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明朝,要说谁最懂百姓的苦,谁最心疼老百姓,也就是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了。
他幼时苦过,穷过。
更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因为没有钱粮交税赋,吊死在房梁上,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后来造反得了天下,除了痛恨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最反对的就是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事情。
现在朱允煊提出来,让儿子们春节回京过个团圆年,他也很想。
可这大明王朝好不容易松了口气,他不想因为一己之私,给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风里雨里在地里刨食的老百姓,造成哪怕一丁点的负担。
“孩子,记住了!”
朱元璋看着朱允煊,面容很严肃,说道:“当权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咱们老朱家就是泥腿子出身,靠着老百姓们的支持,咱老朱家才能住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里。”
“切记不要以为得了天下,当了皇帝,当了王就可以为所欲为。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千万不要把老百姓不当回事,明白吗?”
“嗯!”
朱允煊认真的点了点头,道:“爷爷,孙儿谨遵您的教诲。”
“好!”
朱元璋轻轻揉了揉朱允煊的头发,道:“来坐下,咱爷孙俩把这饭吃了,不能浪费。”
朱允煊乖巧的坐到朱元璋身边,看了眼已经冷了的饭菜,道:“爷爷,我让他们端下去热一下吧!”
“好!”
趁着几个宫女进来将冷菜端走,朱元璋好似想到了什么,说道:“上午你在文华殿说的那摊丁入亩之法呀,爷爷想了想确实可行。”
“这样,吃完饭,你回去之后把这摊丁入亩的想法写成奏章递上来,我这两天让詹徽他们过来议一议,可以的话先找个地儿试试看。”
“至于你提到的商税,陆地和海洋的贸易,让爷爷再想想。”
闻言,朱允煊点了点头。
他知道任何一项政策的改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更何况摊丁入亩这种两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孙儿遵命!不过爷爷...”
朱允煊恭敬的说道:“这摊丁入亩虽然可行,但是从准备到落实需要一些时间,可这商品税,现在就可以收。”
“哦?”
朱元璋听了眉头一挑,看着自家的孙儿,道:“那么容易?说说看。”
“回禀爷爷!”
朱允煊认真的说道:“咱们现在收商税不过三十取一,远低于宋时高峰期的比例。”
“咱大明那么大的天下,不能全靠农民来撑。那些商人,那些什么都不用干的家伙,反倒赚了个盆满钵满。”
“所以孙儿觉得不能便宜了这些家伙,咱朱家人打下天下,他们享受着太平日子,也该为咱大明朝多出点儿力气。”
朱元璋听得没好气的轻轻给了朱允煊一个板栗,笑骂道:“臭小子。那你说说该收多少?怎么收?”
有戏!
朱允煊捏着下巴故作沉思了一会,道:“这大宋的比例高了些,咱皇爷爷仁义,不如根据各种东西的成本和利润,一百取十五到三十,找个富裕点的省份试试看。”
“一百取十五到三十?”
朱元璋听得看了眼朱允煊道:“会不会高了?”
“试试看爷爷。”
朱允煊嘴上说试试,但神情很笃定。
他脑子里有一整套的历史史料,宋时各种税收上的比例远高于现在的明朝。
特别是酒这块儿,宋朝因为是国家专营,隐含税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而明朝就这块的税率不过百分之三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朱元璋的小农思维。
这也是到了明朝后期,朝廷财政越来越困难,而民间的商人个个富得流油的原因。
看着自家孙儿笃定的神情,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道:“那,拿哪里来试?苏松两府,还是浙江布政司?”
“干脆两个一起。”
闻言,朱元璋笑骂道:“臭小子,说的简单。”
这时宫女们已经把热好的饭菜送进寝宫摆好。
“吃饭!”
......
从乾清宫里出来,朱允煊缓步走在回廊上,低着头陷入了沉思中。
国家财政这块吃紧,想要改变非一朝一夕之事。
自己虽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但是国库想要充实起来总还要点儿时间。
再想到朱元璋堂堂皇帝还为钱发愁,连让儿子回京过个团圆年还犹犹豫豫的,朱允煊就觉得是该搞点钱了。
要不利用后世的一些知识,帮着改良点什么?
碘盐,白砂糖,还是高度酒?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