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211章 做官先立人,会做官的跳梁小丑!

作者:星行点灯

吴王李恪改封岭南道,封地端州、广州二地。


总领岭南五府经略使,全权节制岭南。


三年不准回长安,于贞观十四年元宵后立刻离京,不得有片刻耽搁。


正月十一与崔氏之女莺莺成婚。


这些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天下传开。


雍州。


“太狠了吧,把吴王调出河西也就罢了,竟然把吴王逼到了岭南那种地方,关陇系是不是做的有些太不地道了!”


“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当初殿下就不应该回去。”


“诸位大人,殿下大婚,我们丝路的商贾想要表示表示,可不知道怎么做,你们……”


“我们当然也想去参加殿下大婚了,可我们是朝官,殿下现在的情况,我们乌泱泱的去了,指不定会给他惹出多大的麻烦呢。”


“曹富贵、刘有德你们与殿下的交好,直接去吴王府找殿下,再不济也可以去长安外面的老兵牌工坊找秦怀玉小公爷。”


……


年关临近,各州府郡守纷纷抵达雍州,向刺史汇报一年的政绩,商贾也要在年底前缴纳一年交易的税收。


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却是吴王李恪的遭遇与大婚。


长城。


尽管已经过去了月余时间。


可议论声还没有平息。


随着年关各州府刺史即将返京述职,长安城的百姓又不免想到了去年年关八十万贯的财税。


“也不知今年河西地区的财税收入能够达到多少?”


“应该能突破一百万贯吧?”


“城东的赌坊已经有人坐庄了,低于一百万,一赔十,超过一百万,没有超过一百二十万一赔二,超过一百二十万,一赔十。”


“这或许是河西丝路最后一次张脸了,离开吴王,河西丝路还能繁荣下去?”


“胡咧咧,上一期的恪报已经介绍了,河西丝路的服务型官府已经完全推进落实了,规矩已经建立起来了,恪殿下亲口承诺,现在的丝路,有他还是没有他,一样能够繁荣。”


“恪殿下是受陛下的委培,去发展岭南道的。”


“这话你都相信!恪殿下那是顾全大局,独自担下一切!”


“并州报隐晦暗指,这一次恪殿下调离丝路,改封岭南道都是关陇系预谋已久的事情。”


……


虞世南和窦威共乘一辆马车赶往太子东宫。


一路上听了太多人的议论了。


哼!


窦威冷哼一声,面色阴沉说道:“我们把李恪逼走是一件十分明智的事情,辅机事后还有些后悔,可现在听听外面那些无知小民的议论!”


“马上年关大议述职了,关于李恪的讨论刚刚消停,就是因为所有人都盯着河西的情况又想到了李恪!”


“如果让他一直停留在河西,将来他的影响力将会挡都挡不住!”


虞世南点了点头,沉声提醒道:“如果未来河西丝路随着李恪离开,情况变差,这些人也会想到李恪的。”


思及这些,窦威不由有些烦躁,眼中闪过一抹狠辣:“最好是彻底毁了这条丝路!我们关陇士族不能染指,大家就谁也别想染指了!”


这是不是一个好办法。


绝对是。


丝路彻底毁了,百姓或许会在某一段时间议论,可百姓的关注力天生就不会在一件事情太长久。


一个以后完全落败的丝路,会彻底淡出所有人的视野。


“现在不是时候。”虞世南冷静的分析道:“关陇系刚刚才结束和皇帝持续一年的较量,虽然是勉强胜利,可这个仇恨会被皇帝记在心中。”


“短时间内,如果我们再来一次,毁掉皇帝寄予厚望的河西丝路,恐怕皇帝会控制不住发疯,对我们动刀的,到那个时候,难道我们再来一次前朝的事情吗?”


“而且想要毁掉李恪建立起的这条经济带也没那么容易,等待机会吧,先忍忍,元宵之后,李恪就得从长安滚蛋了。”


……


两人到了东宫,好多人都已经到了。


其中包括在益州担任別驾的裴承先。


众人相互寒暄几句坐下。


李承乾拧眉说道:“这段时间,城中为李恪感到不平的流言声有有些高涨起来,都是并州报那一片去年丝路八十万贯,今年几何的文章惹得!”


