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给朱标算命,气坏老朱 > 章节

第三十四章 胡惟庸稳操胜券

作者:浮生日月明

科举,已经成为了应天府百姓之间的热点话题。


每天都能看到外地的读书人,背着一个重重的书箱,在京城里寻找驿馆客栈。


特别是关于。


读书人对纸币的怀疑。


让目不识丁的百姓,在他们身上找到了自信。


并随手掏出大明钱庄司,新发型的百文、十文纸币。


教导这么读书人如何使用。


便捷又轻薄的纸币,成为了读书人接纳的新事物。


特别是带有原纸钞的读书人,当得知没想到原本发生贬值的宝钞,朝廷竟然没有抛弃,反而认可。


而且能一比一兑换时,顿时喜上心头!


再加上即将举行的科举!


直接双喜临门!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


在市井里已经看不到了读书人的身影。


只能在宵禁后的客栈里,看到那些彻夜未眠的身影。


科举正式开始的那天。


被憋坏近乎疯魔的举子们,成群结队地向贡院走去,终于能在笔墨纸砚间一展宏图。


凭借中书省的楼阁,胡惟庸望着鱼贯而入的举子们,悠哉地抚摸着胡子,仿若大局在握。


陛下重开科举,是要选出自己人。


当这些陛下的自己人进入官场沉浮后,很容易被同化成胡惟庸的自己人。


无论陛下再怎么英明算计。


这些举子。


始终都是他胡惟庸的自己人啊。


这就是能和皇权明里暗里进行抗衡的相权,根基所在。


“相爷。”


“新的糊名工具,都已经准就绪了。”


沿着楼梯走上楼阁的礼部官员,低声进行汇报。


胡惟庸话语里染上一丝苦恼,他这些同僚笨是笨了点,好在都听话,“各省的举子的名单我们都有,为何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走。”


“去礼部,等我大明英才的答卷。”


胡惟庸目光落在礼部所在的衙门,抖了下衣物,显得格外轻松。


礼部衙门内。


大明的翰林们早已经就位,三三两两的聚成一团。


见胡惟庸进来后,纷纷行礼,口呼,“胡相!”


胡惟庸简单回礼后,坐在首座位置,“诸位同僚,科举是我大明幸事,更关系到天下文脉,一定要格外慎重啊。”


“胡相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陛下所托,天下读书人的众望。”


“那就好。”


“老夫就先告辞了。”


胡惟庸起身的瞬间,不经意间看了眼人群中的宋慎。


胡相走后没多久。


贡院里收上来的试卷,在小吏的搬运下,整整齐齐码放在礼部衙门内。


宋慎缓缓走向中间位置,引起众多目光关注。


“诸位大臣,你们各家的子侄和后生,有没有要变更的?”


“不然落榜了,可与胡相、汪相无关啊。”


宋慎的声音在衙门之内回荡,仿佛在叩问人心。


暂定的沉默后。


迎来了嘈杂的爆发。


礼部衙门内淮西出身、浙东出身的文官们,声音骤然变得高亢,“宋大人快开始吧,我们已经等不及,在放榜时看到自家孩子的名字了!”


科举开始的首日。


老朱带着百官在承天门,远方观摩了下。


然后回到奉天殿,继续展开早朝,处理大明各地的事务。


在散朝后,


老朱回到了乾清宫。


让宦官拖出了三个布满灰尘的箱子。


拿出已经产生氧化反应,不再透亮的钥匙,打开了这口箱子。


箱子内存放的是。


淮西勋贵自洪武建元起所犯下的罪行,哪怕时间流逝,箱子内染血的血书,依旧震慑这老朱的心神。


清点完毕后。


老朱深吸了口气。


他要和淮西的功臣们算总账了!


“宣太子,和燕王。”


得到旨意的宦官,转身向东宫和燕王府走去。


在等待的途中。


老朱不停翻阅木箱里的罪状,一遍遍地看着被淮西勋贵逼迫的百姓们的血泪。


“父皇!”


紧促的脚步声,和呼唤声,一同在乾清宫内响起。


老朱看了眼朱标和朱棣,率先问道:“科举怎么样了。”


“儿臣去了礼部一趟,各官员正在各司其职,没出现任何差错。”


朱标讲述着自己的发现,眉头却紧锁,他没想到胡惟庸能这么沉得住气。


“锦衣卫呢?”


“禀父皇,埋在各官员府中的暗桩,探听到了不少关于科举贪污腐败之事,要不要动手?”


老朱瞪了眼朱棣,“现在动手不就打草惊蛇了!?”


在大殿内踱步,陷入沉思。


只听到脚步落地,踩着金砖发出的哒哒声。


老朱想到了什么,视线一斜看向朱标,“各省秋税的官员,进京了吗?”


“除了较远的几个省份,大部分省份的官员,都已经到了。”


“那他们所携带的文书?”


当老朱的话音落下后,朱标没有立即搭腔。


朱棣则感到格外疑惑,于是开口问道:“按照前朝惯例,文书上不都是预先盖上印章吗?”


“唉——”


听到这句话后,朱标有些不忍,叹了口气。


他已经猜到了老朱的想法。


老四这一搭腔。


就宣布了这些官员的命运。


“提前盖上印章!”


“那些空白文书,不任由那些狗官随便篡改?”


“老四!”


“让你的锦衣卫,把他们给朕盯紧了!”


...


相府。


散值回来的胡惟庸,心神格外舒畅,把玩着缴纳秋税官员,从乡下带来的土特产。


这幅唐朝古画。


胡惟庸越看越舒心,随后将其放在书案上,等舒卷开再进行装裱。


“相爷。”


“王大人来访。”


“哦?”


“请王大人进来。”


“胡相,出大事了!”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有事慢慢说。”


走到湖心亭的胡惟庸正惬意地赏,看向匆忙疾跑的王大人,雅兴已经荡然无存。


“应天府内驿站客栈,都被天子亲军围了!”


“慌什么?”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李善长也已经把淮西的屁股擦干净了。”


胡惟庸给自己斟了一杯小酒,显得格外气定神闲。


“胡相啊,他们没有听您吩咐,带的还是空印文书进的京!”


胡惟庸无奈了。


空印文书本是他上的一道保险。


既然各地官员准寻惯例,也不用这么大惊小怪。


王大人。


等找个机会,放下去再历练历练。


“这是自前朝就有的惯例,我大明从未有明令禁止过,陛下是不会大动干戈。”


“我猜啊。”


“陛下是想查秋粮了,陛下这一查,不知道会查出多大的事啊。”


“一旦产生天灾,我大明又要饿殍遍地了。”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给朱标算命,气坏老朱》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