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 章节

第3章 质疑国策,斥责陛下?!

作者:开荒

第3章质疑国策,斥责陛下?!


朝堂微微有些骚乱。


群臣目光彼此对视,又暗暗摇头。


现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最受重视,最有可能承接国本的皇子,就是皇太子朱标,这一党,实力最强。朱元璋早早就确立太子之位,朱标基本是历代太子中最稳,实力最强的一个,班底也非常豪华。


不过皇太子朱标自从当上太子之后,身体一向不怎么好,体态日渐臃肿,现在更夸张,走个路都喘。怎么个夸张法呢,与后来的朱高炽有点类似!


这些天,朱榑甚至发现太子朱标眼睛都有些浮肿。他隐约觉得太子不对劲,但没有证据。印象中,太子朱标虽然参与的战争不算多,但也算是跟着朱元璋从血雨腥风中趟过来的,身体不应该这么差劲才对。


而且很奇怪,之前什么事没有,当上太子不久,身体就逐渐变差。


但自己看的历史小说偏娱乐,有出入也正常,即便是正史,也未必都对啊。就像朱元璋,虽然谈不上好看,但也绝算不上巨丑,自己看过的画卷和描写,夸大成分不少,多多少少带有抹黑的意思。


反观四皇子朱棣,一表人才,能文能武,功勋无数,实有贤君之风采!


所以,不少大臣,是拥护朱棣的,当然,以跟着朱棣出生入死的兄弟居多,理由无需多言,无非是为了自己能有个更好的前程,毕竟,现在朝廷关要位置,都被倾向太子的官员垄断。


朱棣这一党,虽然不如太子一党,但也不容小觑,当下,已经成了一些气候。


其实,朱元璋早早就定下了太子之位,朱标的地位很难动摇。但朱标,哪都好,就是太过仁慈,这对于普通百姓,自然是美德,但对于帝王,走的太顺,可就未必是好事。


朱元璋这一路走来,踏上帝位,什么样的事情没经历过,背后被人捅过多少次刀子?!


所以,为了磨砺朱标,朱元璋曾经密诏四皇子朱棣和诚意伯刘基。


“兄弟里面,就老四你能跟你大哥吵吵几句,不如就你来做太子的磨刀石吧。”


朱棣脸都垮了:“父皇莫开玩笑,我和大哥兄弟情深,大哥就算把我脑袋砍了当球踢,我也绝不会与他抢夺太子之位。”


长兄入父,朱棣哪敢跟大哥争啊,还不让人喷死!


“咱说你行,你就行!诚意伯主意多,你帮着老四,多出主意。”


于是,朝堂上开始开始出现两派,一派是太子一党,一派是四皇子朱棣一党。但明面上,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的,实际上是刘伯温与李善长两个带头大哥。


结果就是,李善长没弄倒,还被李善长培养出一个更强大的胡惟庸!在胡惟庸的手段下,刘伯温被贬回家一次。而实际上,这才是朱元璋想要的效果,刘伯温,功劳太大,声望太高了!不能让他一家独大!


让朱棣做磨刀石,只是为了把刘伯温绑在朱棣的战车上,然后,再借李善长的手,收拾掉刘伯温!


当然,胡惟庸的崛起,算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朱棣虽然是块磨刀石,但好歹能提拔一下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们,但朱榑嘛,在朝堂上是一点存在感和影响力都没有!饶是他拜了好几位老师,也没有哪个大臣拥护他。


比如刘伯温,整天一副与自己划清界限的样子。老师啊,你怕是不知道吧,要不是我,你应该已经死掉多少次了?!


此刻,大臣们纷纷扭头望向七皇子,这七皇子朱榑突然被皇帝点名,不但不惊,反而有本要奏,还直言有治国良策,不但有,还特么有两个??


这显然是有备而来啊!!


这是要干啥?!


这是打算在陛下面前表现,与上面的几位哥哥争一争吗?!


这老四不懂事,怎么老七也开始不懂事了?


只是大臣们,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些大臣力挺七皇子,所以,彼此对视,希望瞧出一些端倪。


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徐达等人纷纷暗中摇头,表示自己对这位七皇子可没兴趣,自己可没怂恿他在朝堂上胡来!


