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著名的ying国古生物学家狄克森认为,未来的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因为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死亡是一种正常的优胜劣汰,会除去人类基因库中各种致病的坏基因。
但在今天,由于医学的发展,使有病的人都能得到治疗,都能生儿育女,这样,这些人就会把体内的致病基因遗传下去,结果,人类积累的坏基因数目一代比一代多,导致人人都带有大量致病基因,因而体质越来越差。
2,未来人变成大脑袋小身体的模样.(加拿大人类学家瑟尔和塞格京提出了“直线进化理论”认为人类将越来越强大。
他们认为,50万年以后,随着人类对脑力的依赖性大大超过体力,未来人的大脑体积将远远大于我们现在的大脑体积,而肢体却渐渐退化萎缩,最后变成大脑袋`小身体的模样
3,未来人在身体结构比例上和今天的人差别不大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人类的“稳定进化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与其他动物进化相似,人类的进化也不会沿着直线发展,因此不能以单纯的形体改变或大脑的变化来作为人类进化的标志。
未来人身体结构比例上,和今天的人不会有多大差别,但未来人的聪明才智肯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上面一段说的有点儿矛盾,无可质疑,人类一直是在进步。
无论是智力还是身体,无论是大脑重量还是体重身高等等,在短时期内当然是不断前进发展的。(我国人均身高体重和寿命与建国前甚至明清时明显增加)
要说人类衰退吗,我也同意,而且发展的方向是脑子和体重身高都会减少/降低,智慧和体力都会下降(不少)
但这不是近期的事情,而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山头看。
...............
(类人猿为什么不能变成人类)
类人猿生活在森林中,过着小家庭的生活,与同类之间几乎没什么交往。
它们没有社会生活,因此就不可能积累较多的生活经验,也无法互相之间进行交流,正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现代的类人猿想要变为人类是不可能的。
在几百万年以前,生活在茂密大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搏斗中,形成了群居的生活方式。他们一起狩猎,互相学习,共同合作,早早就走上了一条集体劳动的道路。
通过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充分运用大家的智慧,创造出了语言、文字和各种工具,同时还出现了手与脚的分工,将前肢从支撑体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变成了能做各种精细工作的手。
语言的出现和手脚的分工,促进了脑的发展,根据科学家测定,现代人的脑量要比古猿的脑量增加2-3倍。
古猿中的另一支分化成今天的类人猿,虽然也经过同样长的进化岁月,但它们只能利用简单的工具,不会创造工具,而且没有实现真正的手脚分工,尚未解脱动物本能劳动的范畴。
大约在二三千万年前,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曾经生活着一类古猿,它们是我们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的一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了一些后来能够适应地面生活的特点。
它们在树上活动时,由于生活方式的影响,前肢愈来愈多地从事于其他的活动,不仅用以攀缘,还用来摘取果实和拿住食物,或在树丛里搭棚筑巢,或用以执棒、投击果实和石块来御敌,特别是采用荡秋千的方式——“臂行法”。
在树上移动身体,因此前肢就和后肢在使用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分工,在构造上也就逐渐有了初步的分化,但是,还远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些人类的远古祖先的前、后肢的长度是差不多相等的,或前肢稍稍长于后肢。
它们不仅在树上生活,有时也下地来活动,在前肢帮助下能半直立地行动,甚至偶然还能直立起来。此外,它们的适应能力和智力逐渐比其他猿类发达起来,群体关系也比较密切。
由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具备了这些特点,使它们以后能适应逐渐变化的外界环境条件,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通过地面的劳动生活,发展为双手解放、直立行走的人类。
..........
