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国破山河在之在三国争霸天下 > 章节

权谋之衡

作者:萧山说

洛阳城皇宫后殿中,刘宏失去了目光的焦点,面容呆滞,内心的想法谁也无法揣摩。


张让和赵忠两人默默侍立一旁,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忧虑,仿佛刚刚失去了至亲一般。


随着张杨、张邈和王匡三人的大军在一场惨败中溃不成军,张杨更是惨死当场,洛阳城内外再也没有援军可期。此时,敌寇的势力正愈发强盛,无人能够阻挡,洛阳城已经岌岌可危。


突然,一道尖锐的声音打破了宁静:“陛下,前侍中蔡邕和车骑将军何苗求见。”


这声音将呆滞的刘宏从思绪中拉了回来,他稍稍思索片刻,感到诧异。蔡邕早已辞去官职回乡,而废物何苗更是被生擒活捉,如今他们为何联袂前来?


“老师来了?请他们进来吧。“刘宏呆滞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神采。蔡邕多年来是他的教师和知己,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刘宏自视为忠诚的帝党成员,与外戚、世家和宦官无关,如果能听听老师的意见,无论如何都是好事。虽然刘宏承认自己在治国方面不擅长,也胆小怯弱,导致了大汉王朝的衰落,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宏是一个极为重情重义的人。蔡邕多年来的教导之恩,他铭记在心,因此即使蔡邕曾当众顶撞他,他也没有怪责蔡邕,反而在蔡邕辞官时还多次挽留。


“老臣(末将)参见陛下。“过了片刻,蔡邕和何苗的身影出现在刘宏面前。两人面露疲惫,衣着尘土,而何苗的双腿微微颤抖,似乎害怕着什么。


“老师,无需多礼。“刘宏亲自搀扶起蔡邕,完全没有理会旁边的何苗,转身不加理会。


在刘宏的心中,他对于何进和何苗这对兄弟都并不看好。如果不是因为他需要平衡世家、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关系,何家势力又相对较小,适合他掌控,以何苗的能力,即使是担任一个地方县令都可能力不从心,更何况只是身居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的车骑将军呢?


蔡邕望着昔日弟子憔悴的面容,忍不住老泪纵横,哽咽道:“老臣无能,无法治理国家安邦,也无法亲自提剑杀敌,以致陛下承受这样的屈辱,臣有死罪。”


刘宏长叹一声,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幽幽说道:“这与你无关,老师。大汉拥有百万雄兵,众多战将,却找不到一个能为我分忧的人,以至于逢杀军横行无阻,肆虐天下,如今甚至连洛阳都面临陷落的危险。如果大汉亡于我的手,我将如何有颜面去地下与先帝们相见?”


蔡邕止住了哭声,缓缓开口道:“陛下,眼下的形势还没有到如此危急的地步。”


刘宏苦笑一声,自嘲地说道:“难道老师没有看到今天那三路勤王大军的惨败吗?彻底失败了,完全失败!大汉的官军竟如此不堪一击吗?”


说到这里,刘宏仿佛想起了什么,抬头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何苗,询问道:“车骑将军,你不是早已落入敌人的手中吗?现在又是如何与老师一同前来见我?”


何苗脸色通红,尴尬地低声说道:“末将确实在接老父回京途中遭遇了敌人的袭击,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力量悬殊,被敌人俘虏。至于后来的事情,还是请伯喈先生为陛下一一讲述吧。”


刘宏听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转头看向蔡邕,问道:“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也落入了敌人的手中?”


蔡邕一脸苦涩,道:“老臣辞官之后,本欲回陈留老家专心著书,奈何途经各县时,各县县令颇为热情,留老臣讲学,老臣推脱不过,是以耽搁了些时日。待老臣走到虎牢关前之时,虎牢关已为贼寇所破,洛阳附近的黄巾贼寇复起作乱,老臣和小女的性命还是为贼酋李少岩所救。”


刘宏眉头一蹙,疑惑道:“这么说来,两位不仅没被贼寇害了性命,反而还是那李少岩贼子放回来的?”


见两人点头,刘宏继续道:“莫不是贼寇派尔等前来劝朕投降?绝无可能!朕是大汉的天子,哪怕死了也是大汉之君,绝不可能投降于那李少岩贼子,朕意已决,誓死不降,他若是有本事,便打进这洛阳城,朕在皇宫中等他!”


蔡邕闻言急道:“陛下误会了,贼寇若是敢让陛下投降,老臣第一个死节,安肯为贼寇传话耶?”


刘宏一头雾水,问道:“那贼寇怎肯放老师回来?”


何苗连忙接言道:“启禀陛下,这贼酋李少岩说,他本是一介良民,只因家道中落才流落南阳,本欲投军岂料受地方小吏迫害,差点死于非命,不得已才混迹贼营,之后转战南阳,席卷颍川,攻取虎牢,兵寇洛阳皆属无奈之举...“


这番话并非是李少岩教他说的,李少岩只会说城破之后鸡犬不留的话,像这样的陈述是何苗自己编造的,而且与事实相差无几。


“好一个无奈之举!”刘宏冷笑道:“朕的万里河山已被他的逢杀军搅得一塌糊涂,南北两营精锐尽皆付之一炬,皇甫嵩、朱儁两位老将军身首异处,如今连洛阳都岌岌可危,不消数日,只怕朕的项上人头都得摆在他的面前,这也是无奈之举?”


