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皇室遗孤的咸鱼日常 > 章节

第50章 论功行赏,汉王为朱乐请功!【疯狂爆更求评价票】

作者:大唐奥特曼

转眼已是几月过去。


北边。


山东大旱已过,天降甘霖后。


在朝廷的资助下,顺天府工作的流民们,分批陆续返回山东。


南边。


刘礼确认“牛痘种植法”的功效后,连夜将此消息上报。


朱棣大喜,当即颁旨在南方大范围推广接种。


为了加快接种效率,尽快抑制天花蔓延。


许多百姓尚在家熟睡,就被破门闯入的锦衣卫按在地上,强行接种牛痘。


几月过去。


随着最后一名天花患者的死去,南方再次恢复了以往的繁荣。


南京皇宫,朝会。


奉天殿内。


朱棣身着龙袍,听着太监宣读以上的一切,而后。


大笑声响彻殿内。


满朝文武同时跪地,高呼:“吾皇万岁!!”


“哈哈!”


朱棣再次大笑,感慨道:“靖难至今已有十余载,能让朕如此舒心的事,唯有登基以及此刻!哪怕是北征,亦不及!”


“陛下圣断,天佑大明!”满朝再次高呼。


“行了,这跟朕有啥关系?”朱棣摆了摆手,又道:“首功当属朱乐!次功当属太医院刘礼,以及太子!”


几月过去,朝臣早已打听到,无论是赈灾三策,还是那“牛痘种植法”,全出自朱乐之手。


“能为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朱高炽当即出列道。


这让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一阵腻歪。


两人同时对视一眼,心里都在说:瞧给老大嘚瑟的!


赞赏的看了朱高炽一眼,朱棣问道:“太医院院使,刘礼何在?”


“臣在!”刘礼出列拱手。


“刘礼以身试验,救南方百姓于恶疾。特赏金百两,文琦四十,钱千贯。其长子刘春入太医院,授御医!”朱棣居高临下,颁旨道。


“谢皇上隆恩!”


刘礼一脸激动跪地,叩首谢恩。


钱财只是其次,能让他的儿子进免试进太医院,这才是让他最激动的地方。


毕竟到他这把年纪,都是在为子孙操心。


“太子朱高炽不负朕望,救北方百姓于水火,赏金四百。”朱棣又道。


“谢父皇!”朱高炽谢恩。


虽然他的奖赏,还没有刘礼的丰厚。


但身为太子,最需要的不是奖赏,而是巩固自己的位置。


而朱棣的赞赏,则是巩固太子职位的最好方式!


见状,汉王朱高煦眉头紧皱。


他监国失职,惹得朱棣大怒,朱高煦却赈灾有功,让朱棣龙颜大悦。


这两者对比,让他心中焦急不已。


必须做点什么!否则老大的太子之位,只会越来越稳固!


但一时间,他又不知道该如何行事。


“至于朱乐……”朱棣的声音再次响起:“此子淡泊名利,未有所求,先记着,改日再行封赏。”


众朝臣敬佩不已。


如此天大的功劳,若放在自己身上,岂不是分分钟起飞的节奏?


可朱乐倒好,啥也不要!


此等品性,让人自愧不如。


“父皇,不可!”


朱高煦的大喊声,打断了众臣的感慨。


朱棣顿时眉头一皱,暗道:


这老二好不容易消停了几日,今天又是扯什么疯?


“父皇!儿臣认为,朱乐虽淡泊名利,亦无所求。但有功不赏,恐对父皇的声誉有损。”朱高煦解释道。


“哦?”朱棣眉头一挑,“那你认为,该如何封赏?”


“朱乐撰《农政全书》、创一条鞭法。单这两项,已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如此,再加上这次解决北方饥荒,以及南方天花的功劳,儿臣认为……”


说到这,朱高煦顿了顿,掷地有声道:“儿臣认为,当给朱乐赐爵!”


赐爵?


这两个字的出现,让满朝众臣心中一跳。


“为何要赐爵?”朱棣问道。


他的声音极其冷静淡然,让人听不出喜怒哀乐。


朱高煦早知有此一问,当即回道:“朱乐履立大功,却无心出仕。父皇赐爵却不封官,既能奖赏他的功劳,又不会违背他的本心!”


此言,让朱棣有些意动。


确实是个奖赏朱乐的好方式!


只是……


“陛下,不可!”


一道高声响彻大殿,声如洪雷。


朱棣微微闭眼,似早有所料。满朝文武默默摇头,同样如此。


明朝的爵位,含金量极高!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封的!


众人寻声视线望去。


只见一名模样清秀,身穿七品官服的青年,一脸正气出列道:


“陛下!汉王此言,悖祖忘宗!不仅陷陛下于不孝,还置国家动乱而不顾!不忠不孝,枉为皇子!”


牛逼!


闻言,众朝臣佩服的不行。


当朝辱骂汉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朱高煦本就性情暴躁,听到这话后,顿时瑕疵欲裂。


若不是顾忌此乃朝堂,他恐怕会当场发飙!


冷眼看向青年,朱高煦咬牙切齿道:“陈谔!你倒说说,本王怎么就悖祖忘宗,不忠不孝了啊?!”


陈谔,官职刑科给事中。


明朝建国后不久,朱元璋废御史台,建都察院、六部给事中,行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职权。


说白了,就是言官。


明朝言官之猛,其他朝代望尘莫及。


朱元璋定下“不因谏杀言官”的祖训后,这些言官们就飘的不行。


洪武年间。


先有被称为言官祖师的韩宜,在朱元璋和胡惟庸闲聊时,大骂胡惟庸专权误国。


那时朱元璋对胡惟庸极为极重,此话无异于直接打他的脸。


后又有言官周观,因为一些琐事逼的朱元璋亲自道歉。


嘉靖年间。


狠人海瑞拟“天下第一疏”,更是直接骂的皇帝狗血淋透!


如此种种,毫不夸张的说。


基本明朝的历任皇帝,都对这群喷子头痛不已。


尤其是明朝中后期,言官的初衷已然变质。


为了自身利益、名声,他们不惜给同僚泼脏水、甚至栽赃陷害!


..................................................


继续咬牙爆更!!!!新书起航,作者菌每日都会努力爆更,也跪求大佬们投一丢丢鲜花评价票月票,还有书评支持!!


新书期间,数据极其重要,谢谢大佬们!!拜托大佬们!


..................................................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皇室遗孤的咸鱼日常》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