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拿命调教太子,皇帝泪崩了 > 章节

41、知微见著!

作者:胖胖墩

青藤小院内。


微风和煦,时光很慢。


“对了策弟,我派来的保镖来了吗?”


苏策噢了一声,道:“来了,很强!”


魏红樱:?


谁是你派来的保镖?老娘锦衣卫!


还有你,你就扯吧!你压根就不知道我在。


苏策最开始自然不知道魏红樱在附近的,但昨晚他在院落内喝过的茶盏,明明放在石桌上,第二日他便发现,院落石桌上的茶盏不见了。


他便知晓,院子内昨夜进来过人了。


显然对方不是要加害自己,不然昨晚不可能什么动静都没发出来。


虽然现在院落内四面八方都是机关术,但苏策还是忽略了房顶。


他猜测魏红樱可能在屋顶上,今早起来打太极的时候,他隐约发现屋顶上有动静,便认定了心中的猜想。


不过对方既然喜欢躲房顶不打扰他,他也就不管了。


但同时,苏策也察觉到小院内还有防御漏洞,那就是屋顶,有时间得加固一下。


“对了,你能找些可靠的人吗?”


苏策问朱厚照。


朱厚照拍着胸膛道:“好说,别的没有,可靠的人一大堆,策弟你要做什么?”


苏策道:“隔壁马大伯要走了,我将他的宅院给买了下来,我打算将两处的院子从内部打通了。”


“哦,这样啊,包在我身上好啦。”朱厚照笑道。


“马大伯他们不是在顺天府做生意吗?怎么忽然要离开顺天府啦?”


苏策沉思了许久,才平淡的开口。


他看着朱厚照,尽量用条例清晰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朱厚照说出这件小事中折射出来的大事。


“马大伯之前花钱购了盐引。”


“但是盐引却没有办法离开朝官府兑换盐巴,乃至于他手里多了许多白纸公文,但下游又谈好了一些贩卖盐的商贩。”


“他没有办法供盐给下游商人,小商户们要求马大伯退钱,无奈之下只好将房屋变卖。”


这其中固然还有一些曲折的事,比如苏策用一副画帮马大伯解决了危机,但这些话,他就没告诉朱厚照了。


朱厚照不解的道:“既然他有盐引,官府为什么不给兑盐?”


苏策道:“官府为什么不给兑盐,这件事说来话长。”


朱厚照自觉的将雨前龙井茶煮上,认真的听着苏策的分析。


大明现在的盐巴生产,是按地域划分的,这种制度要起源于洪武朝。


全国各地的盐大概可以分为山西河东盐,两淮盐,两浙盐,广东盐。


盐也有好坏之分,比如在两淮的北部区域,食盐的生产是通过晒盐法获得的,投入资金较少,生产的食盐价廉质次。


在两淮的南部区域,食盐是通过煎海法获得,这种方法能够大量生产优质盐,但成本较高。


在山东的一些地方,首先要通过洗刷盐饱和的土壤获得,然后必须运到二十英里以外的内地去煎煮,因为在海岸附近没有燃料,整个过程非常的不经济。


在山西的河东地区,从一湖中直接捞盐。因为这里的湖水盐饱和,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可以自然地结晶,工人们直接采捞即可。


在四川和云南,通过盐井获取食盐。


明政府是效仿元朝的制度,将这些地方的产盐划分区域,不准许夸区域贩盐,否则给予重罪。


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政府在运输盐需要耗费最大的财政负担,不是盐的本身,而是天南地北的运输成本。


民间百姓想做盐巴生意,首先要从官府中获取盐引。


但最初的盐引是很难获得的,价值很高。


久而久之,明政府在北疆边境出现了粮食危机,在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之后,军屯制度开始被破坏,军兵们屯田种不出来多少粮食了。


基于这种前提下,朝廷就需要负担边境的粮食供给。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运输成本依旧高昂,明政府在运输到九边的成本越来越高。


明太祖朱元璋就想出来了一种办法——开中制。


简单点说就是,朝廷给商人发放盐引,但前提是,商人需要负责将湖广两淮等地的粮食运输到九边军队中,九边军队再开出勘合,商人用此勘合去问朝廷兑换盐引。


盐巴的生意,这其中的利润多大,可想而知。


所以明太祖在采取开中制之后,立刻解决了边境粮草短缺的问题。


可时间发展到两个甲子年后的今天,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开中制渐渐开始被破坏。


崩坏的原因就是商人用盐引兑换不到盐了。


为什么?


因为明政府滥发无度,又加上许多豪强藩王外戚权贵们会侵占盐引,就现在的弘治皇帝,都会时不时奖励盐引。


造就的局面就是,盐引越来越多,但是兑换盐要开始排队走关系。


商人们看不到利益,也就不愿意继续执行开中制,开中制开始崩溃。


但别认为商人就被朝廷戏耍了,实际不然,开中制造就了明朝最严重的一个危机。


各地大商崛起,比如山西晋商,就是攫取开中制之利而崛起。


这些商人自然十分聪慧,他们崛起之后,开始割韭菜。


割的自然是小商户,他们将手中的大量盐引折价卖给小商人,对下隐瞒盐引难兑盐的政策情况。


如此之下,山西大商很完美的转嫁了风险,将所有风险都转嫁给了小商户。


这些东西,看起来找说商人,但自古一来就是商而优则仕。


发展到万历时期,首辅部堂如张四维、王崇古就是凭借盐引之利,掌控了整个朝堂。


到明朝末期,山西商人已经开始和努尔哈赤做起了钢铁生意。


一件小事能折射出来明朝更大的管理漏洞问题。


开中制和盐引破坏之后,若是现在不完善管理,对大商贾给予抑制,它们就会成为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厚照认真的听着苏策的分析,惊讶连连。


连他这个皇太子都不清楚,大明的盐业制度已经分崩离析到这种程度。


躺在屋顶上的魏红樱则暗暗惊奇,她又对苏策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好像懂很多嘛。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如此知微见著,折射出朝廷的大事……


嗯,有点东西的!


可惜了,不去当官,哦,他的身子也当不了官,可惜了。


.............................


ps: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谢谢大佬们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拿命调教太子,皇帝泪崩了》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