闻听刘宏言语中怨气颇大,何苗赶忙道:“那贼酋李少岩说,只要陛下肯下旨招安,封他一个官做,他便不再造反,马上率军撤离洛阳。”


“什么?”


刘宏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转头看向蔡邕道:“老师,那贼酋李少岩真的如此说?”


蔡邕艰难地点点头,表示何苗所言不假,他虽然不希望堂堂大汉以这种屈辱的方式向一伙贼寇妥协,但他又丝毫没有办法,甚至要促成此事,此刻的蔡邕心中一片凄凉。


张让闻言神色一动,吴用如今就在他家中,顺带还有无数金银,那人钱财,自然要与人消灾,慌忙劝道:“陛下,这倒不失为解除洛阳之危的好办法,这李少岩本也是飞将军李广之后,只要封他一个小官,把他调到偏远蛮荒之地,如此一来,便轻而易举解了燃眉之急,若这李少岩还想起兵造反,只要不能威胁京师,陛下再征调大军围剿便是,若其安心为臣,也不失为一良将,如此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刘宏颇有意动,但还是不放心地再次询问蔡邕道:“老师,李少岩真这么说?”


蔡邕点点头,长叹一声道:“这李少岩还说,若陛下信不过他,他也不需进城,只需陛下给他一道圣旨便可。”


一抹决然在刘宏的眼中划过,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索性便死马当活马医吧。


“让父,即刻召集满朝文武,德阳殿议事。”


张让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躬身道:“老奴遵旨。”


半个时辰之后,满朝文武齐聚德阳殿。


“朕有意招降李少岩,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一句话,仿佛一块巨石砸入了平静的湖面,顿时泛起无数的涟漪。


司空袁逢率先出班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刘宏面无表情,问道:“为何不可?”


袁逢再次下拜,大声道:“为大汉尊严计,为陛下名望计,如此能屈服于贼寇兵锋?还请陛下三思。”


不等刘宏说话,张让率先开口道:“既然司空大人反对招安,定是心有已有退敌之策,何不速速道来,以安陛下和满朝文武之心。”


袁逢面色通红,惭愧道:“臣并无破敌之策。”


张让冷笑一声,仿佛夜枭一般道:“既然大人并无破敌之策,又不同意招安,难不成是想让贼寇攻破洛阳?老奴愚钝,敢问大人,若是洛阳被贼寇攻破,大汉威严何在?”


袁逢不理张让,对刘宏道:“陛下,李少岩乃是豺狼,且不说之前的深仇大恨,若其招降之后,积蓄实力,再行反复,如之奈何?”


张让出言喝斥道:“哪怕贼寇再行反叛,那也是日后之事,今日若不招降于他,洛阳不保,何谈以后?”


袁逢一边瞪着张让,一边说道:“洛阳城墙高大,西园新军虽然训练不足,但城内的守军却足够应付,怎么可能轻易攻下城池呢?“


“况且,洛阳城难道比不上虎牢关的城墙高大吗?而且城中有几百万百姓,粮草已经耗尽,难道司徒大人要让士兵们饿肚子守城吗?“


袁逢观察了一下刘宏的表情,明白了张让所说的是刘宏的意见,这个决定已经无法改变,只能说道:“陛下,如果要招降李少岩,可以封他为安南将军,任命他为交趾太守。他麾下多为骑军,南方水路纵横,骑军难以发挥作用,而且交趾是贫瘠之地,人口稀少。这样一来,李少岩就不会再构成威胁了。”


见刘宏对此有所动摇,张让连忙说道:“陛下,李少岩是个狡猾之人,司空必定能看出他的谋略。如果他愤怒之下率军攻打洛阳,那将是一场大祸。不如让他担任伏波中郎将,领护匈奴中郎将,率军驻守边境如何?幽并地方也是寒冷的,而且张举那个贼子妄自称帝,可以命李少岩率军讨伐他。这样一来,两虎相争,必然两败俱伤。”


袁逢急忙说道:“陛下,千万不可如此。如果让李少岩掌握了北方,对大汉将是内忧外患。”


刘宏一时不知如何决断,便问何进道:“大将军,你有何看法?”


何进面色平静地走出队列,手持笏板,抱拳说道:“陛下,请听臣的建议,还是以安抚李少岩为主,可以命令他率军北上。”


袁逢满脸苦涩,心里想着那个贼子李少岩已经收买了何进和十常侍,自己真是可怜啊…


刘宏说道:“好,就按照让父所说的办,只是不知道谁敢亲自出城宣布这个旨意呢?”


何进躬身道:“陛下,军务自当由臣来处理,愿意亲自出城宣布旨意。”


袁逢听了心中一紧,他明白何进的意图,这是给李少岩一个机会,让他能够进一步扩大势力。袁逢不禁暗自苦叹,感叹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


刘宏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道:“好,就由大将军亲自出城宣布。但务必注意安全,切勿被李少岩所算计。”


何进郑重地躬身领命,表示会小心谨慎,并迅速离开大殿准备出城。


袁逢心中焦虑,他深知何进与李少岩之间的勾结,担心这次行动会给大汉帝国带来更大的危险。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目前无力改变局势,只能暗自祈祷事情能够顺利解决。


就这样,何进准备出城宣布旨意,而袁逢心中充满忧虑,为大汉的未来担忧不已。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国破山河在之在三国争霸天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