朱元璋稳坐高位,看似散漫,但帝王之威严加身,不怒自威,他将朝堂一切,尽收眼底,也在猜测,是否有人想故意把老七推出来。


太子之争,关乎国本,历朝历代都是免不了的。


但朱元璋早早就立下皇太子之位,就是不想看着自家儿孙自相残杀。


现在,有朱棣制衡太子,就已经足够,他倒要看看,哪个不长眼的,敢再把自己的其他儿子当棋子,推到太子之争的风口浪尖上来!


朱元璋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朱榑身上。


“那你倒是说说,有何良策?”


朱榑面向群臣,朗声道:“当下困局,首因,是海禁!


自古以来,靠山吃山靠靠海吃海,我朝却严令,‘片板不得下海’,等于断了很多百姓的根基。


父皇断了百姓财路,这不是逼着他们去当海盗吗?”


此言一出,朝堂轰然。


七皇子居然质疑国策,言语之意,还斥责当今陛下,把百姓逼得去当海盗?!


不论是文臣刘伯温,还是武将徐达等人,纷纷惊了一跳,连连给七皇子使眼色,让他赶紧闭嘴,千万别再说了。


太子朱标瞪大眼珠子,望着自己这个七弟,好似第一天认识他一样。


四皇子朱棣也是傻眼了,这特么是哪个混账玩意,给我七弟出的主意,让他在父皇面前如此谏言,这不是置我七弟于死地吗?


原本散漫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不知何时,已经坐正了身体,脸色不知不觉变成猪肝色,身体都被气得发抖!


海禁,是洪武初年就定下的国策,第一目的,是为了对付倭寇,防止倭寇入侵。


第二,是建朝之初,张世诚,方国珍、陈友谅等残余势力逃亡到东南沿海地区。虽然是残余势力,但他们的实力仍然相当强大,在此地他们常常侵扰浙江、淮阳等地,又联合了倭寇势力在海上烧杀抢劫,扰乱边境。


朱元璋曾派兵前往清剿,但仍然没有彻底铲除。洪武六年,张汝厚,林福等人自立元帅,聚众反明!这沿海一带,就一直没消停过!


加上明朝初期,国内商品并不发达,没有海运需求。而‘厚往薄来’的对外策略,导致进入明朝的银子不多,流出去的却是几倍,给经济带来不少压力。


在种种大背景下,才制定海禁国策,只允许周边国家朝贡贸易。


到现在为止,叛军余党和倭寇依旧常有联合作乱之举,令朱元璋烦不胜烦,却无法根除。


朱元璋早就明确表态,这个国策,不可动摇,谁再敢提反对意见,杀无赦!


好嘛,群臣没人提了,倒是把自己的儿子推出来当出头鸟!!


朱元璋,以及群臣,都不认为七皇子能有如此见解,在他们心中,都在怀疑,是有大臣暗中作祟,故意把七皇子推出来,试探皇帝的口风和态度!


朱元璋要是不生气才怪呢。


这可是自己的亲儿子啊,他能真的杀无赦吗?!


朱榑偷偷瞄了眼朱元璋,瞧他似乎有些生气,但还没太大反应。


药劲不够啊!


只听朱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其二···”


朱榑好似没有察觉朱元璋的异样,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他的治国良策。


群臣冷汗直流!


这特么,还有其二!!!


七皇子,您当真不怕死不成??!!


朱榑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


“儿臣认为,当重视商贾,提高其地位,可入朝为官!商贸一旦畅通,则钱财、货物加快流转,可使我大明快速恢复国力!”


哼,别说在古代,即便是在后世,商人做官,都会引发巨大的不可测的动荡。权和财一旦勾搭在一起,这当下这个集权制度中,还不得动摇大明根基?!


一个开放海禁,一个让商贾当官,两剂猛药下肚,差不多了吧?!


朱榑偷偷瞄向朱元璋,果然,朱元璋已经气的吹胡子瞪眼了!


朝堂之上,都炸锅了!


这七皇子,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开放海禁不算,还要重视商贾,甚至要让商贾入朝为官?!


重农抑商,别说明朝,历朝历代,都是不可动摇的国策啊!


难不成,七皇子不知吕不韦之乱吗?!


朱元璋已经豁然起身,气的浑身哆嗦。


这算什么治国良策,这特么是要动摇老子的根基啊!!!


老子怎么生出这么个败家玩意?!


这大明要是交在你手里,不出一年,还不得亡国了!!


朱元璋本就是农民出身,打心底就瞧不起商贾,朱榑居然提议要重视商贾,甚至允许商贾入朝为官,气的朱元璋胡子都立起来了!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