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称帝从拥有兵工厂开始 > 章节

第五十八章 奉先殿

作者:忙忙碌碌

五月初的时候,在崇祯十二年八月就进入关内,在大明境内肆虐了半年多的东虏,终于陆续全部撤出,回到了关墙之外。


大明上上下下,都是松了口气。


这毫无疑问是国耻。


破口而入,六十多个城池被攻克,兵锋从蓟镇,宣府,大同,漫延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各地。


自卢象升被高起潜等人所害,天雄军全军覆没之后,明军就再也没敢和清军野战,只采取了龟缩战术。


倒霉的还是被破城的军民百姓。


其中就包括前大学士孙承宗。


高阳城破,孙承宗倒是颇被礼遇,不降后允其自杀。


然后是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儿,阖家壮烈殉国。


这样的惨剧,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


在清军撤出时,整个饱受蹂躏的北方都松了口气,接着就是强烈的耻辱感。


在这个时候,奇山所的第二次报捷波澜不惊的到了京城。


经过核实点验后的首级和战功,也是山东巡抚,巡按确认过,上报兵部。


由于不是斩杀的鞑子而是流贼,所以总体来说并没有太受人瞩目。


整个大明京师还在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情绪之下,好歹这个捷报算是锦上添花。


……


外朝题本,先入通政司,再入内阁,经会极门送入大内。


内阁票拟就是对奏捷题本加以赏赐。


基本上没太大出入,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看罢奏疏,原本可照例批红,但想起近来崇祯帝情绪不佳,山东奏疏好歹是捷报,便是找了乾清宫管事牌子,问清了皇爷下落,知道崇祯是在奉先殿上香祭祀大明先祖,王承恩也是赶紧赶了过去。


崇祯此时是在奉先殿中,脱了鞋子,赤足步入殿中。


这座殿,有祭祀用的供桌和香炉。


一般来说,崇祯修省,持斋,还有敬祖时都会到这个大殿之中来。


只有更重要的大祭祀,才会到太庙去举行仪式。


至于祭祀天坛,地坛,社稷坛,多半是派遣公侯伯代祭,明初时皇帝亲祭,后派亲王,到晚明时已经是随便派个公侯伯随便应付了事了。


崇祯只有在奉先殿这里,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古朴的宫殿在黄顶红墙的宫殿群中并不起眼。


青砖黑代,古朴平实。


从殿阁中进入,当中悬挂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


浓眉大眼,显露威风,圆脸白须,又是显得慈眉善目。


朱由检每次看太祖画像时就是由衷的敬服。


有时候他也会想。


若太祖皇爷在,大明天下会被太祖爷治理的如何?


给太祖毕恭毕敬上香之后,崇祯路过太宗成祖皇帝像时,神态就并不是太恭谨了。


不管怎样,太宗得国是一个篡字,身为帝王,享受太宗皇帝的福泽,但并不代表不认为朱棣行事没有瑕疵。


接着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


一路下来,拈香敬拜。


越往后,崇祯的心情就越激荡。


嘉靖皇爷时也乱,北虏南倭,京城也两次被围,河套未能收复。


但后来出现诸多名臣大将,天下再度太平。


隆万开海外,国家富裕,祖宗享了百年太平富足之福。


祖父万历皇帝在世时,宫中的用度开销极度繁富,崇祯虽小,也是记忆犹新。


万历皇爷的膳食都是太监包办,每月都要用银几万两。


节庆喜事,都是有特别的补服给几万太监穿戴。


元宵节时,宫中内外焕然一新,各种花灯布景布满宫中,太平富足景像不一而足。


当晚皇帝还会登万岁山,俯瞰全城花灯。


崇祯当时只是皇孙,父皇光宗皇帝当时是不受待见的皇太子。


但不论如何,少年心里记得的就是当年大明的富足和安乐,对虐待父皇,也不待见自己的皇祖父,反而格外仰慕。


在崇祯看来,皇祖万历不理国政,但国势并不倾颓,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几乎都是在万历年间度过的……


在皇祖面前,毕恭毕敬的上香之后。


过父皇画像前,崇祯只是一皱眉,匆匆上香而过。


根本没有什么敬意。


父皇好色无度,上位不久就死于女色,委实荒唐。


又对自己毫无关爱,且自己生母就是被父皇赐死。


内心不能说没有恨意。


是以匆匆而过。


到了兄长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画像前……


朱由检怒气难遏。


就是这兄长肆意妄为,沉迷于木匠活而不理国政,将天下事尽托阉竖,搞到积重难返,自己宵衣旰食,也无力挽回,中兴之志,已经渐渐放弃……


殿内这时传来匆匆脚步声。


王承恩手持山东巡抚代转奏疏,匆匆赶至。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称帝从拥有兵工厂开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