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剑月 > 章节

第三十七章 襄阳故交

作者:逍遥侠客

第三十七章襄阳故交


有人一路南下,自也有人一路向北。在萧奕云心中,便是这般想的。他自是不知因为一些缘故,沈碧波并未直往京师,而是折向东去了,今日正午刚抵襄阳。


襄阳,地处汉水之阳,因汉水流经此段之时,别称襄水,故而得名如斯。襄阳之名,最早成于西汉初年。汉武帝年间,隶属荆州南郡治下。王莽篡位之时,曾一度更名为“相阳”,或许是因为王莽曾官居大司马之位,位居三公,地位堪比丞相,故而,将“襄阳”改作“相阳”以为美好祝愿。后来,及至东汉光武帝年间,方才恢复原名。


襄阳极盛之时,当属东汉末年,三国之始。汉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为躲避荆南黄巾余孽,以及更好地统领荆州江北富庶之地,故而,将荆州治所从江南汉寿迁到了襄阳。襄阳自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堪称北上源头,南下门户,所以在那个年代,这里曾上演了一幕幕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曹操兵败北返,荆州之地只余北方数郡,因其同孙权分掌南郡南北两部,故而,在此置襄阳郡,郡治便坐落于襄阳城中。


到了东晋之时,因五胡乱华之事,北方战乱不止,雍州人为避战乱涌入襄阳等地,因此,东晋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南北朝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更将侨置的雍州州治定在襄阳城,一直沿用至南齐、南梁两朝。直到后来萧祭以襄阳投降西魏,方更名襄州,置襄阳郡为总管府。后为北周和隋朝隋文帝年间沿用。隋炀帝时,设襄阳郡,后唐高祖年间方改郡为州,置襄阳城为襄州治所。


襄阳城在历史上不是治所,便是重镇,故而,其城池异常雄伟,远安和当阳等小城更是不可与其同日而语。江陵虽然也是重镇,但较之襄阳城池还是有些不足,否则此时沈碧波也不会这般瞠目结舌了。


“我还道江陵城池已然足够高大,不曾想襄阳城较之还要更胜。”沈碧波盯着襄阳城墙感叹道。


于澜秋见他模样,摇头笑道:“碧波,尚未见到长安,此言说得有些早了。”


沈碧波想了想,暗自思忖了一番,“襄阳仅是山南道治所便已如此,不知身为西京的长安又是怎样一番样子。”沈碧波不敢作想,亦是想象不到。毕竟,从小到大,除了听说过姑藏,便只对江陵有些印象,襄阳城池已然超乎所想,长安更是不用提了。


二人牵马,缓步走向城中,经过城门之时,沈碧波还特意仰首望了望城门顶端,大致估量了一番,想来约是两丈左右。他摇了摇头,不禁有些想不通,为何城门要做得如此之大。


一入城中,一条大道便映入两人眼帘,从城门处直延伸向东,一眼看不到头。道路两旁各有商铺小贩,居民旅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这等情景在江陵亦是见得到,故而,沈碧波并未有露出任何惊讶。穿过闹市,沈碧波和于澜秋来到一处宅邸门前。那宅邸在外面看起来并不很大,但亦是门高院深,门上书着“薛府”二字。


于澜秋看了沈碧波一眼,将手中的红箫玉笙剑递了出去。


沈碧波知道,于澜秋如此行事,是不想别人知道他身怀武艺之事,于是便顺手接了过来。殊不知,他此时身上挎着刀,手中拿着剑,看起来倒是有那么点不伦不类。旁人见了,也不知道会认为他是刀剑双绝,还是不学无术。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却是于澜秋上前敲了敲那薛府的大门。沈碧波见到,将眼睛上移至刻着“薛府”两字的匾额上,口中喃喃道:“府尹大人,莫不是同此间之人认识?”


“吱呀”一声,门开了,里面探出了个年轻小厮的脑袋,他看向于澜秋皱了皱眉,看来是不大认识。他一仰脖说道:“你找谁?”


