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都市言情 > 娱乐:热芭进村,千年世家被曝光 > 章节

第038章:原来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刘氏先祖提出的

作者:零点多一点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并非每一件事情后人都得知。


前人尚且如此,更论后人。


有一些尘封的档案,因为有些特殊历史的原因,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后人在不经意间发现它们的时候,真相才让会世人震惊。


就比如刘园的历史,就好像刘氏先人刘启农。


都充满了传奇性。


然而,《遗产里的华夏》终究是遗产类节目,不是刘氏先人的纪录片。


就算是单齐祥也没有办法过多的在直播间讲述着刘启农的故事,不然一直讲述下去,没完没了。


他更多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果有网友还还想继续了解,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了。


然而,仅仅如此,曝光出来的消息也足够让人震惊了。


因为除了京大官微之外,京大校友官微也发布了一些关于刘启农的珍贵照片。


都是刘启农当年在京大任教与同学们的合影。


甚至还有西南联大的生活照片。


照片之中,从左至右:朱自青,罗勇,闻忆多,还有汪曾淇,以及刘启农。


全都是西南联大文学系的著名教授。


于是,网友们的注意力也纷纷转移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大师云集的时代,那一群肆意张扬的年轻人。


于是,一些风尘依旧的往事,也都被网友们扒出来了。


“我的天啊,刘启农太牛逼了,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竟然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写的!”


“刚毅坚卓——西南联大校训,写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国家危难之际,在华夏民族兴亡之时,仿佛每一笔都是用刀刻出来的——刻在云贵大地上,刻在历史天空里。”


“不仅如此,西南联大的初版校歌,就是刘启农写的。”


“啊,校歌不是冯有兰先生写的吗?”


“那是第二版,刘启农写的是初版,也是当年流传最广的那一版,后来局势大变,刘先生病逝,冯有兰继承先生的意志才撰写了第二版。”


“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当年冯有兰撰写西南联大纪念碑文的时候就是在刘先生未完成的基础上撰写的。”


“我的天啊,还有这样的事情。”


“西南联大的碑文太让人上头了。”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


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


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者一也。”


“这段碑文,太震撼人心了!”


“原来这一段是刘先生撰写的?”


“不仅如此,刘先生还根据刘氏家族史,撰写了这一段: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


宋人南渡;其例二也;


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


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天啊,我想起来了,之前开播的时候,刘川说他们刘氏是衣冠南渡才搬迁到姑苏的,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


“难怪刘先生有感而发,把西南联大称之为第四次南渡。”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刘先生的《南渡北归》,里面详细记录着先生在那一段特殊岁月的艰辛历程。”


“太伟大了!”


“难怪刘川会就读京大,原来他跟京大还有这样的渊源。”


随着网上曝光的资料,越来越多,刘启农在世界心目中的形象就越来形象生活。


可越是如此,越让人惋惜。


惋惜他生命太短暂。


这一生都在奔波。


最后生病因为在大后方的艰难的环境之中缺医少药最终与世长辞,成为民国文化界一大憾事。


除了京大官微,京大校友会公布消息之后,云师大的也紧跟时事,其官微也开始晒出西南联大纪念馆的各种史料。


这批公布的史料之中,也包括了刘启农撰写的西南联大校训以及初版校歌的手稿。


很多人才知道,原来云师大是在西南联大的旧址上建校的。


此外,鲁训先生的后人周零飞先生也在个人微博上发文:


“感念刘先生与祖父的深厚友谊,如今刘先生生平之事再度引发国人关注,特此分享一些近日整理关于祖父跟先生的通信以及回忆性文章。”


于是,就看到周先生晒出好几份以往未曾公布的信笺照片以及纪念文章。


文章的标题很直接:


《忆刘启农君》


原文如下: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京城。他到京城,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先生或陈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


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


其实,我与他相识,早于《新青年》,早些年我受蔡先生邀请到教育部教育司任职……”


这是一篇鲁训为刘启农而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


文章保持了鲁训先生一贯毒舌的风格,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了刘启农,扼要具体,客观公正,刘启农形象十分生动鲜明。


然而,谁都能够从文章之中感受到鲁训先生对刘启农先生深厚的感情。


这些份情感,不止在其文章之中出现,在两人的通信之中亦有显露。


其中,甚至,眼尖的网友还可以从通信的只言片语去考证当年的往事。


“今日,弟心中甚是忧烦,自入职教育部以来,每日深陷于政府的琐事之中,毫无建树……前些日子政府派夏司长负责京师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然,司长公务繁忙,具体操办之人落入弟头上,为了使京师图书馆名副其实,弟欲将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残本64册送归教育部,其中60册交由京师图书馆储藏,意恐,力量微薄,望兄长能帮忙周旋一二……”


“听闻,兄长之家族藏有《永乐大典》数十册,欲要将其捐于京图?弟认为不妥,如今北洋政府腐败无能,经费迟迟未至,梁公自掏腰包付馆薪酬,恐有余力保存如此国之瑰宝……”


“有感于北方局势,弟受邀到南方厦大任教,欲咨询兄之意见……”


“弟已离厦大,到了中大任教,前些日子,收到兄来信,弟深感惭愧,局势糜烂于此,却无能为力……”


“9月,致信台先生,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弟以为唯今华夏,唯有兄之成就最为名副其实,已信至台先生告知此事,望兄能在此国际文学之大盛会上拔得头筹……以涨我国文人之志气……”


实际上,周零飞晒出来的书信不多,只有五封。


跨度也比较大,所聊之事,也繁杂。


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关于《永乐大典》捐赠一时。


原来早在多年前,鲁训先生在教育部认知推动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入藏京师图书馆的时候,还曾经联合刘启农先生去推动。


甚至早在民国时期,刘氏就有意将家族所藏30册《永乐大典》捐赠于国家。


后来因为政府腐败。


时任京图馆长梁任公还需要自掏腰包给馆员发工资,担心没法保护好这批国宝蔡作罢。


也正是如此,建国之后,刘氏馆藏的《永乐大典》才能顺利捐赠给国家。


此外,还有鲁训先生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之事也在通信之中有所提及。


国人一直以为鲁训先生看不上诺奖,以为民国时期的华夏文人真实水平未必能达到那么高的成就,不拿诺奖反而对国内文学界是一种鞭策。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鲁训先生竟然认为刘启农先生最有希望获得此大奖,还亲自写信推荐。


这完全出乎世人的认知啊!


如果不是刘先生早逝,按照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定能斩获诺奖,不至于让此遗憾半个世纪。


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往事的曝光,网友们才越来越感慨刘启农先生的伟大。


刘氏有这样的先祖,何愁子孙不发达,家族不兴旺!


这一日,全网都在悼念刘先生。


全网都在关注姑苏刘氏!


……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娱乐:热芭进村,千年世家被曝光》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