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汴梁城中,朱雀街旁,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独占了大片土地,府门牌匾上写着——康王府。
王府内,一名身穿莽龙袍的青年男子阴沉着脸坐在桌旁。
这青年人与赵桓有三分相似,正是他同父异母的九弟康王赵构。
在赵构面前,站着一位相貌俊逸,手拿折扇的青年公子。
“哼,我这个皇兄,自己去御驾亲征,却把我赵氏天下交给一个外臣监国!”
赵构面沉如水说道:“要是这李纲心怀不轨,起兵谋反,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恐怕就要毁在他的手中了!”
赵构那日得知赵桓要御驾亲征,原本是满心欢喜。
在金国攻破汴梁城时,宫中诸多王子都被金人掳走,如今汴梁城中剩下的皇族之人也只剩下了他与赵桓。
而自己的那个皇兄还没有完婚,更没有后代,如果他要是御驾亲征,必然会让人监国,那么负责监国的最佳人选自然便是他了。
却没想到赵桓竟然让李纲来监国,计划落空,希望破灭,怎能让赵构心中不恼!
那位相貌俊逸的青年公子见赵构恼怒,唇角轻勾,露出一抹淡笑道:“王爷,正所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当今陛下此次御驾亲征,也未必……”
青年公子说至此处,略略一顿,而后继续说道:“未必能活着回来啊,而当今陛下又无子嗣,到时候王爷的机会自然就来了,还愁做不上那个位置么?”
赵构微微一叹:“我这皇兄,我再了解不过,从小只是埋头诗书礼仪,一身的胆子都被书本给磨光了,只怕他这次御驾亲征只是装腔作势,并不会亲上战场啊。”
赵构自然听说了那日的传闻,那日亲眼见赵桓英勇杀敌的数百宋军将士,无不都在夸赞赵桓的绝世身手。
但赵构并不相信,他了解自己的这位皇兄,知道赵桓根本就不会武功。
至于那些传闻,在他想来不过是这数百名宋军对赵桓的阿谀奉承。
真正在战场上披靡无敌的应该是吕布、李元霸、岳飞三人。
那青年公子闻言,却微笑着摇头道:“非也,我倒觉得咱们这位皇上很有些匹夫之勇。王爷没听说前几日皇上带着数百兵马,就搞得完颜兀术二万兵马狼狈不堪么?”
“当时皇上仗着得了几名颇有些实力的武将,就敢冲入敌阵,可见胆量不小。”
青年公子闻言,笑道:“如今咱们这位陛下带着两万兵马担任中路军主帅,必然少不了冲锋陷阵,常言道将军难免阵前亡,冲锋陷阵的次数多了,说不得这位天子就战死沙场了。”
赵构听那青年公子的分析,觉得不无道理,脸色微微有些好转道:“但愿如慕容公子所言吧。”
——————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冲入汴梁,马背上面坐着一位士兵。
这名士兵此时脸上全是兴奋与自豪之色,他策马进入汴梁城一边狂奔。
“前线大捷!皇帝陛下一日之间收复大名府!”
“前线大捷!皇帝陛下一日之间收复大名府!”
街道两旁的摊贩,以及来往的行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激动万分。
“陛下御驾亲征竟然一日之内便收复了大名府,这也太快了吧?”
“捷报都已经入京了,这还能有假?”
“就是!咱们皇帝那么英明神武,杀的完颜兀术那狗贼狼狈逃窜,一日收复大名府,又有什么稀奇?”
一时间街道两旁议论纷纷。
那名轻骑一路喊着捷报奔到了一处府邸前停了下来,府邸门梁上悬有一块门匾,上书“李府”二字。
正是监国大臣李纲的府邸。
李纲被赵桓安排监国,在他离京期间处理宋国大小事务。
李纲自是不敢在皇宫之中处理公务,只命宫中太监总管每日把奏折送到他的府邸来,书房便也就成了他办公的场所。
此刻,书房内的李纲正看着一份奏折紧锁眉头,管家的声音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老爷,大喜呀!有报捷传来了!”
李纲闻言,不敢怠慢,赶紧出了书房,亲自去见那报信之人。
那骑兵见了李纲,立刻拱手说道:“李大人,陛下一夜之间收复了大名府,特派属下将捷报传回京师,顺便将这封信交给李大人。”
说着,那名骑兵伸手入怀掏出一封信交给了李纲。
李纲听这骑兵说大名已经被皇上收复,心中大喜,拿过书信直接拆开,信上所言不多,除了战事之外便是让他派一位能臣前往大名主持大局。
派人去大名府担任知府之事马虎不得,需要慢慢计较,不过这收复大名的喜讯,肯定要第一时间让全汴梁的百姓都知道。
于是李纲便立即命人将前线大捷,皇帝陛下一日之间收复了大名府的消息写成告示,全城张贴。
很快,汴梁城到处都可看到前方大捷的榜文,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大声叫好。
整个汴梁城一片喜庆的氛围,如同节日一般。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