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拿命调教太子,皇帝泪崩了 > 章节

45、太子大发神威!(上)

作者:胖胖墩

奉天殿。


弘治十五年四月末,如往常按惯例开启了大朝会。


三声净鞭响起后,文武百官东西向列班入朝,分班左右站定。


每月内阁六部都察院等各有司,都会将是月的情况汇报给皇帝听政。


等各有司汇报完毕,时间已经来到午时,艳阳高照,春和明媚。


百官正欲按部就班的准备结束这场朝会退朝时,朱厚照却在弘治天子旁边站了出来。


“启奏皇上,儿臣有事启奏。”


百官惊讶的看着朱厚照,心道你有什么事要上奏?你就听听政学习学习执政的过程就好了啊,退一万步说,你一皇太子瞎掺和什么国事?


弘治皇帝也很好奇,不过还是威严的点头道:“太子说罢。”


朱厚照撩袍走到大殿最前端,掷地有声的开口道:“启奏父皇,儿臣祈求罢黜开中制。”


此言一出,大殿顿时寂静一片。


百官愣了好久都没反应过来。


这个小孽障,真不是个东西啊!这还是朱家的皇太子吗?怎么尽做这些掘祖宗坟的事?他不怕天谴吗?


都察院左都御史袁廷忙不迭出列,道:“殿下!慎言!”


礼科给事中也出列道:“太子殿下,你可知开中制是我朝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太祖皇帝何其高瞻远瞩,开中制让国朝受益百年,乃致九边粮草满足需求,怎可废除?”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百官纷纷出列反驳怒斥皇太子。


朱厚照气定神闲的道:“本宫当然知道开中制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国策。”


“但任何国策都要满足当下的国体,按照你这样说,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兴科举不也是自取灭亡?”


“唐朝废均田制,开计口授田制难倒不也是违背祖宗制定的战略政策吗?”


朱厚照抱拳反问礼科给事中,旋即又一脸嫌弃的道:“算了,本宫不问你了,问你你也未必知道。”


他又抱拳对向都察院左都御史袁廷。


这可将礼科给事中气的那叫一个面红耳赤,这是赤裸裸的看不起人,欺负我读书见识少?不如都察院左都御史?


朱厚照问袁廷道:“本宫问一问袁大人,唐朝的均田制为什么会被废除?”


袁廷脱口道:“因为到唐中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自动瓦解了。”


朱厚照耸耸肩,道:“现在难倒不是一样吗?”


“开中制到现在是不是名存实亡了?还有商人愿意运输粮食去九边换取盐引吗?”


这叫什么话,什么叫开中制名存实亡了?


一时间,大殿哗然,百官压根不知道皇太子今日在发什么疯,废除开中制于你和你朱家有什么好处吗?


好吧,即便开中制现在不如太祖高皇帝时期贯彻的那么透彻,但这最起码是祖宗定下来的制度,谁都能提出来,唯独你皇太子不行。


袁廷反驳道:“怎么没有?”


朱厚照将昨日统计好的第一个小册子先拿出来,摊开道:“袁大人不妨看看,这是从弘治元年到十五年,两京十三省对九边输送粮食换取盐引的数据。”


嘶!


内阁三阁老眯着眼朝朱厚照看去。


看来太子是有备而来啊,数据都做好了,谁帮他做的?杨廷和?不可能啊!杨廷和不会如此大逆不道的帮着太子废除开中制。


那就是太子自己做出来的数据?


他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努力了?你这努力的样子,让我们有点心惊胆战啊!


弘治皇帝却是微微捋须笑着,那笑容中带着欣慰。


无论如何,今日都在证明着一件事,他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开始参政了,开始挖掘国家的漏洞了!


不管他说的正确与否,做爹的都会给予支持,即便做错了,弘治皇帝也会鼓励,他不能打击了太子的积极性!


趁此功夫,袁廷已经看完了,他呆若木鸡的拿着小册子,一时间面色有些复杂。


弘治皇帝好奇的问袁廷道:“袁御史,看出什么来了?”


袁廷浑身一颤,磕磕巴巴的道:“这,这个……回皇上,臣在太子这个统计册薄上发现,从弘治元年至今,商人们对九边运输粮食的数量、次数都在每年减少。”


哦?


弘治皇帝来了兴趣,道:“给朕看看。”


这册子上的数据很直观,简明扼要的统计出来了这十五年内商人对九边运输粮食的情况。


说是骤减都不为过。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有些发愣的看着朱厚照,还不忘将册子递给内阁看。


内阁看完后,也惊的不轻,目光有些复杂的望向皇太子。


朱厚照阴恻恻的笑着,问袁廷道:“这一组数据能说明什么啦?”


袁廷咽了咽口水,艰难的开口,道:“这个……回殿下,说明开中制的影响力正在削弱。”


不过很快,他便硬着头皮道:“那也不能就此废除开中制,尽管商人们运输粮食的次数数量减少了,但依旧对九边有促进作用,若是现在废除开中,那九边的粮食运输负担,谁来承担?”


袁廷说完后,百官纷纷点点头,就连内阁也颔首表示同意。


在没有找到对策之前,开中制要废除了,对九边军队的粮食供给打击就太大了。


九边可是负责防御鞑靼、瓦剌人的第一线啊,那里的粮食绝不能出现供给短缺的情况。


所以即便现在开中制在尾大不掉的情况下,明政府也不能轻言放弃。


朱厚照淡淡的道:“不让商人运输,我们自己负责运输便是。”


袁廷爽朗一笑,年轻啊,皇太子发现问题是好事,但还是太单纯太年轻了。


他谆谆教诲道:“太子殿下可知,当初太祖高皇帝之所以提出开中制,就是因为国家缺钱,不能再负担高额的运输费,所以才让商人负责运输,我们给他发盐引。”


道理很简单,国家钱财都有预算,拿不出多余的钱负担运输成本,但国家有盐巴,这些盐巴国家不能立刻换算成钱财对外使用,但他们却可以当做信用背书给商人。


商人负责拿出钱财承担运输成本,国家将盐引给他们,让他们经营盐业。


这是开中制的一个闭环。


.....................


ps:补个小补丁,朱佑樘应该是朱祐樘,打字顺手了一直没改(求鲜花,求评价月票哇,谢谢大佬们)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拿命调教太子,皇帝泪崩了》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