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立国已有百年,封建王朝的固有弊端也逐渐显现,乡绅地主、士族豪强势力越加强大,土地兼并的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
而随着大量的土地被这些士族豪强势力兼并,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流民产生,也让帝国的赋税年年锐减。
这是因为大明帝国的赋税政策中对于那些皇族、贵勋、官绅和有功名在身之人有着极大的优待减免,甚至完全免征。
这样一来,当大量土地流入这些权贵官绅手中后,农税所能征收的田亩数也会大量减少。
甚至,明朝还出现了历代以来特有的土地献附,就是为了将本该缴纳赋税的田地托庇在那些免征的权贵名下,进而免去田赋。
而对于那些少田、甚至无田的贫民阶层,除却需要征收田赋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杂役赋税,甚至还有官员巧立名目转移过来的各种摊派。
所以,即使大明帝国自开国以来实行的农税政策都是三十取一甚至四十取一的轻赋,但对于那些贫民阶层而言却是没有多少成效。
毕竟贫民手中的田亩本就稀少,再加上地主乡绅和权贵富户买通各地官员徭役之后,更是可以将本身的徭役赋税转移摊派到普通百姓身上。
这样一来,即使大明帝国怎样减轻徭役赋税,但是真正能够惠及到平民百姓身上的却是少之又少。
相反,轻赋薄税的政策下,真正得到惠利的反而是那些乡绅地主和士族豪强。
朱厚照在离京游历的三个月里对于这种情况早有了解,更很况山匪军大部分都是由流民组成,朱厚照从他们口中也得到了很多实情。
虽然知道大明的土地制度和农税政策有着种种弊端,但是朱厚照却不想这么快就在这方面下手。
因为土地兼并一事涉及到的阶层太过广泛,如果真的追究起来,不仅是藩王权贵,当朝大臣中就有着超过九成之数涉及其中,乡绅地主阶级和士族豪强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朱厚照只要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动摇国本,让大明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所以,当杨廷和直言土地兼并之隐患时,朱厚照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看了看朝中文武百官几乎大部分都是神情异样,朱厚照心中泛起一丝冷笑。
大明帝国最大的权贵阶层和士族豪强就集中在这太和殿上,想要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就是在动这群人的利益,朱厚照能够想象一旦自己答应了杨廷和的奏请,对土地政策动手,朝中文武百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跳出来反对自己。
“杨廷和,既然你认为土地兼并一事不可不治,那你说说该如何治理呢?”
虽然心中已经决定暂时不会去触动土地制度,但是朱厚照却是没有立刻表明态度,反而顺着杨廷和的话问了起来。
一方面,朱厚照想要看看这杨廷和是否心中已有改革对策,是否真的能够在未来自己想要改革土地制度时委以重任。
另一方面,朱厚照却是要借此打压打压朝中权贵阶级肆意妄为的气焰,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做之事已经被头顶的天子记在心里。
果然,当听到朱厚照询问起杨廷和对于土地制度的治理改革方法后,朝中的诸多大臣面色变得极其难看,一副吃人的模样看向杨廷和。
他们不敢对朱厚照这位当今天子有什么愤懑,却是直接将怒气怨念放在了杨廷和的身上。
谁让杨廷和将此事堂而皇之的提了出来!
自古以来,土地兼并都是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关键原因,而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不是没有帝王和朝臣发现这一点,但是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帝王是因为无可奈何,即使心中千万个想要改革土地制度,打压士族豪强对于土地的兼并,但是除却那些开国太祖以外,历朝历代的后继帝王几乎没有人敢动这块蛋糕。
而那些文臣武将中的有识之士,或是出身于士族豪强阶级,即使看到国家土地制度的纰漏,也不会透露出来,或是寒门出身,却无力对抗这千年世家豪族组成的庞大利益体。
所以,土地兼并的情况虽然一直都是各朝各代的心腹之患,但却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彻底解决这种弊端。
“启禀陛下,我朝土地兼并情况之所以愈加严重,乃是有宦官佞幸从中作梗,仗着皇上的宠信,暗中以皇庄的名义侵占良田,搜刮百姓土地。”
“陛下,臣在这里要弹劾西厂都督刘瑾非法侵占良田,欺压百姓。”
杨廷和说着说着话锋一转,直接将獠牙伸向了西厂的都督刘瑾,手中更是取出一道奏折呈了上去,上面尽数刘瑾诸多罪状,以及名下侵占良田的巨大数目。
直到此时,朝中文武百官才终于明白杨廷和此次上奏的目的是为了扳倒西厂太监。
而所谓的土地兼并也不过是为了吸引皇帝的震怒,从而对刘瑾展开致命的一击。
至于真正造成土地兼并情况恶劣的士族豪强和皇族权贵等势力,却是被杨廷和自动的忽视掉了。
说到底,杨廷和的目的还是为了打击内廷宦官的势力,想要趁着朱厚照初登大宝,一切还不清楚之时,直接拿下西厂的都督。
“陛下,臣洪钟弹劾刘瑾贪污腐败,收受贿赂。”
“臣焦芳,弹劾刘瑾借助西厂势力,网罗罪名,诬陷忠良。”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