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央,许北奋力疾呼。
“诸位,你们都是儒学士子,那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怀揣着儒家的终极理想。”
“修身,治国,平天下。”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种理想?”
士子们鸦雀无声,他们都在自我质问。
每一个心存理想的儒生,都会憧憬这样的境界,也都想构建一个大同世界。
但是华夏几千年,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大同世界。
两汉交接之际,曾经有一个人,背负天下之望,试图往这个方向努力过,但最后却只成了一场闹剧。
在这之后,就再也没人真正尝试实践了。
似乎所有儒生,嘴上都喊着儒家理想,但心里却默认行不通。
这样的世界太过理想。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给出答案。
许北望着众人,神情严肃又认真。
“要做成这样的事情,首先要有改变世界的决心。”
“而儒家已经无法改变世界了,因为我们今天的世界,就是前赴后继的无数儒生构建出来的。”
“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就需要新的思想,这是变革,也是新生!”
“先秦百家争鸣,汇集出了合百家之长的儒家,而正是儒学,孕育出我华夏之文明。”
“今天,儒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现在是我辈之人,继承先秦先贤,再创百家争鸣盛象之时。”
“在下不才,愿合诸位之力创办一物,曰报纸。”
“天下士子,皆可于报纸议论学术,皆可于报纸宣示自己之思想,人人皆可言,事事皆可言。”
“如果百家争鸣是华夏第一次思想解放,那华夏之第二次思想解放,由吾辈始!”
“诸位,可愿与我共同奋进?”
许北的声音,犹如钟吕之音,浩浩荡荡,振聋发聩。
所有人都有种莫名的历史使命感。
冥冥之中,他们有种感觉,许北今天的话,也许是华夏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声呐喊。
也许今天发生的一切,都会被载入史册,被无数后人传颂。
这种感觉很微妙,甚至是下意识的,就像翻过书页一样自然。
也许,华夏历史,就是在今天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此以后,就是截然不同的全新世界。
当然,此时的众人身处历史之中,他们现在还没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但是,这也足够让他们热血激昂了。
士子们呼吸加快,很多人甚至面红耳赤,这是情绪激动的反应。
他们都突然想做些什么,但是又不知道做什么才合适。
这是无所适从。
他们心口里有一股气,憋着吐不出来,难受的要死。
最后,还是许北让他们把这股气发泄出来了。
“我欲创立报纸,取名新华夏,你们可以通过新华夏报,革新儒学,也能摸索新的学术,你们做的一切事情,即是未来,也是历史!”
“明日,我会前往京城创立报社,有志与我同行的人,可来我处报名!”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
众人愣愣的看着许北,谁也没料到会突然发生这种事情。
但他们也都非常激动兴奋。
年轻人是活泼的,愿意闯,愿意尝试。
他们不会有太多瞻前顾后,哪怕头破血流,也仍然会有一腔热血。
于是,第一士子站了出来。
“我是杨士奇,我报名!”
这就像一点火星,瞬间引爆了所有人的情绪,在场的士子,全都轰然呐喊。
“我报名。”
“我也报名。”
“我腹中已有文章,明日办报,在下便第一个投稿!”
“在下家中正好经营书店,若是报社有难处,能帮的,在下一定全力施为。”
“此乃大明文学盛事,亦是我等士子盛事,需要我等群策群力才行。”
“没错,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要吝啬身外之物。”
一时间,士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场面颇为混乱。
许北就在中间,每有一个人报名,他就记下名字。
朱元璋在外边看得目瞪口呆。
这啥玩意啊?
他不得不说,这群人的确很敢想,也充满了理想,但未免有些想屁吃。
什么第二次思想解放。
什么再创百家争鸣。
你咋不上天呢?
我大明的大儒数都数不清,你们这群小娃娃凭啥啊?
朱元璋呵呵直笑,就当看笑话了。
他可不觉得这群小子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打打闹闹而已。
不过那许北,鼓动人心还真有一套。
愣是把这群士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还是太年轻了,不知江湖深浅啊。
“标儿啊,你以后可不能跟这群士子一样,你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稳重,要稳重,知道吗?”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景象,随口开始告诫身后的朱标。
但是话音刚落,他突然发觉有点不对。
他怎么觉得,人群里有个身影特别眼熟。
定睛一看,他的表情顿时僵住。
那可不正是朱标吗。
原来这臭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溜走了。
更可恨的是,他看见朱标在人群里满脸兴奋,嘴里还在高喊。
“我我我,我也要报名!”
朱元璋一张老脸黑成锅底,他看着远处的许北,咬牙切齿的暗暗发誓。
迟早要收拾你这家伙,竟连咱的儿子都拐跑了!
回头让锦衣卫去摸摸那许北的底细。
他要办的报社,也得让锦衣卫看着。
朱元璋现在还不知道啥是报纸,他猜测应该是跟朝廷邸报类似。
这种新鲜东西,还是有必要关注一下的。
虽然对于朱元璋来说,真要对付许北,那也只是一句话的事。
但是堂堂皇帝,总还是要点格局的。
即使许北说的有些话,在朱元璋看来很敏感,但终究算是言之有物。
所以朱元璋也犯不着大动干戈,只需要保持关切就行了。
当然,如果许北真的造谣生事,招摇撞骗,蛊惑人心的话,朱元璋也不会客气。
说到底,还是许北的言论,得到了朱元璋一定的认可。
只不过朱元璋不会愿意承认罢了。
讲学结束了,朱元璋默不作声。
尽管不太愿意,但他还是得承认,这个讲学,正好说了自己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土地兼并!
许北说,儒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有开创新思想,才能改变。
对此,朱元璋也不确定。
但他心里还是倾向于儒学的,如果说有什么学问能解决兼并问题,那他觉得一定就是儒学。
毕竟儒学已经指导华夏一千多年了,它足够成熟,也深入人心。
好在,对朱元璋来说,有疑问总是不愁没人解答的,皇宫里可不缺大儒。
回头抓几个来问问就是。
.......
跪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求支持!!!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