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我都建国了,二战爆发? > 章节

第三十九章:桂系抉择,谁才是华夏未来?

作者:陌生人止步

‘原来如此!’


从白崇禧的解释中和蒋百里的表情内,李宗仁同样看见了炎黄出兵桂省的目的。


恰恰是这样,他对炎黄的谋划愈发感到不可思议,既要大义,也要实惠,简直是一石二鸟!


然而,接下来,蒋百里的一番话让李宗仁、白崇禧再度震惊了!


“健生老弟讲到了其中一个点,还有一个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炎黄对华夏并不存在觊觎,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少帅从第一天进入金三角就确立了这一宗旨。”


“可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华夏一直沉沦,甚至错过二战这个崛起的好机会。”


“尽管炎黄和华夏不能融为一体,这是基于二者之间的差异化决定。”


“但炎黄和华夏可以拥有同一个元首,达到两国之间的默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从华夏输送人口进入东南亚,从而彻底奠定炎黄做为华夏血脉的根本。”


“而炎黄支持华夏建立现代化军队及政治体制,跻身列强行列,一举两得。”


一身深色中山装的蒋百里却展现出了军人的一丝峥嵘,让李宗仁、白崇禧为之侧目。


“那位少帅想做两国的元首?这怎么可能?”


李宗仁脱口而出。


自古以来,东方还从未出现过一个皇帝统治两个国家的特例。


“倒也不是不行。”


“大英帝国前任元首维多利亚女皇被称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女王和印度女皇。”


“欧洲历史上有很多身兼两职的国王,只是权利更加下放。”


白崇禧捏着下巴,饶有趣味的说道:“如果说那位少帅肩负炎黄与华夏的皇帝,即元首。”


“这对于凝聚国民信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四万万国人来说,他已然是一个象征。”


“我想以他的聪明,绝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就像现在一样。”


“所以,其实炎黄在某种意义上,执政者与元首并不等同。”


“这....”


李宗仁听得一脸懵,他是偏向于保守的观念,对国际了解不多。


面向二人,蒋百里沉声道:“少帅亲口提到过未来之事,自他之下,皇室不再干涉国家运转。”


“每一代皇帝是国家元首,但并不参与执政,执政由百姓自决。”


“皇室成员进入军队,又或者是从政,皆与寻常人无异。”


“同时,华夏事,华夏决,炎黄军队进入桂省只为了驱逐日寇,不参与华夏内政。”


“至于如何决定,这需要桂系、滇军、川军、黔军共同协商。”


“不瞒你们,龙云、卢汉、刘湘、刘文辉、王家烈已经答应参加我炎黄建国事宜。”


‘嗯?’


李宗仁、白崇禧对视了一眼,对此表示惊讶。


没想到炎黄不知不觉间拉拢了华夏西南的军阀,哪怕王家烈早就成了没牙的老虎,然则威势尚在,有军队的话,必然能坐稳黔省,将国府势力完全驱逐。


“百里兄。”


“此事事关重大,容我等商量之后,再行答复。”


李宗仁郑重回道。


“可!!!”


蒋百里本就没想过今天这番谈话能让桂系归入炎黄麾下。


当即,李宗仁命人将蒋百里送出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同白崇禧寻了一处僻静之地谈话。


“健生。”


“你意如何?”


河边柳树下,李宗仁一屁股坐在大青石上,神态轻松道。


“倒是不差。”


白崇禧看着清澈见底的溪水,回道:“炎黄已经成势,这一点远胜于国府。”


“无论如何,日军都不可能越过东南亚进攻缅甸及南亚。”


“所以,至少在数年之内,炎黄的武器装备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进入国内。”


“有他们的支持,抗战的形势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那位少帅能够赢得这么多人的跟随来看,他算得上一位明君。”


“至少我不认为光头及国府有驱逐日寇,夺回山河的可能性,除非欧美参战。”


桂系三巨头之中,白崇禧机巧百变,谋略深长,善于捕捉战场信息。


从炎黄军队的片面足以窥见其强大,那是不逊色于列强的体系,且更适合华夏。


“依你看来,炎黄之行得去?”


李宗仁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不单单得去,我们必须借助炎黄派兵这个机会,重新掌握桂省。”


“我认为这一次炎黄之行更像是一次势力整合,未来华夏的格局都在这一次。”


“季宽要回来,不能再继续蹉跎岁月了。”


注视着李宗仁,白崇禧无比认真的说道。


做为桂系三巨头之一的黄绍竑是桂系发展起来的最大功臣,李宗仁、白崇禧掌军,他为省长,独自掌政。


在其治下,桂省从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一跃成为少有的富裕先进省份,建立了初级工业,完成了全省的基础教育体系,而后为了桂系能够融入国府,毅然决然的走出了桂省。


1937年12月被任命为浙省省长,黄绍竑亲自研制机枪、步枪、手榴弹,创办兵工厂,动员全浙百姓共同抗日,颁布全省战时政治纲领,在战火中创办了浙江英士大学。


但是,他在接纳赤色的路上遭到了光头的忌惮,多次致电申诉,心中不满至极,对国府已经失望透顶。


像黄绍竑这样的内政能手在整个华夏都屈指可数,一旦融入炎黄主导的新华夏势力,必将跃居其上。


相反,再继续留在国府内被忌惮、架空,那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军队怎么办?”


此刻,李宗仁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桂军出省抗战,一场淞沪战役,六万儿郎浴血他乡,马革裹尸,后历经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更是百不存一,军队几乎都是来自后方的补充兵员,更别提维持完整的战斗力了。


“21集团军、11集团军到现在为止只有不足八万人,且缺少武器弹药。”


“李品仙、黄琪翔二人摇摆不定,只有桂省越来越强大,他们才会始终坚定立场。”


白崇禧漠然道。


现如今,桂系的两个集团军还有调往粤省第四战区的夏威所部,后勤补给都仰赖国府,命根子掐在别人手里,有选择的权利吗?


倒不如壮士断腕,重回桂系,再度建立属于自己的力量。


“好。”


“我亲自致电季宽,一同返回桂省。”


“这一次,我们三再度联手。”


李宗仁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


旁边的白崇禧眼中也充满了期冀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抗战:我都建国了,二战爆发?》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