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 章节

第六十四章 少年的脸庞

作者:忙忙碌碌

淮西,楚王宫。


一位穿着布袍,腰悬宝剑的中年汉子,在宫禁中漫步而行。


他的动作极为舒缓,但守备将士只是眼前一花,这位中年汉子已经在数十步开外。


未过多久,这汉子便是按剑在大殿檐下。


两侧侍卫齐齐躬身,口称道:“见过军师。”


军师,便是楚国的军师丞相李助。


江湖人称金剑先生。


也是楚国诸多大将中的第一人。


不光是最强,还是碾压式的最强。


其余诸多大将都远不是他的对手。


李助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客气。


此时侍卫们在殿下高喊唱名:“军师李丞相至。”


“请丞相进来。”


大殿正中,满脸虬髯,一副猛将气质的王庆坐中间,其妻王妃段三娘长相更加彪悍,坐在王庆一侧。


夫妻二人见李助踏步而入,便是都起身见礼。


眼见夫妻二人神色凝重,李助便是微笑道:“王上急召,是有什么大事?”


王庆道:“先生,近来大量流民不到俺楚国来,反向梁山那边去了。王伦全部收集,施粥舍药,人称万家生佛。此人近来名头越来越大,隐隐把俺们几个都压住了,这可不妙。将来群雄争霸,一张椅子可坐不下这么多人,人都说田虎兵强,方腊势大,但俺寻思着,那王伦行事章法,其实最为可怖,先生觉得呢?”


李助微笑着点头,示意自己同意王庆的看法。


这些草莽英雄,落草为寇后能占山为王成为一寨之主就不易了。


更不要说现在的楚国占据八十六县,人口数百万。


这王庆说是粗人,其实粗中有细,见事相当明白。


王伦的发展途径和梁山发展,看似谨慎小心,行事低调。


其实在李助等人看来,王伦其志不小,一旦发力,声势怕是要比田虎的晋国,王庆的楚国还要厉害的多。


毕竟王伦距离大宋东京更近,而且是富裕地方,人口稠密。


一旦得势,发展的速度也会比另外几处地方快的多。


“先生也觉得此人是心腹大患?”


“不错。”李助点头道:“原本我淮西想接收大量流民,充足国力。谁料到处都有人说梁山治下更富足,王伦更仁德,大量流民到济州和郓州后,梁山也确实拿出钱粮安置,这种沽名钓誉之举,会使王伦名声更加响亮,不光是百姓拥戴,绿林中人提起王伦也是交口称赞!咱们大楚国想拉拢更多好汉,将来怕是争不过此人。若将来真的两军相争,我主的形象口碑也远不及王伦此人。”


“那……”王庆面露阴狠之色,说道:“俺们派人去刺杀他如何?”


“倒也不急。”李助微微一笑,说道:“几十万,甚至可能近百万流民涌入,朝廷是省心省力了,现在轮到王伦头疼了。只出不进,几十万石粮砸下去连个水花也没有,几十万人怎么安置,这都要他来筹画。不知道是谁使的这个损招,有利有弊啊,长期看有利,短期看,梁山军可能会丧失进一步扩张的机会,钱粮物资要用来安置流民,还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王伦也是难了。”


“哈哈,军师说的是!”


王庆大笑起来。


楚国也是想接受流民。


但人数也不能太多。


以楚国五州八十六县的地盘,一下子涌进几十万人也是吃不消。


大宋只有东京汴梁有这个能力在短期内接收几十万灾民。


别的地方都不行。


“不过……”李助话风一转,笑道:“我打算到郓州看看,一是看看他们拿流民怎么办,二来也看看有无机会刺杀。王伦此人毕竟胸有丘壑,将来必是劲敌,趁他身边大将高手不多,有机会便刺杀了也好。”


王庆道:“辛苦先生了,只是要万事小心,不要勉强。”


李助自信一笑,说道:“王伦这个白衣秀士,向来不以武功见长,他身边那伙人,林冲,史进,鲁达,武松,身手确实不错,但均不是我一剑之敌。只有一个史文恭算是高手,也就是多费几剑的事罢了。”