(人类进化史)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由于化石材料的不断丰富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分期法已不合用。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3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现代智人。这一划分法的缺点是把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和能制造工具的能人及1470号人归入同一范畴。另一种是分为最早的人类(或最早的人属):直立人、早期智人、现代智人3个阶段。天朝学者也提出4个阶段的划分法,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早期猿人”阶段相当于国外学者提出的“最早的人类(人属)”阶段。虽然直立人之前的化石材料发现不多,但将其单独列为一个阶段以别于南方古猿和直立人,仍是较妥当的办法。
最早的人类
从1974年开始,ying国学者M.D.利基在坦桑尼亚莱托利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人类化石,除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的部分骨骼外,还发现一些成人的上下颌碎片及牙齿。定年在380~360万年前之间。1978年在莱托利尔地层中发现留在火山凝灰岩中的人类脚印,属一大一小两个个体。脚印有凸起的足弓,圆形的足跟,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于足前方,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因此有些学者把它归入人属。但在同一地层中没有发现石器。约翰讯等人认为莱托利尔地层发现的化石是南方古猿阿法种,并非真正的人类。
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库彼弗拉发现了编号为KNM-ER1470号人的头骨,定年为290万年前。脑量约为775毫升。头骨无直立人那样明显突出的眉嵴,因此它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在KNM-ER1470号人的层位稍高处,于1968年发现有旧石器,当时测定为261万年前,1975和1976年有人重新测定其年代分别为182万年和244万年前,后一年代与最初测定的年代较接近。
从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一些人类化石。1964年定名为“能人”。其脑量约为680毫升,手骨及足骨与现代人相似。在发现能人的层位发现不少砾石打制的工具,主要是砍砸器。此外还发现石块堆成的圆圈,推测是能人所建的简单住所。能人生活的时代距今180万年。
发现于爪哇的莫佐克托人,原先被称为莫佐克托猿人,有人研究,认为可能属于能人,定年为约190万年前。
直立人
在天朝习惯上称之为“猿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二、三十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其脑容量为775~1400毫升。最早发现的直立人是1891年荷兰军医E.杜布瓦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找到的一个头盖骨及一枚牙齿,次年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头骨很厚,眉嵴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特征,但腿骨似人,适于直立行走,所以当时定名为“直立猿人”。
直立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在天朝有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OH9号人、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在欧洲有dé国的海德堡人。此外在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累西勒提及dé国的比尔钦斯勒本也发现了猿人化石[3]。
早期智人
又称古人或尼安德特人。生活于距今约二、三十万年至四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晚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1856年在dé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一副人类骨架化石。定名为人属尼安德特种,后其学名改为智人尼安德特亚种。
早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生存年代最早的是dé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ying国的斯旺斯孔布人,定年约为25万年前。许多学者认为他们处于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过渡阶段。天朝陕西省境内发现的大荔人,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
早期智人体质形态已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若干原始特征,如眉嵴比现代人发达,前额低斜,颌部较突出,颏部不明显等。脑容量约为1300~1750毫升,比直立人大得多,脑组织也更复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和智慧都进一步发展了。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早期智人可分两种类型,一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西班牙、法国、比利时、dé国和意大利等地。一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黎巴嫩、以色列等地。进步的尼安德特人脑量比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略小,但体质形态更接近晚期智人。一般认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后来发展成为晚期智人。而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有的学者认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灭绝的旁支,也有学者认为并未灭绝,而是后来欧洲人的祖先。
晚期智人
又称新人,出现于4万年前。其头骨前额升高,眉嵴几乎消失,颌部退缩,下颏明显,体质形态与现代人类已无多大差别。发现的化石分布于亚、非、欧、美、澳各大洲,说明此时除南极洲外,地球上各大洲均已有人居住。
由于米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发现了4.8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所以有人认为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至少在距今5万年前。但许多学者对该人类化石的年代表示怀疑。澳大利亚大陆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蒙戈湖,年代为32750年前,所以人类从亚洲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可能在4万年前。
晚期智人出现时现代人种亦形成。多把人种分为三大种,即:蒙古利亚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也有另立澳大利亚人种而分为四大人种的。大种之下又分若干小种。人种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3]。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