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剑月 > 章节

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方武林

作者:逍遥侠客

第三百八十九章南方武林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南疆魔族这么做是在反其道而行之更加合理?”蔡寒渊听了萧奕云的话后,略作沉吟便开口说道。只不过,随着他一字一字地将这句话说完,他的眉头却越蹙越紧了。


萧奕云见状,不由苦笑道:“看来,你也发现这里面的问题了。”


蔡寒渊闻言,下意识地抬头与萧奕云对视了一眼,却并未吐出只言片语。不错,正如萧奕云所说,蔡寒渊确实是察觉到了这里面有猫腻,可是,他却没有想清楚,这猫腻究竟是什么。


见到蔡寒渊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存了几分探求之意,萧奕云眼中光芒一聚,面上神情一肃,开口说道:“其实,南疆魔族若要反其道而行之是需要有个前提的。”


“他们需要知道我们究竟是怎么想的,更确切地说,他们得知道我们已经开始怀疑他们会在别处设计伏击我们了。”黄奉君听到这里,不禁脱口而出道。


“不错!”萧奕云点了点头道,“正如君哥所言,他们得明确地知道我们有了这样的怀疑,才会如此为之来消除我们的顾虑。”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否则,他们这么做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怎么讲?”蔡寒渊听罢,立刻出言问道。


“你觉得南疆魔族的那些家伙会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推测,而将更多的可能性暴露给我们吗?”萧奕云伸出根手指在脸侧晃了晃道。


蔡寒渊闻言,稍稍思忖了片刻,方才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嗯,确实不会。”


“所以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解释也讲不通,毕竟,他们没办法确定我们有这样的怀疑啊!”萧奕云耸了耸肩道。


“可如果他们确定了呢?”就在萧奕云话音刚落之时,一直都没怎么参与讨论的萧宇天忽然开口说道。


“二叔。”萧奕云一听这话,猛地转头看向萧宇天,眼中光芒时而闪烁时而晦暗,“你的意思是说……”


萧宇天见状,也没有答话,只是将双眼微眯了起来,轻轻地点了点头。


……


南方武林之人对南疆魔族在禄州的行为自有一番解释,可不论这解释将南疆魔族形容得多么的狡诈奸猾,多么的老谋深算,他们最终还是顺顺利利地在凉都之下,乌蒙山的半山腰上安营扎寨了。当然,像这样微末的成绩并不足以让南方武林之人沾沾自喜,更何况,在他们固有的成见当中,这样的成绩还是靠落入南疆魔族的圈套换来的。


雍熙教紧邻禄州,凉都作为禄州在东北方向上的门户,距离雍熙教极近,短短半日光景,南方武林之人便在乌蒙山半山腰上的密林中,清出了一大片空地,并扎起了一座占地极广的庞大营盘。


灵虚道人本就不是个拖泥带水之人,加之垂髫道人这个急性子从旁催促,南方武林的一众江湖侠士很快便整队出发,向着乌蒙山巅的凉都城围拢而来。


凉都城的规模不大,不要说拿它与江陵、襄阳这等州治所在相提并论,就算是和荆州当阳这等小城比较,凉都城的规模都要略逊一筹。然而,作为东北方向上,扼守住禄州要冲之地的险关,凉都城的城墙却修葺得笔直高耸,雄峻异常。远远望向凉都,那高耸入云的城池根本就不像是一座城关,而像是一座伫立在碧绿浪潮之上的巍峨高塔。有道是:


乌蒙翠碧几春秋,


万古绵延化海流。


浪口风尖迎日月,


孤城入霭锁咽喉


此时此刻,乌蒙山巅,一道道身影或御空,或步行地从覆盖了整个山脊的茂密树林中鱼贯而出,犹如冲破堤坝四散奔涌的洪水,很快便在凉都城外的空地上漫开了好大的一片,与那早就在城外摆开了阵势的南疆魔族形成对峙。


秋风瑟瑟,旌旗猎猎,在一面面上绣不同文字和迥异图案的锦缎旗子之下,聚集起了一队队衣着各异的南方武林人士。他们有的神情淡然,面露轻蔑,十年前的那场大胜给了他们太多的信心,让他们对即将有可能到来的危险视若无睹;有些年轻人第一次参加这种大战,虽然在昨夜里他们已然经历过了战场初体验的洗礼,可当他们真正面临那高耸入云的凉都城,以及城外那群黑压压的魔族士兵时,他们还是不由自主地手脚冰凉,嘴唇发抖,难以做到视死如归;年轻的一辈中有胆小怕事的窝囊废,自然也不会少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英杰,他们一个个目露兴奋,神情激动地望向凉都城下的魔族人,似是早就对这场充满着未知的战斗跃跃欲试;还有些人,他们的门派毗邻南疆,门中之人早便与南疆魔族相争多年,在他们的心中,不仅有着与南疆魔族对抗到底的决心,同样也有着对其强大实力的深深忌惮,故而,他们一个个都紧握着手中的兵刃,神情肃穆地看向前方,似是在随时准备着迎接大战的降临。