“承先,我知道你们益州的底子差了点,不过今年能不能拿出一个比较亮眼的政绩?”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裴承先。


裴承先拱手笑着说道:“请殿下放心,益州一年总计税收额度达三十万贯!”


“咦,怎么会这高?”


“去年不是预估,二十万贯吗?”


……


一群人不由惊讶议论起来。


虞世南这等老狐狸都坐不住了,连忙询问道:“贤侄说说,多出来的十万贯财税是哪里来的?”


“商贾财税收入总计二十五万余贯。”裴承先一脸骄傲的说道:“百姓农田改苎麻田,苎麻不是一种农作物,百姓从事苎麻种植,本身已经是一种商贾行为,所以我们益州上下一致认为,税收不应该以田赋二十税一,应该以商赋十税一来征收。”


窦威等人转瞬就明白了。


他们甚至都猜测道,所为的二十五贯,恐怕也有些商贾贡献之类的吧。


因为当初他们曾对益州的商税情况做过估算。


多五万贯的财税,就要增加五十万贯的交易额。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窦威沉声询问道:“贤侄,改田赋为商赋,益州的百姓没有什么反弹吧?”


“世叔请放心,百姓对朝廷是十分支持的,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裴承先自信满满地保证道。


窦威等人的猜测没有错,即便是前面的二十五万贯商赋里面,也有七万贯是益州商贾集体贡献的。


当初他在朝堂向皇帝承诺今年达到二十万贯财税。


现在他做到了三十万贯,增加了十万贯。


虽然肯定比不上丝路,可这种超出承诺巨大的进步,足以让他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了。


崔知温有些嫉妒的看着。


不过他和裴承先的路子不一样。


裴承先是要先去地方历练,凭政绩入中书省。


而他则是在六部九卿,朝堂内部发展,结交笼络大多数,然后和裴承先相继或者一起入中书省。


裴承先利用历练的能力协助皇帝处理具体的政事。


而他则是笼络朝官,让所有人尽可能紧跟关陇系的步伐。


这是关陇系内部定下的双宰辅发展途径。


今后都是一外一内,相互配合。


毕竟没有人能够向长孙宰辅那样,做一个多面手。


崔知温笑着恭喜后,说道:“承先兄,吴王元宵之后就要到岭南道就藩了,这一次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达成这个目的,今后就要承先兄盯着吴王了。”


“知温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虞世南也提醒道:“太子为了此事付出了很多,承先可不要让太子这一番付出付之东流。”


“李恪到了岭南道,就让他一辈子和岭南道的那些山越宗帅势力们打交道去吧!”


裴承先转身冲李承乾一拜,郑重其事,意气风发大声说道:“请太子放心,承先一定不辜负太子的厚望!李恪只要到了岭南,他就是一只被圈在笼中的老虎!”


“好!”


李承乾高兴大赞一句,起身扶起裴承先,高兴说道:“明日大议,就是你的舞台,关陇系会配合你的!”


“你留在最后述职,述职开始的同时,关陇报就会为你造势!李恪三年不得再入京城,我们还要让你三年内担任益州刺史!”


“多谢太子!”


……


“大哥,年终大议述职,你真的不去?”


凌晨天色刚刚泛白,李恪出现在长安城最大的老兵店铺里面,秦怀玉站在他身边说道。


“就算你现在被调离了丝路,可这一年丝路的一切,也都是大哥你在主持,今天朝堂之上,就必须有大哥你的一个位置!”


“大哥你应该去接受这份荣耀的,谁都不能指摘什么!”


秦怀玉话里话外,对李恪不去参加述职大议感到遗憾,同时也某些人充满了愤怒。


魏叔玉笑着说道:“怀玉,大哥会在乎这些吗?无论大哥站与不站在朝堂之上,接受与不接受这份荣耀。丝路的一切荣耀,永远少不了大哥!”


“因为大哥是现在这种盛况的奠基者!真的有一天人们忘记了,丝路忘记了大哥,那么也就是丝路衰败的开始!”


“连奠基人都能忘记,想来那个时候,人们也忘记了丝路的规矩。”


“大哥,今年的财税到底有多少呢?你真不知道?”程处默抓耳挠腮好奇询问道。


李恪好笑道:“回来之后,你们整天都在我身边,我要是知道了,你们能不知道?”


