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宣政殿内。
内阁首辅严嵩举荐了郑成功之后,回到了朝班之中。
魏忠贤高声宣喝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魏忠贤话音刚落,礼部尚书赵衡臣走出了朝班。
“启奏陛下,今年是正统九年,正是三年一届的科举之年,臣奏请陛下选定主考官和副考官,主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赵衡臣,这个吏部尚书,才华横溢,乃是博学之士。
可以说,他的文采,在当朝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他是大器晚成,四十五时,方才高中正统元年的状元。
八年期间,他从一个六品弘文馆,到担任江南道督学,再到太学府祭酒,最后官至礼部尚书,升官之快,堪称奇迹。
而在朝堂之中,他与同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一起,合称四大清流。
为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
与其他三人出生世家大族不同的是,赵衡臣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是靠着借书抄书,凿壁偷光,私塾偷听先生讲课,历尽千辛万苦,而后成才。
即便科举制度,自隋唐便已经流传下来,但是真能念出学问的,靠着科举走上朝堂的人,其实都需要十分丰厚的家底。
贫苦家庭的孩子,根本上不起私塾,买不起书籍,更不用说一举中第。
可想而知,能力压万千一直有鸿儒专门教导,而高中状元的赵衡臣,胸中是有多么的锦绣。
而其他的三人,都出自世家大族。
其中的张居正,更是天赋异禀,从小就有“神童”之称。
这四大清流首领,在朝中是出了内阁首辅严嵩之外,最有权力的官员,每一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
堪称大明的国之栋梁!
“赵爱卿未雨绸缪,考虑周到,朕心甚慰。”
听到赵衡臣的奏请,朱祁镇点了点头,接着道:“朕授命礼部尚书赵衡臣为这届科举考试主考官,授命左都御史为副考官,主持科举,为大明选拔人才。”
“臣遵旨。”
左都御史走出朝班,与赵衡臣一同拱手参拜。
自从隋炀帝杨广为了打击世家豪族垄断仕途,开创科举考试以来,科举就是最广泛的取才之道,也最为公平公正。
毫无疑问,这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希望,给了天下的平民百姓一个希望。
当然,正因为科举是为官之路,改变命运之路,所以科举考试之中,徇私舞弊的事情,也是屡禁不止。
左都御史一职,负责察觉官员是否贪污,品行优劣,政绩如何。
让左都御史担任副考官,朱祁镇就是给满朝文武提个醒,科举考试,事关重大,若是选拔出一个因行贿而高中的人,这样的人为官,必将为祸一方。
朱祁镇此举,基本就是在名言,科举考试,容不得徇私舞弊。
告诫这些大臣,莫要触皇帝的霉头。
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龙椅之上之上,朱祁镇居高临下,慢慢的环视着内阁首辅严嵩,内阁次辅徐阶,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赵衡臣……
经过一年的励精图治,朝堂内外,该杀的宦官杀了,该惩处的贪官也惩处了。
现在,朝堂之中,满朝都是忠良能臣。
朱祁镇点点头,露出了一丝欣慰之色。
他并不在意这些朝堂大臣、治世能臣,家中有多少财产,有多少亩良田,只要他们能够依照新制度赋税。
只要他们能够替自己治理国家,遵守自己指定的规则,朱祁镇就可以容忍他们,重用他们。
还是那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才是用人之道。
朱祁镇并非眼中见不得沙子,他的心胸,比天还要高,比海还要大。
东厂督主曹正淳,曾贪墨了几十万万两白银,朱祁镇还不是原谅了他?
因为曹正淳有能力,东厂是皇帝的耳目与爪牙,如果把东厂废掉,那等于是自废武功,所以朱祁镇依旧重用。
在皇帝选定海军总督,任命了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与副考官之后。
朝中大臣再无人有事启奏。
魏忠贤高声宣喝道:“退朝!”
文武百官依序离开朝堂。
与此同时,锦衣卫手持圣旨,八百里加急赶往了河间府,宣布对郑成功的任命。
.
七日之后。
河间府,船舶制造局。
郑成功正在视察河间的海防,突然,一队锦衣卫身穿白色飞鱼服,腰配秋水雁翎刀,驾着马飞速而来。
“奉天承命,皇帝诏曰:宣抚远将军郑成功即刻入京面圣,出任大明海军总督一职,不得有误。”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