……


阳谷。


独龙岗。


三庄的地界比起曾头市还要大的多。


整个独龙岗都属于三庄所有。


祝家庄为核心,李家庄,扈家庄在两侧。


三家的精壮庄丁也有过万人,光是祝家庄一个庄的精锐庄丁也有近两千人。


武将有祝家三兄弟,扑天雕李应,鬼脸儿杜兴,扈成,扈三娘等人。


高手有栾廷玉,也是与林冲和武二等身手差不多。


祝家庄的实力,其实是在曾头市之下。


结果,宋江第一次打,带步兵六千,骑兵六百,结果宋江中了埋伏,到处是苦竹签,铁蒺藜,遍地均是,到处是鹿角堵路,宋江差点把魂吓飞了。


二打祝家庄,宋江是真的差点把小命丢了。


三打祝家庄,是吴用出了阴损诡计,用孙立反水之策,里应外合,好歹把祝家庄打下来了。


最终缴获生擒四五百人,马五百匹,牛羊无数。


这么一个民壮团练为主的土豪村落,梁山出动几十个头领,兵马七千,三次才打下来。


怪不得宋江此后一直想要招安。


而扈三娘上了梁山,扈家与祝家已经接近反脸成仇。


扑天雕李应心思深沉,与祝家也是貌合神离。


祝家三子,忌惮梁山和王伦声威,倒也暂且与扈家庄相安无事。


此时此刻……


祝龙,祝虎,祝彪脸上都是诡异的笑容。


祝虎的笑容更是有些癫狂。


他一心要娶扈三娘,这妮子瞧不上他。


结果成了王伦的妾侍。


一想起来简直是在剜祝虎的心。


此时看到大股流民沿着官道往郓州去,祝家上下简直是乐不可支。


“再备一个粥棚,给他们喝稠粥,叫他们走快些,早些进郓州。”


“哈哈,梁山那边备的粥棚更多,尔等走快些!”


“赶紧走吧,到了郓州,有梁山,有王伦,你们啥都有了。”


祝家庄的人也是在路口开了个粥棚,沿途过来的流民都有粥喝,然后还有人帮着指引道路方向。


甚至有人带路。


就是想有更多流民涌入郓州。


梁山耗尽实力才好。


此前梁山强势时,独龙岗可距离不远。


要是梁山如打曾头市一样打过来,祝家庄也大大不妙。


现在好了……


就叫梁山和王伦被这些流民耗死就好!


……


东溪村。


天气越发和暖。


晁盖和吴用,白胜,刘唐等人站在村头,看着路过的流民挖着路边的野菜。


这些人少则几十,多则数百,都是刚进入郓州地界不久。


梁山在几个集中的地方搭建了窝棚区,集中管理和施粥,这些人一边挖野菜,一边向着营地赶过去。


“这一下梁山和王头领都是狼狈不堪了。”


“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储粮?”


“嘿嘿,王头领要图虚名,就要付出代价。”


“也不知是哪个缺德鬼,使出这么一个损招。”


晁盖听着众人议论,摇头笑道:“现在耗些钱粮,得几十万人心,长久看是赚的。只是,此后这几十万人如何安置?这才是大麻烦!官府必不会管,梁山如何管?这几十万人上山?岂不是笑话!”


“绿林中人,占山称王,图谋天下,这天下岂是那么好图的?大宋官家,哪一年不安置几十万上百万人,咱们绿林中人和朝廷相比,还是差太远了。”


吴用一脸得色,笑道:“还是咱们保正好,东溪村里看潮起潮落,保正还是保正,天王还是天王。”


晁盖原本是有些羡慕王伦,此时也是忍不住含笑点头。


确实是这个理!


……


“娘,好香的味道。”


“嗯,这是精米糙米,配着野菜加盐熬的菜粥。可不是那些杂粮稀粥,果然这梁山地界有些不同。”


过千人在一处粥棚前排队领粥。


整个营地有数万人之多。


这样的粥棚也有十几个。


虽然要排队,人也不是太多。


看着不远处粥棚里冒着香气的菜粥,和儿子说话的妇人脸上有些无奈之色。


他们是从河北相州汤阴县而来,原本家里就贫寒穷苦,这一次遭了大灾,原是要往东京一带投亲暂居一时,结果一路上众说纷纭,都是说济州好,郓州更好。


这一家人和邻居被成千上万的灾民裹挟着往郓州来,果然是气象不同。


营地是开辟出来的大片荒地,还夯实平整过。


分成若干区域,规划的很合理。


排水沟渠,粥棚,五谷轮回之处隔开很远。


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显示出梁山高超的管理能力。


但妇人为人有些迂,心中还是略觉不安。


毕竟是享了“贼”的好处。


但朝廷不管不顾,无人理会这些流民。


为了孩儿能活下去,也只能见步行步了。


她的儿子今年十一二,个子高大魁梧,自幼习武,身体远超常人,哪怕跋涉千里,也还是神采奕奕,不见疲色。


眉宇间更是灵光闪烁,一看便知道是读过书的孩子,不象那些村中顽童,大字不识几个,到十几岁年龄时,眼中已经一片呆板。


“王贵,张显,汤怀,牛皋,等等俺,一会俺们一起吃!”


少年前面,全是同村发小,他喊叫着,叫众孩童等他打了粥饭再一起吃。


“好勒,岳飞,你也快点儿!”


众少年答应着。


阳光下,一张张少年的脸庞熠熠生辉。


-----


大章节不切了,一直在用心写,希望大家支持一下订阅吧。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