那小厮气焰虽然有些嚣张,但于澜秋还不至于同这等身份的人一般见识。他拱手说道:“还望小哥传达你家二爷,就说大爷旧识兰某拜访。”


那小厮闻言面上一肃,不禁恭敬起来。他颔首,躬身一礼道:“还望先生等候,我去去就回。”说罢,那小厮一溜烟便跑开了。


这时,沈碧波方才走到于澜秋的身后,没好气地说道:“前倨后恭,小人行径!”


于澜秋笑着摆了摆手道:“借势而为者,人之常情。碧波,将来需留身官场,此类事必会见得更多,大可不必如此。”说到这里,他看了沈碧波一眼,接着说道,“借势之行为,将来碧波或亦会用到,只要莫像他这般便可。”


沈碧波闻言,拱手一礼,躬身受教。


那小厮听了于澜秋的话,自然不敢怠慢,穿过数个厅堂,来到一处别院。这座别院中种着一棵大树,大树旁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四周有三面种着花花草草,一面空出来放着一张石桌,数只石凳,格局倒同萧家院子有些相似。想来,这山南道近来都兴这种摆设。


此时,这石桌旁正坐着一个身着长袍的中年人,他一手执茶壶,一手握茶杯,看来是正在品茶。只不过,他从壶里倒出来的茶,正不断地冒着热气,如此盛夏时节喝热茶,他竟也不嫌热。


“二爷,门口有个姓兰的官差自称是大爷旧识,不知……”那小厮拱手说话,态度很是谦卑。


那人闻言,放下手中茶壶,转过脸来。只见他面色发黄,嘴唇血色很淡,双颊亦是略显苍白,想来是身上有着什么疾病。他咳嗽了两声,先是皱眉想了一会儿,忽又恍然大悟地站了起来。他放下手中热茶,从一旁石凳上拿起了一件袄子披在身上道:“是爽节!快随我去迎迎他。”


那小厮听了心中一紧,觉着自己刚才开门时,似乎有些过于放肆了。他赶忙将头低下,双手拱在胸前,追在那人身后,跟出了院子。


沈碧波和于澜秋在门外没等多久,便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阵咳嗽声。沈碧波眉头一皱,觉着这家里面怎么还有个病人;而于澜秋听了,眉梢一挑,面露喜色。


“爽节,爽节在何处?”一个声音传来,和刚刚那个一脸病容的人一般无二。


于澜秋闻言,脸上一笑,推开府门,不请自入道:“仲源,近来可好?”沈碧波见到,自然跟了进去。那一黑一白两匹马亦是进了府邸,只不过,一进来便被另两个小厮一左一右给牵了下去。


一句寒暄,道出了那人的名字。他身为薛府二爷,自然姓薛,那么他的名字便是薛仲源了。他大笑一声,虽然没什么底气,又连咳了两下,但却能看出他心里异常得高兴。他说道:“什么风把爽节你给吹来了?你不在……”


于澜秋快步走上前在薛仲源手上握了一握,眼睛向傍边一瞥,也不知看向了哪里。


薛仲源见到,面上一笑道:“走,随我去内院。”说话间,他看向身旁小厮道,“薛方,你去泡壶上好的茶来,一会儿送到内院。”


那小厮领命而去。于澜秋见到,点了点头随薛仲源向内院去了。沈碧波自也跟了上去。


入了内院,薛仲源引二人入了一间会客厅。他和于澜秋分别坐定后,正要开口说话,却见到站在一旁的沈碧波身挎宝刀,手执宝剑,咳了两声,不禁笑道:“爽节倒是找了个好手下,刀剑双绝有些意思!”


沈碧波闻言面上一红,有些站不住了。可却听到于澜秋说道:“这位可不是我的手下,此次想将他荐给伯潜兄。”


“哦?”薛仲源有些惊讶地望了于澜秋一眼道,“荐给大哥?”


