。


在这个中间,发生了九品中正制。


发生了明清时代,极端扭曲的道德枷锁束缚。


可整体而言,也就如他所说的。


短时间内,总是在前进和倒退中反反复复,可把时间线拉长来看,就都是踩着巨人的肩膀,一步步前进!


“恭喜大兄,培养出贤侄这样一个麒麟儿!”


许久的死寂后,文聘忽然羡慕,甚至有些嫉妒的看着刘泌,感慨说道。


刘封对他的问题,给出一个准确明了的判断。


但这番话却更加惊艳!


这番话,无比证明,刘封对历史的烂熟于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历史记载中,留下的草灰蛇线。


形成了独属于自己如此深刻的总结!


这反应的是一种天才般的能力!


读史。


浅读是要以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以及产生的结局,总结形成个体为人处事的一套标准。


中读,就是要放在家国层面,以史为镜,形成一套为官、治国、理政的标准。


前者主要集中于读史者个体,后者主要集中于家国天下层面。


总之就要起到一个作用,鉴史,不做重蹈覆辙的事情。


深读就是通过研读历史,以辩证理念,从历史单薄的文字记录中,发现草灰蛇线,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理念。


无疑,刘封做到了!


文聘更加肯定。


刘封却的就是一个机会。


此类人,只要一遇风云,一定化龙!


扶摇直上!


刘泌十分激动,他都有些觉得,这不是他的外甥。


“封儿他还年轻,经不住夸,仲业可别让他太膨胀了!”尽管这么说,可刘泌一张老脸,已经笑开了花。


文聘瞧着,有些嫉妒的想要给刘泌脸上来一拳。


数日后。


刘封借着文聘带来的正军压制。


杀人立威,初步整肃军纪后。


文聘动身启程。


临别送别。


文聘打发走刘封、甘宁,只留他和刘泌后,郑重其事说道:“大兄,我向把贤侄那番治国理念之争宣扬出去。”


“当然,你放心,对他不利,容易招致刘荆州仇视的部分,我不会说。”


“贤侄有着令人惊叹的能力。”


“但他缺少一个化龙的机会。”


“这个机会我这个长辈给不了。”


“但我可以帮他名扬天下,有一个天下皆知的好名声,将来这个化龙的机会来了,才能抓得牢,成果才能放大无数倍!”


“刘备虚伪执着的表演了一辈子,维护他的仁义之名,还不是为了等这个机会来时,抓的劳,收获大嘛?”


“贤侄这是自己的真本事,更没必要遮遮掩掩,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才能!”


“这么一颗明珠,直到现在才绽放光华,很大部分责任,就得归咎在大兄你身上。”


“士族中,谁家不是早早就给自己的子弟造势!”


“卧龙凤雏,诸葛孔明,庞士元。”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司马八达。”


“那个不是如此!唯你,把这样一颗珠玉,死死的攥在手心中,有此才能,还要他认刘备为父,大兄你真是糊涂,昏头!”


刘泌听闻不由苦笑。


外甥以前没有表现出这方面的才能。


否则,他岂会答应刘备死皮赖脸的请求。


“仲业,多谢了!”刘泌郑重其事拜谢。


文聘笑着摇了摇头,“我只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何况长辈提携晚辈,本就是应该的。”


“大兄就等着,贤侄名动天下,比肩当世大儒的名声吧!”


远处与甘宁站在一起的刘封,听着文聘的心声,唇角露出笑容。


文聘已经被他拢入袖中了。


就差一个时机了。


时机合适,得到文聘效忠支持,已是板上钉钉。


有文聘,他对借赤壁之战,谋求一片基业之地,更有信心,也有了更大期盼!


要知道,文聘可是刘表心腹!


掌握大量兵权,而且与荆州掌兵权的许多人都是故交好友!


……


ps:求鲜花、月票。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三国:我让天下百姓窃听大佬心声》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