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都市言情 > 娱乐:从街头采访到全球巨星 > 章节

第13章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

作者:都市签到

“李导,我想征求剧组的允许,以张驿老师赤脚登珠峰为背景,做一期有关1960年登山队的报道。”


“同时我保证,绝对服从剧组的宣传安排,只要剧组不同意这篇报道问世,它就绝对不会问世!”杨帆严肃的说道。


杨帆觉得,1960年登山队事迹,应该被更多国人所熟知。


如果不是杨帆为了采访这堆主演,提前做足了功课,杨帆这么一个新媒体人,都不知道《攀登者》是以1960年登山队为原型的。


可想而知,国人又有多少人能知道《攀登者》背后的故事呢。


英雄应该被国人记住。


如果不加大力度科普登山背景,这部国内第一部登山篇,恐怕就要真的当成一个普通的登山片了。


李导狠狠地皱起了眉头,这些事情,他们拍摄组有专门人员去负责。


用不着让一个外面的几个过来负责,杨帆记者身份暴漏之后,李导没撵人,已经给足了面子了,结果杨帆还敢得寸进尺?


李导有些不乐意了:“不好意思,主演们要开始拍戏了,请闲杂人等全部离开现场,副导演,你亲自带杨帆记者去一边休息一下吧。”


闲杂人等?在场哪有闲杂人等,唯一的闲杂人等,就是杨帆自己吧!


李导这是要公然撵他走了啊!


吴惊有些不乐意的皱起了眉头:“李导,我刚刚输了,输了的时候我就答应杨帆,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我允许他采访剧组内的主演!”


张驿捂着冰凉的脚,道:“李导,通融一下吧,他是吴惊的兄弟,人品应该是信得过的!”


“是啊,李导,如果不是这位记者,我根本就见不到你们,而且,我身为1960年登山队的后人,我也希望,我父亲他们的事情,可以被更多人所熟知。”英雄后人屈虹女士也跟着帮腔儿道。


胡戈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道:“当年,条件艰苦,网络不发达,所以1960年登山队英雄们的故事才会渐渐被埋没。”


“而我们现在拍摄《攀登者》的初衷,难道不就是想让国人再次想起这段历史吗?”


“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是演员,而杨帆是记者,但,我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啊,既然想法一样,为什么不支持呢?”胡戈也非常坚定地站到了杨帆的身后。


1960年登山队事迹,利用媒体来散播,可比他们用电影宣传更加有力度啊!


毕竟媒体是专业的,而万千网友,更喜欢关注的是热点,而不是关注哪部电影上映了!


看电影是要花钱的,看热点是免费的啊!


井柏燃也站了出来,道:“没错,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的娱乐圈儿,越来越乌烟瘴气了。”


“热点各种被唱跳rap篮球那批人所占据,而真正应该霸占热搜的,应该被国人所知悉的,难道不应该是这些为国献身的英雄们吗?”


章孑怡在一边儿看了半天,也终于忍不住的发声道:“大家说的都太好了,为什么将军坟前无人问,而戏子家事天下知!”


“我本人就是一个戏子,但是我本人,实际上并不希望我的家事儿闹的全网皆知。”


“我章孑怡,只靠作品说话,从来不屑靠热度挣钱,但,新媒体人,他们需要靠深扒别人的热度来吃饭。”


“现在,国内好不容易出来一个三观正的新媒体人,你不支持也就罢了,竟然还打压?”


“这样打压下去,娱乐圈儿的风气,怎么能好???”


“杨帆是吧,你只管报道,导演那边儿,不用搭理他!”国际章非常霸气的说道。


其他几位主演也集体点头,直接堂而皇之的架空了李导。


李导一脸懵逼,看了看这个主演,又看了看那个主演,似乎哪个咖位都不小,似乎哪个他都不敢轻易得罪啊!


得了得了,几位主演加上英雄后人都这样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啊?


“不搭理我就不搭理我吧,我正好歇会儿。”


“小赵,你听杨帆的安排,待会儿杨帆让你怎么拍你就怎么拍。”李导随手给杨帆分配了一个摄像师,算是默认报道的事儿了。


摄像师小赵有些兴奋,急忙说道:“好的,李导!”


杨帆感激的对着所有为他说话的鞠了一躬。


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在哪儿找来了一个麦克风,递到了杨帆手里面。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记者杨帆。”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攀登者》录制现场。”


“在我的背后,演员们正在拍摄攀登珠峰第二台阶的部分。”


“珠峰第二台阶,海拔8680米,台阶高约四米,山体近乎垂直。”


“1921年-1938年,米国人七次攀登珠峰北坡均宣布失败,这七次,米国人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便是这第二台阶。”


“因此,珠峰北坡第二台阶的攀登路线,被世人称之为:飞鸟都无法逾越!”


“而我们华夏人为什么一定要登顶珠峰呢?”


“1960年,有一些国家对我们提出了一个质疑,他们问:珠峰是你们华夏的吗?”


“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一个人他头上长出来的头发是不是这个人的,连头都是自己的,难道长出来的头发还能是别人的?”


“这个连小孩儿都懂的道理,但是在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年代,有些国家,就敢于装傻,敢于如此挑衅!敢于伸手去拔我们的头发!”


“他们说:既然是你们华夏的,那么,你们登上去了吗?你们华夏人没有登上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就不是你们华夏的领土!”


“我们说:我们登上了,只是,没有留下照片。”


“他们说:没有照片,那么就是没登上!”


“于是,在1960年,在我国刚刚成立11周年。”


“在国家还一穷二百的基础上。”


“我们国家,倾尽全力,集中了两百四十多人,组建了一个攀登队伍。”


“1我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到达这个飞鸟都无法逾越的第二阶梯时,同样无法攀爬上去。”


“队友刘连满决定采取人梯战术,让队友踩着他的肩膀上去,而刘连满老英雄自己则体力耗尽,失去登顶的机会。”


“为避免踩上队友,屈银华老英雄拖掉带有锋利冰爪的靴子,赤脚登上峭壁。”


“导致双脚被冻伤,脚后跟与十根脚趾被齐齐切除。”


“最终,屈银华,王富洲,贡布登顶珠峰,开创人类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先例!”


“当时,没有氧气,这三位老英雄,用自己的肉身,一步一步攀登到珠峰之巅!”


“用血肉之躯,登上世界之巅,为国守土,丈量出华夏高度。”


“1960年5月25日凌晨4:20分,我国登山队登顶成功!”


“向世人宣告,珠峰属于我们华夏,是我们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有他国人瞬间闭嘴!”


“因为你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华夏做得到!!!”


“1975年,我国再次登顶珠峰时,将一长约6米的金属梯子设于第二台阶上,九名队员顺利登顶珠峰。”


“测出珠峰海拔8848.13米的华夏高度。”


“2008年5月,该梯子被收进珠峰登山博物馆。”


“33年间,共有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在我国英雄前辈架设的梯子帮助下,成功登顶珠峰!”


“这把梯子,被世界称之为华夏梯!”


说到这儿,杨帆忍不住的对着背后的演员们深深的鞠了一躬。


感谢你们重新谱写英雄们的传奇。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1960年登山队成员屈银华老英雄的女儿屈虹女士。”


“屈虹女士你好,能跟我们详细的描述一下当年的细节吗?”杨帆将手中的麦克风举到屈大姐的面前。


-----------


为了写好这章,反复查了好多当年登山队的事情。


大家要是看得爽,就给一波鲜花支持吧!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娱乐:从街头采访到全球巨星》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