于澜秋点了点头道:“他一身武艺很是不俗,若能去得边疆,当能立些功劳,搏个出身。”


薛仲源看向沈碧波,见他生得孔武有力,眉宇间又透着一丝正气,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仲源便替大哥谢过兰兄美意了。”说到这里,薛仲源脸上忽然一红。他连忙用手帕捂住嘴巴,猛地咳了几下,方才缓了缓。


于澜秋见到,面露担心开口说道:“仲源病情还未好转?”


这时,薛方端了几壶茶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分别给众人倒上,便躬身退了出去。


薛仲源喝了口茶,抚了抚胸口道:“陈年旧病,好不了了!”


于澜秋闻言有些沉默,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薛仲源看他这副模样,笑着摇了摇头道:“爽节还是这般,人如其名啊!”


于澜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本性如此,无可奈何。”说罢,他又自己倒了一杯茶道,“伯潜兄近日可有消息?”


薛仲源正要开口搭话,可又恰巧瞥见沈碧波,于是欲言又止。


沈碧波见到,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于是打算躬身退去。不料却被于澜秋出手止住道:“碧波,非是外人。我既然要将他荐与伯潜兄,他早些知道也是好的。”


薛仲源点了点头道:“爽节这么说了,我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他点了点头,复又说道:“一句话,不大好。”


“莫非又有什么声音了?”于澜秋开口问道。


薛仲源摇摇头道:“那倒没有,一切都安静得很,就连穆家那老爷子也不提了。”


“哦?那不是很好?”于澜秋反问道。


“只是近年四方太安定,故而,朝中大人们都觉得南面显得有点吵。”薛仲源顿了顿说道,“侠以武犯禁,大哥如今也有些这么想了。”


于澜秋点了点头道:“这句话本也没错,只是如何施为还有待商榷。穆老头儿没旧事重提?”


薛仲源咳了两声,喝了口茶道:“穆老爷子也就多年前说过那么一次,那时你我以及大哥还未有功名,你对他成见有些深了。”


于澜秋想了一会儿,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沈碧波看了看薛仲源,又看了看于澜秋,觉着是不是二人没法继续讲下去了,正要想些办法。这时,于澜秋却开口了:“伯潜兄的意思呢?”


“大哥,自是希望和平为之。”薛仲源回答道。


于澜秋举杯喝了口茶,说道:“如此便好。”


“爽节对江湖事倒是上心。”薛仲源笑了笑说道。


“我的辖地在南面,闹出什么不愉快,我这文弱书生可挡不住刀枪剑戟!”于澜秋耸了耸肩说道。


薛仲源笑了,只不过笑意太盛,让他连咳了几下。他指着于澜秋说道:“这话可有些配不上你名里的‘节’字!”他顿了顿,复又说道:“爽节放心,从黄蔡两家近年来的事情看,便是有这个想法,也出不了大事。”


“山南道当然有四大世家就够了,但这整个南面可是以武陵剑宗为首!”于澜秋说罢,忽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如今忧心这些有点多余,仲源可能不知,南疆出事了。”


“哦?”薛仲源先是有些惊讶,后又面显喜色道,“魔族?”


于澜秋点了点头,说道:“一时半会儿倒是不愁此事了。”


薛仲源也点了点头,喝了口茶。他看了眼沈碧波,又望了望于澜秋说道:“爽节来此便是为了他吗?”说话间,他指了指沈碧波。


于澜秋微微一笑道:“正是!我膝下无儿,亦把其当作假子。”


薛仲源闻言亦是笑了笑,想是信了,说道:“爽节倒是疼他!”


沈碧波听了,心中有些感动,但仍有些困惑,为何于澜秋没有把四方神鼎的事情告知此人。随即,他想到府尹大人吩咐他时,并未让其将此物交到兵部侍郎的手里,故而,心中有些明悟。


“对了仲源,还望你去封信给令兄,这样碧波到时也方便些。”于澜秋忽又说道。


薛仲源咳了两声道:“你知我用飞鸽传书同兄长说话,方才跑来看我这病秧子的吧?”


