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国破山河在之在三国争霸天下 > 章节

见缝插针

作者:萧山说

昆阳,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小县,在历史的洪流中一跃成为名满天下的战场。那是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之时,新汉两军在此展开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东汉开国皇帝大魔导师刘秀还只是个偏将军,却凭借着手中的魔法力量和三千勇士,在这片土地上召唤陨石,大败王莽四十二万大军,为建立东汉奠定了基础。自此,昆阳便名扬天下,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然而,历史的辉煌并不能给今天的昆阳带来任何好处。今晚,昆阳北门外,一队身披铁甲的官军呈现在城下,没有骚动,没有战鼓,但那杀气却如滔天巨浪般压迫着城楼上的守军,让他们几乎窒息。


一名身材矮小、相貌平庸的中年文官探出头来,小心翼翼地问道:“阁下何人?为何率军来此?”


“本将军张岩,奉种大人之命,率领骑军前来征讨叛军,昆阳县令请速速开门,恭迎大军进城。若有一丝延误,你们可担当不起后果。”


李少岩面色沉着,没有半点炫耀之意,只是淡淡地下达命令。他的眉头微蹙,紧锁着,仿佛要钉在那里一样。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不同于一般官兵,带着几分与生俱来的气场,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之情。


城楼上的守军看到了他,不由得想起了那个昆阳大战的英雄刘秀,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


颍川太守种拂被五花大绑困于军中,连嘴里都塞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破布,身边还有裴元绍、廖化两人亲自看守,他的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他皱眉道:“种大人麾下骑军都尉?为何不见种大人亲至?可有凭证?”


此时,李少岩正手持着种拂的官印,走上城墙面对昆阳令。他大喊:“本将有种大人官印在此,可为凭证?”言语间满是自信和威严。


昆阳令不敢怠慢,让人放下吊篮,然后问身旁的人:“你们知道种大人身边有没有一个叫张岩的骑军都尉?”众人摇了摇头,表示并不知情。将官印取了出来,细心观察了一番。确认官印是真品无疑,但他还有些许疑惑,继续问道:“种大人今在何处?官印怎会交予汝手?”


李少岩冷笑一声,瞥了昆阳令一眼,“贼寇岂有如此骑军?某身后逢杀军可为凭证。我们率军至此,人困马乏,速速开门接济粮草,不然打破城池,鸡犬不留!”


“打破城池,鸡犬不留!”李少岩的声音在城下响起,逢杀军的士兵们随之一起狼嚎响应,将整个城池笼罩在压迫性的氛围中。昆阳令和县兵被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就连县尉都忍不住双腿战战,向县令道:“县...县尊,还是打...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吧,不...不然惹恼这群兵痞,我等可担待不起。”


其余小吏也应声附和道:“县尊说得对,还是打开城门吧。这些兵痞可不好惹,说不定他们会做出什么来。”他们都感到很害怕,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兵痞不是一般的厉害,要是惹怒了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昆阳县令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说:“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打开城门吧。”他明白,这是唯一的办法,否则他们就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后果。


李少岩看着城门慢慢打开,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他知道,他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有一个机会,他们就能够夺取这座城池。


城门发出刺耳的嘎吱声,慢慢向两边打开。宛如一位美女一样,等着李少岩和他的部队征服。他们进城的时候,城内的守卫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袭击,根本没有做好防备。


李少岩回头冷笑一声,命令道:“周仓去西门,管亥去东门,廖化去北门。每人带领一百士卒,不准让一个人跑掉。其他人跟着我,进城,杀!”他的声音嘹亮而有力,令人不由得感到一股强大的气场。


“杀!”


长刀出鞘的声音响彻整个城市,周仓等人各率一百人如狂风暴雨一般袭向城墙,剩下的士卒则在李少岩的带领下直冲进城,奉命开门的两名官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几把闪闪发光的长刀挥过,鲜血直流。


城楼上,昆阳县令一众官吏大惊失色,昆阳令顿足垂首道:“我们被骗了,这不是官军,而是贼寇。种大人的官印也被这个人抢走了,想必种大人也已经遭遇不测了。”他们感到非常惊恐,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贼寇不会有好的下场。


众人面色惨白,惊恐地问:“县尊,现在城门已经失守,城中兵力不足,何况种大人都不是这群贼寇的对手,我等如之奈何?”


昆阳县令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只有祈求上天保佑我们,让我们尽快通知其他县城,请求援助。否则,我们昆阳城就要被这些贼寇掠夺一空了。”


在此时此刻,一群士兵奋勇冲上城头,头领手执一面大旗,上面写着“逢杀军”三个如鲜血般的大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夜幕笼罩下,李少岩屹立在城楼上,眺望四周,只见火光四起,惨叫声、喊杀声、哭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县城都在逢杀军的蹂躏下呻吟不已。士兵们像野兽一般肆意妄为,寻找着猎物,用各种疯狂的方式宣泄着他们的欲望和暴虐。


一支优秀的军队需要敌人的鲜血喂养,在战场上他们能英勇杀敌,取得胜利后他们也需要宣泄情绪。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缓解,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有许多大将在战胜之后纵兵劫掠,也是出于这种原因。


昆阳令仰天长叹:“如今之势,还能如何,唯有以死报国而已!”话音刚落,他抽出腰间长剑,在脖颈上用力一拉,鲜血四溅。这位县令或许无法留名史册,但他的壮烈事迹却被传颂至今。


