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2000两子,心里想到的是,脱贫致富了。心里大约算了下,在南宋,一亩良田,可以卖五两白银,自己可以买400亩地。如果换成现代,那可以说要值1000万以上。如果地段好,那就更高了。可毕竟年代不一样,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
可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在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自古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3到7石大米,以宋石64公斤算,1市斤有16两,1两为今天的40克,所以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一说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在这里以64公斤算。)而现在大米的价格大约在3.5元到6元每公斤。
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672—2688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在这里,我们就把南宋的货币假设成:1两黄金=10两白银=20贯铜钱=20000文铜钱。(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在南宋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
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南宋理宗时,每石半贯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约300元。算1贯铜钱500元到600人民币。将1贯铜钱定为500人民币是合理的。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10000人民币
1两银=2贯铜钱=10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5元人民币
一个在现代只值几十块,卖到古代一下子就差不多翻上了上万倍,发了发了。木念慈显然也是很开心。那老板看到我们这样,就说,:“贤弟这钱何不存在钱庄,我当铺也存银,”
我心想也是啊,就只拿了100两,算了下,也有4公斤重,我和木念慈一人身上50两,其他的都换成钱票了。至于南宋时的交子,就是相当于现代的纸币,我则没要。南宋的纸币可不想现代那样,那么通用的。我和木念慈拿着钱,先去裁缝铺换了身衣物,真好那个裁缝铺里面有衣服,我让穆念慈多调了几件,又给我自己找了两套。然后我挑了几件和穆念慈身材差不多的男装。接着又去酒楼大吃了顿,我可要好好的养好身子。
第二天,租了个马车,决定去临安,真好可要把东西一件件的处理了。在南宋临安,我决定先买了个庄园,让木念慈女扮男装,改名杨木,我则假扮她弟弟,叫回我前世的本名,杨国安。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