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我都建国了,二战爆发? > 章节

第二十七章:对手太强,英印总督慌了!!!

作者:陌生人止步

“踏踏...”


就在李宗仁、白崇禧交谈之际,一名桂军参谋神色匆匆的闯了进来。


“唰!!!”


李宗仁、白崇禧齐齐抬头看向他,目光凛冽。


桂军参谋有些胆颤心惊,赶紧汇报道:“李长官,外面有人前来拜访。”


“什么人?”


眉头微皱,李宗仁询问了声。


在这个时候前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人,除了赤色那边,他实在想不到是还有哪一方势力。


“不知道,他穿着一身黑色衣服,并未表明身份。”


“只是说让我把这张纸条交给您,您看了就明白。”


说着,桂系参谋把一张白色纸条呈递给李宗仁。


‘嗯?’


李宗仁接过纸条,瞳孔瞬间放大,一旁的白崇禧同样看见了纸条上的字迹,连忙说道:“德邻兄。”


“还是先把人请进来,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你去安排他前往后院。”


当即,李宗仁对桂系参谋吩咐道。


“是。”


桂系参谋立即下去安排了。


片刻后。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后院,警卫已经将周围层层看护,一只蚊子都无法渗透。


“嗒嗒嗒!”


一名穿着黑色劲装的寸头青年出现在了李宗仁、白崇禧面前。


只见他挺直了腰板,掷地有声的介绍道:“炎黄特别行动局华中分部负责人严立本见过李长官、白长官。”


“炎黄,特别行动局?”


李宗仁尚且处在懵圈的状态。


而白崇禧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你是那位西南少帅的部下?”


他从渝都来,自然知道西南最大的变化,那就是军统在西南的所有眼线都把拔除,连同国府看押爱国人士、抗日将领的息烽集中营都被一锅端了,落款便是炎黄特别行动局。


“特别行动局,隶属于炎黄最高统帅,即少帅。”


严立本淡淡道。


“炎黄?”


“你们少帅打算建国了?”


李宗仁一下子想到了其中关键点。


就连白崇禧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严立本,建国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这就意味着炎黄与华夏是两个国家。


“我此次前来是并非奉少帅命令,总参谋长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希望同二位长官及黄长官进行一次私人会谈,共同商榷如何守卫桂省及应对抗战大局。”


没有直接回答李宗仁的问话,严立本径直吐露了来意。


“哦?”


“你们的总参谋长是百里兄吗?”


李宗仁好奇的再度问道。


“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不方便逗留。”


“二位长官,下次再会。”


话音刚落。


严立本毫不迟疑的转身离开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


只留下李宗仁、白崇禧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炎黄总参谋长蒋百里的到来为本该平静的老河口掀起了一阵波澜,更为华夏日渐焦灼的抗战形势带来了新的转机。


.........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南亚吉大岭镇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迎着阳光,英印军第2步兵师一万余人抵达郊外,其中有大量的卡车和骡马,严阵以待。


让人没想到的是英属印度总督维克托·霍普、英印军参谋长丹尼尔中将同样在这只军队内,仔细地观察着不远处的炎黄陆军第一机步师,多达上百辆坦克映入眼帘,让他们为之心惊。


“总督阁下。”


“这只机步师的战斗力恐怕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必须抽调英印军第1军驻防布尔尼亚、赖根杰、赛义德布尔等城镇。”


“依托城镇修建完整的反坦克工事,这才能有效地限制住敌人的装甲力量。”


英印军参谋长丹尼尔中将提出了一个确实可行的方案。


只是这样一来,英印军原本只剩下的六个师,其中一半都要抽调至大吉岭方向。


剩下的三个师需要防守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等南亚重要城市、港口,兵力极为紧迫。


“丹尼尔。”


“这件事交给你来处理。”


“即刻征发直属各邦的青年,训练新兵。”


“第一批先募集二十万印度人,军官缺口我会亲自致电内阁。”


“各兵工厂优先生产枪械、弹药。”


英属印度总督维克托·霍普沉声吩咐道。


亲眼目睹了对手的强大,这位大英帝国第二代林利思戈侯爵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傲慢和高高在上,有的只是深深地警惕和忌惮。


“少帅。”


“看样子,那些白皮都到了。”


就在英军对面,张灵甫陪着蔡烨查看前线将士,忍不住出声调侃道。


“不奇怪。”


“大英已经向日耳曼宣战,他们正在扩军备战。”


“英属印度是大英最重要的殖民地,关系到后备兵源。”


“就算英属印度总督府不在意,可他们的内阁必然会督促其做出决定。”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和谈将圆满结束,很长一段时间,我军与英军会保持平衡,不再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这一点,你和曾景恒必须明白。”


眺望不远处的英军,蔡烨莫名的开口。


“这....”


张灵甫、曾景恒对视了一眼,纷纷露出了疑惑之色。


接下来,蔡烨的一番话让他们彻底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南亚与西亚、中亚地区气候条件相对接近。”


“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长达七个月,雨季只有短短的四个月。”


“其主要的耕地分布在恒河、印度河两大平原及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35%,山地只占25%,高原占30%,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农牧业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唯有东北部自北向南属于高山向平原过渡地带,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更处在布拉玛普特拉河覆盖范围内,适合发展农牧业及工商业,属于相对优质的一部分地区。”


“同时,阿萨姆人与我国傣族同种同源,同化几率更高,不同于旁遮普人、孟加拉人等南亚民族。”


“南亚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决不能让它形成一个整体,这是炎黄对南亚的外交政策。”


“我们需要这片市场,更需要一些听话的小弟。”


“时代在进步,时代再发展,双赢才是未来的主旋律。”


深深地看了张灵甫、曾景恒一眼,蔡烨掷地有声的说道。


“明白!”


张灵甫、曾景恒若有所思的点头应声。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抗战:我都建国了,二战爆发?》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