在这片南方武林之人的上空,此时此刻,正或高或低地凌空悬浮着百十道身影,他们或是来自于各门中已经习得了御空之术的翘楚,亦或是此番南来征讨魔族的各派主事之人。他们依照着某种约定俗称的规律,在空中摆开阵势,远远看去,仿佛能与那耸入云端的凉都城交相呼应。


在这群御空而立的南方武林人士当中,悬浮在最上方的是两位身穿朴素深蓝色道袍的道士。这其中一人,乃是一位须发皆白,身子略显单薄的老者,他头戴一根古朴木簪,脚踏一截翠碧杨柳,一手轻捋颌下白须,一手负于身后,宽大的袍袖随风鼓荡,好似神仙中人。而这另一位道士,则是一位鹤发童颜的高人,他手持拂尘,脚踩云雾,一双眼睛淡漠地望向前方,仿佛世间的一切皆与他毫不相干。在整个南方武林当中,能够仅凭柳枝、浮云等寻常物件便可御空而行的高人甚为罕见,其中在当道士的更是难过十指之数。细数这些道士的名讳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门派,不难猜到这两人的真实身份。不错,那须发皆白的清瘦老者正是武陵剑宗的宗主,灵虚道人。而在他身旁正怀抱着拂尘的童颜道士,则是那来自于传说中的鸣凤教的世外高人,垂髫道人。


灵虚道人的目光虽然正不偏不倚地落在魔族的队伍之上,可是,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却在思索着来时路上他与一众徒弟们所探讨的那些令人困惑的问题。魔族人的葫芦里究竟在卖着什么药?他们这么做究竟是在死守禄州,还是别有所图?若是死守禄州,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此事真的像陈衡仪所怀疑的那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吗?无数的疑问萦绕在灵虚道人的心间,让他原本平静的目光带上了几分审视的意味。


垂髫道长不愧为世外高人,虽然他是个急性子,虽然他很想尽快地将魔族人赶回南疆,以免南方继续生灵涂炭,但他的面上却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让人看不出丝毫的端倪。其实,垂髫道长能摆出这副高人风范,并非是他的本性使然,而是因为他在下山的时候,得到了一句来自于他掌教师兄的谆谆嘱托。他师兄曾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间万物于天道而言本无差别,你切莫因物伤其类而有失偏颇。”因此,当垂髫道长在面对这些南疆魔族的时候,他摆出了一颗平常心,不在乎强弱,不在乎输赢,事不关己,道心通明,若非此番魔族进犯大唐屠戮了数州生灵,令他难以释怀,他甚至有可能笑脸相迎,对其好言劝说,让他们退回南疆去过一些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在这两位道长的斜下方,数十位在南方武林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正驾驭着各自的法器兵刃,凭空地悬浮在半空当中。其中,距离这两位最近的,乃是那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陵剑宗六大弟子当中的五人,正是墨笔丹青剑王蕴书、平湖孤剑陈衡仪、润雨如苏剑梁英泽、昙花引露剑郁卓蓉,以及那萧奕云的师傅,落雨凝香剑荀芷宁。


在这五人之中,王蕴书距离灵虚道人最近,他身穿一袭灰色长袍,脚踏一柄长约三尺三寸,剑身洁白如玉,剑尖微染点墨的古朴长剑。一双含韵有神的眼睛冰冷地凝视着前方,为他敛去了昔日的和蔼可亲,在他那天庭饱满,又微显富态的面庞上留下了满满的冷峻与肃杀。他微抿着嘴唇,口中牙关紧咬,齿缝间响起的微弱“吱吱”声,仿佛正在诉说着他与南疆魔族之间的彻骨仇恨。


王蕴书与南疆魔族有仇吗?或许是有的,上数百八十代,他的亲戚中总有一些人是丧生于魔族之手的。可是,这足以让他如此仇恨魔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又是什么让他的内心产生了如此刻骨铭心的仇恨呢?破败的房屋,寂静的城郭,堆积成山的尸体,以及那被鲜血洗过的青石板路。禄州的惨状一幕幕地重现在王蕴书的脑海中,让他的内心难以平静,不为家仇,只为国恨,王蕴书发誓,他要为姚州、麻州、禄州等地的大唐百姓伸张正义,他要把那些深藏在其脑海中的诗词歌赋一股脑地喷将而出,化作漫天的刀光剑影,将那些丑陋的魔族人一扫而空。


在王蕴书的旁边,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袍的陈衡仪,正脚踏一柄极细极薄,剑身光滑如镜的长剑,平静地悬浮在那里。陈衡仪的平静较之垂髫道人的淡然,少了几分超脱物外的气质,多了几丝傲雪寒梅的风骨。事到如今,他虽然与灵虚道人一样,并没有看穿南疆魔族的阴谋诡计,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慌乱,他深信,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妥善安排,魔族人的鬼蜮伎俩和阴私手段终将无所遁形,被他大白于天下。十年前的竹子岭上,清碧溪边,那一幕幕南方武林的欢声笑语和觥筹交错,也将会在今时今日重现人间。


