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同人小说 > 双大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章节

第四十五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祖龙犹存
双大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四十五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图文

“先生所言虽好,只是这代价,是否大了点?”


秦王政又反复研究了许久手中的纸书,才迟疑开口道。


作为君王,虽然尚未亲政,但是国库支出大项吕不韦还是会和秦王政告知,因此并不陌生,明白按照苏寒所说的普及教育,成本绝对是极其惊人。


“大军征战,动辄数十万人马,持续数年时间,秦国都能坚持,怎么到教育支出这里,就支撑不住了呢?”


苏寒笑着反问道。


“这...”


秦王政沉吟片刻,索性自曝短处道:“秦国以军功爵位崛起,只要能获得胜利,朝野上下、军中将士都有利益可图,就算是府库丰盈,也更倾向于对外征战!”


“尚公子不觉得,这样的模式,有很大隐患吗?”


“首先,战争之事,胜负难料,即便是秦国如今已有雄踞天下之势,要一统六国,也得付出不小代价,其中还难免会有反复。


即便是凭勇武将六国都打下来,国力也要消耗殆尽!”


“其次,开疆拓土为的是增长基业,可是走军功爵位,或者说军国主义路线,只是做到了将土地强行占据,如何巩固和开发长期收益,却是力有未逮!”


“说的更直白点,就是打天下靠的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但是要治理天下,让新纳入的土地为朝廷带来更多收益,靠的还是文臣!”


“以秦国最受敬仰和商君和武安君为例,没有商君变革打下的基础,武安君纵使再能打,没有兵力和粮饷支撑也是无能为力!”


“武安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斩首过百万,攻城七十余座,却也激起了各国的畏惧和联手抵御,最终未能完成灭国之举。


若是能有多位贤良文臣配合武安君,经营巩固新纳入疆域,游说异国,文武并重,大秦的开拓之路是否也会更加顺利?”


苏寒沉声道。


“确实是这个理!”


联想到苏寒之前分析的巴蜀降而复叛,始终无法真正归心的原因,秦王政点了点头。


打下一个城池容易,但若是不能稳固下来,让民众安心生产提供军粮,稍有闪失就会被重新夺取。


这样的例子,在诸侯之战中,实在是数不胜数。


能做到攻城略地还能稳固下来的,往往也都是文武全才,或者是有贤良文臣帮忙收拢民心。


“实际上,普及教育,受惠的,可不止是文臣,以大秦兴盛的尚武之风,必然也有许多学子会钻研兵书战略,比起目不识丁的莽夫,在一定程度上也更能建功立业!”


“对于百姓个人来说,沙场杀敌,毕竟是提着脑袋冒险,十个士卒里面能有一位获得军爵并安然返回,都算是运气极佳。


而如今,学文做官,虽然速度没有杀敌授爵来的快,但是也更稳妥,而且上限也并不低,吸引力并不会逊色。


尤其是那些体质较弱,更适合习文之人,普及教育,绝对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机会!”


“儒家之所以能昌盛数百年,并且在将同为显学的墨家远远甩开,就是因为儒门弟子更容易出仕。


尤其是稷下学宫被儒家彻底掌控后,整个齐地官吏,如今都已经被儒生所垄断,才有了天下读书人出儒门的说法!


再伟大的理想,在出将入相和躬耕天地的巨大反差比起来,都能受到极大影响。


能无视这样巨大利益诱惑的,都足以被列为圣贤之流。


而圣贤,通常也都是饱学之士!”


“尚公子若是不能在秦国培养自己的文臣,将来一统天下后,想要招纳官吏,不是从世家氏族就得从儒门之中选取,咸阳城的政令,又有多少能落到实处?”


“即便是尚公子亲力亲为,多次出巡,然而毕竟无法时刻兼顾到所有郡县,甚至很有可能被抱团的地方官吏所蒙蔽!”


“用句我家乡的话来说,就是县官不如现管,君王再是威严,对于目不识丁的百姓也没有切身感受,他们更畏惧的,还是经常能接触到,能决定他们缴纳赋税多寡的小吏!”


“而想要让百姓们开窍,更好拥护君王,同样需要教育启蒙!”


“依我个人之见,振兴教育,虽然前期投入会很大,但是一旦熬到收获期,大秦的江山,将真正得到巩固!”


苏寒扫视了一眼桌上的地图道:“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郑国渠虽然耗费了秦国大量人力物力,让秦国在数年内武力大规模征伐,但一旦修筑成功,所灌溉的百万亩良田,就能极大增强秦国底蕴!”


“先生的意思,这重视教育,广泛培养有学之士,也是大秦为了未来一统天下后提前准备的‘郑国渠’!”


秦王政眼神一亮,随即又迟疑道:“如此浩大的投入,若是等到将来一统天下后再进行,是否会更好?”


“孔子曾经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更形象的例子,就是两个人要进山砍柴,一个急急忙忙地提着斧子出发,另一个却花了半天时间,将斧头磨得十分锋利,进山的时候,还额外携带了一块磨刀石。


等到第二天返程的时候,尚公子以为,谁收获更多?”


苏寒开口询问道。


“一开始,借着先入山的优势,第一个人必然会获得领先,但是一段时间后,斧刃就会变卷,砍伐起来就变得极其困难!”


“而第二个人虽然晚出发,但是斧头更锋利,效率更高,斧刃受损后也可以用携带的磨刀石继续打磨!”


秦王政沉吟片刻道:“先生的意思是,先推广教育普及,就是先磨好斧头再上阵?”


“人才的培养,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实现,至少也要数年功夫才能看到成效!”


“更直白一点,就是陛下想要一个可以急切达成,但是隐忧甚多的中原,还是一个可能会晚上多年才能获得,却更稳固的社稷!”


苏寒正色道:“谁先谁后,就看陛下自己的选择了!”


...........................................................


PS:新书起航,跪求支持!求鲜花、求评价票、求评论、求月票,求打赏,求一切支持!


图片为红莲!



本章为图片章节,如果无法显示请设置您的浏览器为可以显示图片。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双大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