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薨逝!
大宋帝国皇城钟声响起,众人悲恸痛哭。
杨太妃悲痛之际,诧异的看了一眼赵祯手中的那道遗诰,心中疑惑万分,踌躇良久最终还是没有出声。
郭皇后跪趴在地,痛哭不已。
尚美人也是跪在地上,失声痛哭,但是心里估计已经开始幻想皇帝亲政后,能给她以及她的家人带来什么好处了!
众人悲恸痛哭。
当然,有的真心,有的假意。
至于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至少面上是不得而知了。
赵祯返回垂拱殿,将手上的懿旨铺在桌案上,幽冷的目光凝视着。
这道懿旨现在就是皇太后的遗诰。
遗诰是要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宣读的。
遗诰上的内容,只要宣读了,如果皇帝拒不执行,是违背礼制,就会留下污点。
遗诰上,盖着皇太后的印章,现在这个印章应该在杨太妃的手中。
想要重新拟制一份并不容易。
赵祯沉思良久,虽然现在朝堂群臣多数主张由他亲政。
但是只要有点朝堂嗅觉的人,基本都能闻到将要到来的人事变动。
难免有刘太后的旧臣会倒行逆施。
他决不允许有任何的意外发生。
他顿然提笔,在“如有军国大事与皇太后内中裁制”上,重重的划上一笔,用墨迹将这几个字完全覆盖,难以辨识。
“宣御史中丞蔡齐入宫!”
赵祯浑厚的声音在殿内高声响起。
“遵旨!”
殿外太监顿时应道。
.......
大宋京都汴梁。
宰相府。
五十多岁的宰相吕夷简站在书房的桌案前,拿着毛笔正在书写什么。
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响起。
吕夷简头也未抬,轻声道:“进来。”
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步入书房,低首垂眉。
“老爷,宫中消息,皇太后殡天了。”
吕夷简闻言一顿,接着继续低头书写。
“知道了。”
过了一会。
他将笔放回笔架上,抬头遥望皇城方向,躬身一拜。
桌案的麻纸上,郝然出现四个大字。
“风雨欲来!”
......
紫宸殿外。
满朝文武官员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今天是皇太后薨逝后的第一次朝会。
有的官员紧张,有的官员激动。
因为从今天开始,有可能代表着皇上亲政的开始。
皇上亲政对某些人来说是好事,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仕途的终止。
“传陛下圣旨!宣朝!”
一众官员,在宰相吕夷简,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晏殊,以及枢密使张耆等中书、枢密二府长官的带领下,步入紫宸殿。
中书省和枢密院是帝国大臣的两个最高权力机构。
一个主管政务,一个主管军事。
因为大宋重文轻武,所以中书省的权力要高于枢密院。
满朝文武手持玉板,分列两端。
“陛下驾到!”
太监的宣号声响起,赵祯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走进紫宸殿,坐在黄金龙椅上。
满殿文武官员躬身揖手。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赵祯坐在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宝座上,俯视着满殿文武,下面情况尽收眼底,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人沉醉着迷。
怪不得,从古至今,那么多人,会为了这张椅子,杀兄弑父,谋朝篡位。
满朝文武偷偷的打量陛下,有心思敏锐者发现今天的陛下和以前感觉有点不同,可具体有什么不同,一时也说不上来。
只能归结于,皇太后薨逝,陛下悲痛过度,还未恢复的缘故。
御史中丞蔡齐,注视着赵祯,想起被召入宫中,与陛下的见面,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畏之意。
站在殿中,寻思着,一定要圆满完成陛下交待的事情,要不然,后果不是自己能够担当的起得。
“宣皇太后遗诰!”
赵祯威严浑厚的声音响彻大殿。
“遵旨!”
太监取出遗诰,缓缓的打开,开始高声宣读。
“吾受遗先朝,保助今圣,绵历十载,忧勤一心。以南面之母仪。承天下之荣养。皇帝深于孝爱.......”
群臣躬身倾听,太监尖锐的声音继续宣读着。
“皇太妃与吾同事先帝,并佑圣躬,宜尊为皇太后。皇帝听断朝政,一依祖宗旧规......”
读到此处,太监明显愣了一下,停了下来。
因为遗诰上,后面一句有明显涂画的痕迹。
宣读太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冷汗直流。
他扭头看了一眼皇帝,只见赵祯幽深的目光直直的注视着他。
他吓得打了一个冷颤,身形开始微微颤抖。
他没看懂皇上的眼神,一时犹豫不决,内心惶恐不安。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宣读,身体却一时不听使唤,喉咙发不出一点声音。
文武官员惊诧于宣读怎么停住了。
宰相吕夷简的眼中闪过一丝幽光,若有所思。
正在此时。
御史中丞蔡齐见到此情此景,响起陛下的交待,快速走出朝班。
“微臣认为,杨太妃不宜封为皇太后!”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