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得知此事,先下手为强,亲自带兵诛杀太平公主的心腹,并将太平公主逮捕。】
【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李隆基恕太平公主死罪,被李隆基果断拒绝,并将其直接赐死家中。】
……
大汉位面。
刘彻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身为帝王,就该如此杀伐果断,不容私情。
对觊觎皇位,敢于造反谋逆之徒,不论什么身份,都必须毫不留情地处死!
一个优柔寡断、心慈手软的人,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
【彻底掌握大权之后,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此时的大唐朝堂很不乐观,连续政变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造成吏治混乱,腐败现象严重。】
【不过,李隆基眼光精准,能够根据不同时候的需求来选拔贤才,先后提拔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为宰相。】
【在这里插一句,我华夏史学界公认唐朝有四大名相,即“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房杜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帮助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这一大唐盛世的房玄龄、杜如晦,而姚宋就是李隆基提拔的姚崇、宋璟。】
……
大唐太宗位面。
房玄龄与杜如晦看到这里,心中激动,眼中闪过不可抑制的喜悦之情。
后世公认他们为大唐四大名相!!!
这毫无疑问是后世对于他们的极大认可!足以让他们光宗耀祖!
什么叫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这就是了!
尽管房玄龄与杜如晦性格沉稳,但此刻也不禁喜形于色。
便在此时。
李世民笑着开口对房玄龄、杜如晦说道:
“后世之人的评价很公正,名相之名,两位爱卿当之无愧!”
“不过,在朕看来,两位爱卿不止是我大唐的名相,还是整个华夏历史中的名相。”
“能得到两位爱卿的辅佐,朕深感荣幸!”
当着大唐群臣的面,李世民没有吝啬对于房、杜两人的夸奖。
当然,事实上这两人,也的确是李世民麾下最重要、最核心的文臣。
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房玄龄与杜如晦心中感动不已。
“陛下言重!”
“臣是沾了陛下的光,全靠陛下励精图治,开创大唐盛世,臣才有了后世这点名声,实在不敢居功!”
房玄龄率先开口回道。
紧接着,杜如晦也开口表达了类似的态度。
闻言,李世民哈哈一笑,回道:
“两位爱卿不必谦虚,你们的功劳,朕是知道的。”
话音落下,其余大唐群臣也接着开口恭贺了房、杜两人:
“陛下所言极是,两位大人对大唐,可谓是劳苦功高。”
“两位大人的名相之名,名副其实。”
“……”
身为同僚,表面上,所有人都在为房、杜两人青史留名而高兴。
但其中,也有一些人产生了嫉妒之心。
比如,长孙无忌。
“难道老夫就配不上一个四大名相的位置吗?”
长孙无忌在心中愤愤不平地想道。
他自问,不论是才能,还是为大唐所做的贡献,丝毫不弱于房、杜两人。
凭什么后世之人评选的大唐四大名相之中没有他?
他觉得,这很不公平,也很不合理。
如果只是等闲小事,他绝不会放在心上。
但,这可是青史留名、流芳千年的大事,所以他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或者说。
他没有入选大唐四大名相,固然令他生气。
但房、杜两人的入选,更令他愤怒。
……
【开元时期,李隆基基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君臣一体,上下同心,全力治理大唐。】
【他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朝廷支出。】
【他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
【农业上,开元时期的大唐,静民劝农,检括户口,开垦荒地,提高亩产。】
【商业上,设置四监管理官府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也发展迅速。】
【……】
【除此以外,这一时期的李隆基,还以身作则,倡导节俭。】
【他下令销毁建筑天枢,熔炼其中铜铁,并销毁宫中的服饰车马、金银器玩,用来弥补军费。】
【他在殿中焚毁珠玉、锦绣,并规定宫中后妃都不能戴珠玉、穿锦绣;禁止天下采珠玉和织锦绣,并罢免两京织锦坊。】
【……】
……
伴随着巨幕上出现的影视混剪影像,视频旁白与字幕详细阐述了李隆基在开元年间的种种主政措施。
毋庸置疑,这一时期的李隆基,放在华夏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绝对是明君典范。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到这里,忍不住开口称赞道:
“真是我李家的麒麟子,的确是一代明君。”
他先前对于李隆基的坏印象,几乎彻底被扭转。
强抢自己儿子的妻子、一日杀三子等事,在李世民的眼中,说到底也是个人私事。
作为个人,李隆基可能有好色、冷血无情等缺点。
但作为一国之主,就算李世民此时以最苛刻的眼光,都挑不出这时期的李隆基太多毛病。
李隆基确实治国有方。
“有这样的帝王带领,大唐怎么会走向衰落呢?”
看着高空巨幕,李世民倍感疑惑。
……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轻叹一声:
“这开元时期的李隆基,当得上一句明君,只可惜后来……”
朱元璋摇了摇头,懒得再说。
李隆基的前半生,绝对说得上是华夏史上拔尖的明君。
但后半生,那简直就跟换了个人一样,完全是华夏史上顶级的昏君。
对于李隆基前半生与后半生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朱元璋在看史书的时候,也曾经有所思考。
想到这里,朱元璋很认真地朱标说道:
“老大,你要切记,治国要戒骄戒躁,绝不能自大自满,在做出一点成绩之后就沉迷享乐!”
“爹你放心,我必定会以史为鉴,时刻提醒自己。”
朱标毫不犹豫地回道。
他自然清楚朱元璋意有所指,是提醒他将来不要重蹈李隆基的覆辙。
……
与此同时。
在大唐位面之后的诸多朝代位面。
还有很多皇帝也在借机教导自己的接班人,务必要以李隆基为鉴。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