于澜秋闻言尴尬一笑道:“仲源既然知道,就莫要说出来,这岂不伤了感情?”


薛仲源点了点于澜秋,笑了起来,于澜秋亦是放声大笑。沈碧波站在一旁颇有些不好意思。


笑了一会儿,于澜秋说道:“既然此间事了,我便折返江陵了。”说罢,他起身拱手。


薛仲源亦是起身回礼道:“我便送送你们两人。”说话间他摇了摇头道,“你们父子,一向南,一向北,倒是有意思!”


于澜秋看向沈碧波笑了笑,沈碧波见了亦是躬身行礼。


“这小子聪明!”薛仲源点了点沈碧波说道。言罢,三人便出了薛府,沈碧波和于澜秋两人自是牵回了那一黑一白两匹马。


及至门外,于澜秋冲薛仲源拱了拱手,示意了一番。沈碧波亦是躬身道:“谢薛大人提携!”


薛仲源见沈碧波一副稚嫩的样子,满意地笑了笑说道:“不忙谢,朝廷想用自己人应对魔族不是一两年的事了,朝中也要你这样的人。不过,北疆近年毫无动静,能否建功,还要看你自己。至于我,早就因病辞官了,该谢的薛大人在京师,不在此间,你可要记得!”


“碧波,谢过大人提点!”沈碧波再度行礼道。


薛仲源看到,无奈地笑笑没有说话。


“好,那我们告辞了。”于澜秋颔首作揖道。


薛仲源亦是作揖道:“不送。”


沈碧波和于澜秋闻言转身走了。薛仲源望着两人身影,久久没有离去。这时,一个小厮来到他的身旁说道:“二爷,那小子牵着的似是江陵萧家的飞雪流云驹。”


薛仲源眯起眼睛,咳嗽了一声道:“我看见了。”


“莫不是萧家自黄家和蔡家之后……”那小厮欲言又止。


“萧家已和上官氏联姻。不过,他家每一步都顾到两面,不知意欲何为!”薛仲源摇头说道。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沈碧波和于澜秋的身影已然消失在街道的尽头,薛仲源捂嘴咳了两声喃喃道:“可恨我身体如斯,帮不到兄长。希望爽节此次举荐之人,能有所裨益。”他瞄了一眼身旁小厮道,“可查到府中有别家的眼睛没有?”


那小厮摇了摇头道:“举动尽皆如常。”


薛仲源点了点头,复又说道:“爽节的家世?”


“不是南边,也不是北边的。看来真如其所言,非世家出身。”那小厮拱手说道,复又有些疑惑,“二爷,为何如此关心兰大人出身?”


薛仲源看着路的尽头,摇了摇头道:“觉得他对江湖有些太熟悉了,不像一般文人。”说到这里,他又笑了笑道,“不过,爽节没有恶意,若非他,我们薛家也走不到今天。”


“他确实给大爷出了不少办法,只不过太过怀柔。”那小厮应和道。


薛仲源瞥了他一眼,“哼”了一声道:“你懂什么,不论何处都需两派。”


“是,小的妄言了。”那小厮谦卑行礼。


“去查查南疆魔族怎么回事。”薛仲源吩咐道。


那小厮领命去了,门口徒留下薛仲源一人,他口中喃喃道:“莫不是那物件有消息了?以如今形势,劝大哥倒向另一边有利。只是,南疆魔族这时候来了,倒向另一边,亦难有作为。算了,还是先让大哥往四方部插些人进去,到时再选不迟。而且就朝廷实力来看,此番不论如何都要同正派武林合作。”


说到这里,他咳了两声,摇头进了薛府。


不多时间,一只鸽子从府内飞出,向西北去了。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剑月》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