李少岩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军队是一支由乡村来的杂牌军,这群逢杀军中很少有人能认识几个大字,更别说战争中需要的战略和战术了。然而,他并没有时间和资源来训练这支军队,他只能将这群士兵打造成为不屈不挠、战斗力强大的野兽,用最快速简洁的方式达到他的目的。这一点,他做得非常出色,但他并不以此为荣。尽管在整个大汗帝国,他的军队的战斗力排得上号,但他依然心里过不去。


李少岩深刻明白,在城内被士兵肆虐的世家和土豪之中,有一些人可能是为富不仁、横行乡里的。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无辜的,他们可能没有做过多少善事,但也没有太多的恶行。如果可能的话,李少岩宁愿不这么做。但是,他没有其他选择,他只能严令这群杀手不去祸害那些平民百姓,这是他所能做的。他清楚地知道,他所得罪的是世家大族和土豪乡绅。不仅是这个时代,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这些人都将是这片大地的主宰。但是,他并没有其他办法。他必须生存下去,必须称霸天下,这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那么他的那些可笑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李少岩做出了他必须做出的决定。他坚信,他所做的是正确的。他知道这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但他也知道,这是他所能走的唯一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他必须战胜自己的内心和道德上的矛盾,他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他也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让任何人动摇他的决心。他要成为一个称霸天下的君主,为此,他不得不付出一切。


李少岩并不是一个宏伟壮丽的名字,但他的野心却不输给任何一个雄心勃勃的王者。他的目标不是称霸天下,而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保住自己的生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不再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身,望着远方屹立的崇山峻岭,他的心变得异常坚定。


“让这混乱的世界早点开始,也早点结束在逢杀军的手中!”李少岩轻声自语,他的话语被风吹散,回荡在空气中。


逢杀军并不是一个让人心悦诚服的名字,但他们有着无比勇猛的战士和精湛的战斗技巧。他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统治者,而是在战场上生存下去,为了荣誉和自由而战。他们毫不畏惧地面对任何挑战,无论敌人多么强大。


李少岩和逢杀军的故事开始了,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他们将为自己和他们所坚信的事业而战斗。


...


广宗城,黄巾军的大本营,饱受官军的围攻。张角躺在软塌之上,面色惨白,连嘴唇都没有一丝血色,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天意难违,人力终究难以挽回命运。广宗城还未破,但张角的身体已经日渐虚弱,他自己清楚,时日无多了。


他掏出怀中的太平清领书,默默地凝视了一眼。这本书他看过无数次,曾以为自己已经领悟得十分透彻,但如今才发现自己领悟的还是太浅,连自己的命数都没有算清,又怎能领袖黄巾军,让黄天当立呢?


如今的黄巾军已然命悬一线。南方神上使张曼成已经殒命,南阳黄巾被屠戮一空;北方黑山军张牛角也已经授首,剩下张燕苦苦支撑;广宗城也被官军紧紧包围。尽管不愿承认,但黄巾军只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我真的错了吗?我要推翻这腐朽的王朝有什么不对?”张角轻声自问,声音透露出无尽的疲惫和不甘,却没有人回答他。他只能听到呼啸的北风和城外投石机轰隆隆的巨响,黄巾众人凄厉的惨叫更是无时无刻回响在他的耳边。


他陷入了沉思,回想起当初激起黄巾军起义的初衷,想要改变朝代的目的,但却难以想象现在的局面。或许,自己确实犯了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并不在于推翻腐朽的王朝,而是在于如何去做,如何去领导这场革命。


张角静静地坐在榻上,手中太平清领书紧握着,心中不断地挣扎着。他想起了自己的二弟,也许他的处境并不比这里好到哪去。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最终下定决心,伸手将书扔进了火盆里。


看着火苗熊熊燃烧着书页,张角突然站起身来,大声喊道:“把三将军、张白骑将军、雷公将军叫来!”


不久,三人推门而入,最先进来的是张角的三弟——人公将军张梁。


“兄长,你的病好了吗?”张梁看到张角坐在榻上,面色红润,心中十分欣喜。


张角挥手示意张梁不要多说,然后沉声说道:“张白骑、雷公听令!”


“末将在!”两人齐声回答道。


“我死后,你们要听从三将军的命令。如果情况不利,一定要保护好三将军,即使需要冲出重围也要竭尽全力。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再继续这种勾当,而是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安度晚年,不再卷入这场纷争。”张角的声音很沉重,充满着不舍和心疼。


三人听了都大为震惊,张梁连忙说道:“兄长,你怎么会这样说?你的病不是已经好了吗?”


张角望着张梁,眼神变得异常温柔,充满了兄长对弟弟的深情。他伸手抓住了张梁的胳膊,缓缓地说道:“这个世界终究不是我们的天下,我们的努力终究是徒劳的。听听外面的惨叫声,这些百姓如果不跟着我们,还能活下去吗?我们错了,我错了,太多的无辜者已经死去了。”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最后说道:“请你们听一次兄长的话,别再继续下去了,让我们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结束这场战争的煎熬吧。”


张角,黄巾之乱的发起者,此时已经虚弱不堪,躺在软塌之上。他的兄弟张梁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虚弱,反而用力挣脱张角的双手,大声喊道:“兄长,你怎么能放弃我们的志向?为了万世太平,为了这天下百姓,我们怎能退缩?”张角的脸色涨得通红,喉咙里发出怪响,一口鲜血喷涌而出,随后栽倒在软塌上,双手无力垂下,再也没有声息。他的眼睛却仍然紧紧地盯着张梁,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复。于是,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走完了他的人生路程。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国破山河在之在三国争霸天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