两柄剑,一柄剑似真似幻,翠碧欲滴,一柄剑细长若刺,洁白无瑕。这两柄剑是一对,一曰“润雨如苏”,一曰“昙花引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长夜孤月明,吐蕊白如霜,一雨一花,雨落花引露,花开雨如苏。这是两柄成双成对的剑,剑影交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用剑之人自然也是对鸳鸯蝴蝶,比翼双飞,珠联璧合。梁英泽和郁卓蓉就站在这样的两柄剑上,他们一左一右地悬浮于半空,虽然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却心有灵犀地一同望向了盘踞在凉都城外的魔族军阵。


郁卓蓉是个古灵精怪,天不怕地不怕的丫头,虽然她早就过了而立之年,但她却依旧把自己当成初生的牛犊,在面对壮若虎狼的魔族军队时,不漏丝毫的胆怯。只见,她双臂环抱身前,盯了一会儿魔族的军阵后,便微昂起头颅,将自己的目光掠过凉都城的城墙上沿,投向了一碧如洗,万里无云的晴空当中。


梁英泽的面上还是带着他那标志性的温润如玉的笑容,虽然如今大唐已有数州沦丧魔族之手,但他的内心却没有一丝的波澜,因为他相信,这几州的惨象今日就到此为止了,他将与一众南方武林的仁人志士一起,把魔族人赶回老巢。


在王蕴书的另一边靠近灵虚道人的地方,身着一袭月白纱衣,头梳朝云近香髻的荀芷宁正脚踏一柄剑身狭长,通体淡粉的铭纹长剑悬浮于半空当中。不同于灵虚道人的困惑,垂髫道人的淡然,王蕴书的怒不可遏,陈衡仪的自信满满,以及郁卓蓉和梁英泽的满不在乎和无所畏惧,荀芷宁面上的表情一言难尽,似是极难寻到一个词,或是一截短语,将之一言以概之。在那纤细而又带有着几丝韧劲的眉毛下,荀芷宁的一对剪水双瞳将她的心中百味一一表达。


她眼睑微垂,这是在对魔族人寓意难明的行为表示困惑,和灵虚道人相似,她也想不通魔族人为何要如此为之。


她眼眶含霜,目露冷光,她也听说了姚、禄等州的惨象,她要让自己的怒火全部倾泻在南疆魔族的头上,她要让他们血债血偿。当然,在算这笔债的时候,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小师弟,在她的认知里,他很有可能就殁在了十年前的那场战役中,她要因怒兴师,她要为他报仇雪恨。


想起了他,让她眼中含泪,难以扼制的悲伤涌上心头,让她不受控制地想要逃避,逃避这凉都城下,逃避这人魔之战,逃避那在这十年里看似已经封存,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的真挚情感。


她眼角微翘,存了几分兴奋与激动,十年了,她等了整整十年,虽然她没有等来他的任何消息,但她却等来了一个可以为他报仇的机会。她可以逃避吗?不能!不论他如今是死是生,她都要拿起手中的剑在南疆魔族里划出一片六道可见的血雨腥风。


她的神情是复杂的,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用这样一个笼统的词汇,才能将她的情感准确而又模糊地表达。她又是简单的,不论她内心中有着怎样的情感,今时今日,她都要放开手脚,与南疆魔族大战一场。


在武陵剑宗六大弟子的两旁,分列着各派的主事之人。


身披一袭褐色斗篷的冯凉和凌颢宸脚踩冰梯,悬浮在武陵剑宗六大弟子的身边。帽檐遮住了他们两人的面庞,让人难以分辨他们面上的表情。在他们的身后,秦峥带着一众南海灵宗的弟子列队于武陵剑宗的旁边,彰显出了南海灵宗在南方武林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萧宇天和杨文泽同样御空而立,他们悬浮在武陵剑宗六大弟子的另一边,面色肃穆地看着前方。他们知道,这不会是一场简单的人魔之战,但他们更知道,他们不能退却,他们的身后是晖州、郝州、宝州、羲州,那里有着数不清的手无寸铁的江南百姓,他们的身后是中原,是大唐,那里有多如繁星的千家万户,为了大唐,为了武林,为了人族,他们不惧一战。在萧宇天和杨文泽的身后,黄奉君与蔡寒雪率领着山南道四大世家的子弟岿然而立,他们不知此番与南疆魔族的一战后果会如何,他们只知向前,向前,再向前。


在山南道四大世家和南海灵宗的队伍的旁边,舒州御江门,川中碧渊潭,衡州罗霄山,晖州雍熙教,荆州寒幽洞,象州瑶相宗,梧州通星山,浔州千幻门,袁州明月山,当阳荆武堂,吉州玉笥道盟,以及均州武当山诸散修……南方武林的各门各派齐聚一堂,他们摆开阵势,誓要在这凉都城下与南疆魔族分出个胜负雌雄。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剑月》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