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刷短视频直通历史,古人原地裂开 > 章节

第二十九章亩产3000斤!惊掉下巴!

作者:兔子没耳朵

金幕画面一动,


袁老的相片出现在了其中。


照片中的袁老,看着就是一个普通的老者。


不过面容虽然历经沧桑,但却掩盖不住他的精气神。


他微微的笑着,就仿佛在告诉华夏百姓:“以后,咱们国家的粮食够吃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南优二号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产量几乎超出了常规水稻的一倍。】


【1976年种植208万亩,增产稻谷约3亿公斤。】


【2011年9月,超级高产稻试验田,亩产达到900公斤以上。】


【从此,华夏人将不再为缺粮而发愁。】


【但袁老并没有功成身退,而是继续栖身于高产水稻事业中。】


【他开始着手研究耐盐碱高产水稻。】


【六年后,研制出亩产最高500公斤的耐盐碱水稻。】


【华夏有2亿多亩盐碱地,从此都可以开始种植稻谷,可以多养活2亿人口。】


【2019年,第三代高产水稻“三优一号”亩产达到1046.3公斤!】


【而如今,由袁老团队所研发的高产水稻双季产量,亩产更是突破1500公斤!】


与此同时,


天幕还将公斤、亩的概念,投放到了各个历史时空。


和各朝代之计量单位一一匹配。


无一例外,


所有历史时空的古人,全都惊掉了下巴!


大秦时空。


嬴政身子猛地一抖,惊呼道:“亩产三千斤!?”


他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如何也没能料想到,这袁老研发的水稻,产量竟然这么高!


要知道如今大秦的水稻,亩产不过2.4石,大约为九十多斤。


而且这还需要肥沃的土地,适合的气候。


普遍的田地,都只能亩产收成几十斤。


而高产水稻,这产量足足翻了数十倍!


嬴政根本无法想象,这么高的产量,那能多养活多少人啊!


他心中顿时对袁老佩服无比!


国士无双啊!


随后,他当即大手一挥道:


“李斯,朕命你寻找天下各个品种之优秀稻谷。”


“给朕培育,高产!”


“若是能够得到如此成果,大秦国力可增百倍不止!”


李斯连忙行礼道:“是,陛下!”


说罢便向着殿外退去。


但嬴政又仿佛想起了什么,继续道:“慢着!”


李斯当即停下了脚步。


嬴政眼神严肃,郑重道:


“于大秦境内各大城镇,塑袁公之像!”


“朕,尊袁公为我大秦稻神!享万世香火祭拜!”


“诺!”


……


大汉时空。


刘彻看着金幕,整个人也直接看傻了。


亩产3000斤?


要知道大汉最肥沃的土地,水稻亩产也不过近一百斤啊!


这足足翻了三十倍,简直是要疯了!


如今大汉的每一次大军出征,粮草问题都让他颇为头疼,屡屡需要积攒数年之久。


如果大汉拥有这个高产水稻,那岂不是瞬间起飞?


一年的产量,便顶得过大汉三十年!


这简直太恐怖了!


刘彻整个身子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了起来。


半晌,


他才缓过神来开口道:


“薛泽,高产水稻一事,朕就交给你了!”


“袁老为其奋斗一生,终得成功。”


“我大汉也要学习袁老之精神,不计一切代价也要将高产水稻培育出来!”


薛泽跪地接旨道:


“是,陛下。”


刘彻继续补充道:


“向各地悬赏水稻品种。”


“发现优质苗品上供者,赏百斤!免一年赋税!”


“立马去做!”


薛泽领旨,火急火燎便出宫去办了。


……


大唐时空。


长孙无忌心酸,随后一脸惊讶道:


“我大唐之田地,百亩产谷五十余石。”


“换算成后世之公斤,为42公斤。”


“这……这,产量足足差了近二十倍!”


“这袁老,真当是稻神啊!”


魏征同样是傻了,他颤声道:


“如此粮食产量,足以养活数万万之人!”


“不知后世的华夏人口,达到了怎样一个惊人水平?”


在这个时代,


他们当然清楚,人力便是国力。


那么多的粮食产量,必然会带来人口的暴增!


那时的华夏大地上,该是怎样一副盛世之景啊!


高产水稻带来的震惊,同样也吓到了李世民。


惊讶过后,他满脸兴奋道:


“给朕搞起来!”


“大唐,急需这高产水稻!”


“辅机,这事情就交由你去办!”


长孙无忌亦明白其重要性,认真应道:“臣,遵旨!”


同时,


李世民又再次说道:


“袁老之功绩,朕无资格评价!”


“自今日起,塑袁老之像,入太庙!自朕始,皇室尊其为稻神!”


“并于各地为其立庙塑像!”


“朕的大唐子民,皆应祭拜稻神袁老,为丰收祈福!”


……


大宋时空。


“亩产3000斤,这高产水稻,简直就是神物啊!”


赵匡胤惊呼道。


如今大宋的粮食产量,约为亩产200斤。


和高产水稻差距了整整十多倍!


赵匡胤眼神之中尽是羡慕之色,感慨道:“若朕可得袁老,大宋将再无饥荒啊!”


他可以想象,


拥有高产水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赵匡胤呼吸都粗重了起来,下旨道:


“集大宋最优秀之学子,设立水稻高产学堂。”


“这高产水稻,一定要培育出来!”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刷短视频直通历史,古人原地裂开》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