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景泰帝,请皇兄赴死 > 章节

第十一章 不眠之夜,皇城之中的勋贵

作者:归来仍是少年

“不用怀疑,我说的都是真的,钰儿此时正在皇宫之中,他需要处理一些事情。”


吴贤妃摆摆手,打断了杭氏的话。


她明白两位儿媳此时的心情,但是眼下不是墨迹的时候,必须要尽快让两位儿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以便她们迅速的调整好状态,不求能够帮助到儿子,但求别托儿子后退。


目前而言,她能够做的事情,也只有这些了。


“母后,王爷为什么要这样做?”


汪氏皱紧眉头,出声问道。


虽然朱祁镇被瓦刺俘虏了,但是他还有个儿子朱见济,这个时候朱祁钰夺位,那些朝臣岂会愿意?


“瓦刺十多万大军,正在气势汹汹南下,最多半个月,便会杀到北京城下。”


吴贤妃解释道。


若仅仅只是朱祁镇被俘,朱祁钰想要趁机夺取皇位,自然不现实,但是与此同时还有瓦刺十多万大军南下的威胁,朱祁钰夺位的可能便出现了。


面对如此大的危机,只有几岁大的朱见济,显然是不如朱祁钰更能稳定人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


对于朝中的官员大臣来说,他们根本不在乎做皇位的是谁,只要是姓朱的就行,只要能够有一个稳固的边防就行,相较而言,与皇帝一心的反倒是勋贵。


勋贵依附皇权而存在,皇权的更替,对于他们所造成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反观文臣一脉,谁做皇帝,也都得有文臣辅佐治理天下,这便是为什么历代王朝文强武弱的根本。


话又将回来,勋贵有传承,能够安享富贵几代人,但是文官则不然,他们大多数都是凭借自身的本事,人走茶便凉。


“原来如此!”


汪氏点点头,心中的一些问题迎刃而解。


杭氏满脸茫然:“王爷要做皇帝了...”


虽然事实就摆在眼前,但是她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吴贤妃看着杭氏,微微摇头。


随即,她将目光看向汪氏,说道:“钰儿夺取皇位这件事,我们能够起到的帮助很小,所以,我们不拖他的后腿,便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很显然,相较杭氏,她对汪氏更加信重。


“臣妾明白!”


汪氏点点头,沉声说道。


无论她心中有再多的杂乱念头,现在朱祁钰既然已经迈出了脚步,她便只能跟上。


“恩,我先去休息了,你们二人聊聊吧。”


吴贤妃点点头,起身离开的屋子。


兴安看到吴贤妃走出来,连忙迎了上去:“娘娘!”


“走吧,给我安排一个休息的地方。”


吴贤妃淡淡说道。


比起汪氏和杭氏而言,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更强,当然,这也与她早年的经历有关。


“是,娘娘!”


兴安点点头,主动在前面带路。


...


房间中!


吴贤妃离开后,屋内陷入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汪氏和杭氏都没有开口说话,她们都在默默吸收和消化刚刚吴贤妃所说的话语。


毫无疑问,吴贤妃的一番话,对她们二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夜色虽然渐深渐浓,但是此时的两人,显然是毫无一丝睡意。


“姐姐,母后刚刚说王爷要夺皇位,这事是真的吗?”


杭氏开口了,目光看向汪氏。


虽然吴贤妃再三确认,但是杭氏心中仍旧是感觉像做梦一般,充满了浓浓的不真实感。


汪氏抬起头,目光与杭氏对视,面色凝重:“妹妹,母后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关于王爷要夺取皇位一事,你就不要再纠结了,接下来你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不拖王爷的后退,在这个基础上再为王爷提供一些帮助。”


虽然有朱祁镇被俘,有瓦刺大军南下的威胁,但是即便如此,朱祁钰想要夺取皇位,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暗处绝对会有无数看不见的交锋。


“哦!”


杭氏点点头,好看的柳叶眉皱了起来,她在苦思该如何才能帮助到朱祁钰。


汪氏同样是眉头紧皱,她心中有些后悔,若是早知道朱祁钰觊觎皇位,她应该早早的劝说才是,说不定在她的劝说下,朱祁钰就能够放弃心中的念头呢。


......


英国公府!


焦敬得了孙若薇的密旨,离开慈宁宫之后,便径直来到了英国公府。


朱祁镇在位期间,提及勋贵,便绕不开英国公府张家。


一切的事情,还要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提起。


明朝从洪武到正统,一共有过两次大封勋贵的场景。


一个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封赏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


一个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之后封赏陪着他夺下皇位的部下。


朱棣将皇城由应天府迁入到北京城之后,原本由朱元璋册封的勋贵,便慢慢淡出了朝堂权利的中心。


至此,勋贵的权利,大部分被朱棣册封的这些人所掌控。


勋贵虽然与文臣相互看不对眼,但这是在大方向上来看,实则勋贵内部也有纷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涉及权利之争,勋贵之间,自然也不会是一片和睦,


虽然同属勋贵这个群体,但是这其中有朱棣当燕王时的老人,也有靖难之役时投降的降将,还有朱棣征伐漠北的打手,这三者皆是被称为勋贵。


三者之中,以靖难之役的降将最没有话语权,基本上属于那种抱着世袭诰券混吃等死的群体,但是这也不怪他们,谁让他们是投降得来的勋贵呢。


勋贵之中,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人,英国公张辅便是其中之一。


张辅的父亲是张玉,朱棣麾下的大将,在靖难之役当中立下汗马功劳,虽然最后死了,但是在燕王府一脉当中的声望却是很高。


由于父亲张玉的关系,张辅天然便与燕王府一脉的勋贵走得近,属于燕王府一脉眼中的自己人。


与此同时。


张辅自身也比较争气,他的爵位并不是继承自父亲张玉,而是跟着朱棣北伐,硬生生的打下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张辅在征北一脉的勋贵当中,也建立了比较高的威望。


如此,一个在燕王府勋贵和征北勋贵当中都有巨大声望的人出现了,此人便是英国公张辅。


PS:今天先更一万字吧,我去梳理一下后面的剧情,明天开始启动暴走模式,求一波数据支持...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我,景泰帝,请皇兄赴死》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