“不要管这些事情了,准备准备,这是棉花制品的第一次销售,我对这东西寄予厚望呢,朝堂的事情不管咱们,以后丝路也与我们无关。”


大家开始忙碌准备开张的时候。


魏叔玉说道:“大哥,长孙冲的信你收到了吧,田赋改商赋,商贾贡献,商贾的钱从来就不好拿的!”


“我可以肯定,益州的商贾给他裴承先贡献多少,都会从百姓手中成倍拿回来的。”


李恪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冷冷的说道:“裴承先也算有才能,可惜只会当官,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会当官的人!”


魏叔玉听得懂大哥话中的意思。


会当官。


官字两张嘴,田赋改商赋被裴承先展现的淋漓尽致。


为了政绩,媚上欺下。


巧舌如簧,曲解朝廷的政令规矩。


年纪轻轻,种种表现,圆滑老道,可不是会当官嘛!


于此同时。


太极殿。


“陛下,年内姑臧城以东区域,在陇右军府段将军的配合之下,山头匪患已经彻底被清缴,来年我们会继续往西,横推碾压的方式,横扫姑臧以西至玉门关范围内的绿林山头。”


“今年一年,整个河西地区,田赋与商赋总计累积财税一百三十万贯!”


嘶!


当岑文本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朝堂响起了一片吸气声。


“增加了五十万贯?”


“这岂不是说丝路富的流油?”


“今年一百三十万贯,明年岂不是要达到一百八十万贯?”


“未必,别忘了,恪殿下走了!”


……


吵吵的议论中,不知是谁提到了李恪,声音顿时消失。


仿佛这个名字成为了一种忌讳似的。


李世民看着中间空着的位置,原本那个位置是李恪站着的。


为了低调,自从惩处的圣旨下达后,他这个混球儿子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甚至入宫也只是去后宫。


他都已经一个月没有见到面了。


本以为今天是一个属于他的荣耀日子,也是最后荣耀的日子,他会出现。


可那混球倒是看得开!


据王德汇报,早早的就去了老兵店铺,要兜售那种棉花制品。


‘这是对对手的无视,别人将他身上这份荣耀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可笑的是,这些人却不知道,他根本不在乎!’


李世民瞥了眼温彦博、长孙无忌以及朝中的关陇系朝官,眼底闪过一抹讥讽之色。


殿内忽然诡异的安静,让李世民回过神,他看着岑文本,瞬间了然。


只要丝路一日繁荣,这颗明珠只要一日闪耀光辉,他那个混球儿子的影子永远伴随着荣耀的光芒,总是会无时无刻的出现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顿时释然了。


他开口询问道:“岑文本,你杀人的本事不错,现在都多了一个岑杀神的称号,你治理丝路的本事如何?丝路能不能持续保持繁荣?如果不能,朕决不轻饶你!”


“只要朝廷不乱命更改殿下给丝路打好的规矩,开拓臣不敢保证,臣却带来了丝路所有官员的一份承诺书。”


“臣等向中枢,向陛下保证,一定做一个合格的守成者,原本如果殿下能够留在丝路,保持丝路未来百年持续繁荣,不过殿下离开了,雍州上下多少有些不自信,咬咬牙,打个折扣,保证丝路五十年持续繁荣。”


温彦博看着侃侃而谈的岑文本,恨得牙齿都快咬碎了。


岑文本这个该死的恪党大头目,说来说去,意思就一个,凸显李恪!


紧接着,以长孙无忌、温彦博、王珪等人看着岑文本举着的折子,脸色就变了变。


这是陇右上下对朝廷的承诺。


可同样折射出另一面,陇右上下已经完全接受了李恪服务型官府的理念。


某种程度,这是承诺,可也是陇右上下对这次事件的主谋们的一次宣誓反击。


瞧吧,你们眼红陇右,担心服务型官府,所以你们处心积虑调走了恪殿下,陇右爷们儿没孬种,殿下走了,我们最次也要当个守成的人,保证陇右持续繁荣!


房杜二人看着温彦博等人难堪的脸色相视一笑,都明白彼此心中所想。


“快,给朕呈上来!”


李世民很想看看这是真是假!


王德匆匆下去带着这份承诺书返回。


李世民仔细的看着上面的承诺,以及后面的签名和手指印,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眼神余光不由往空着的那个位置看了眼。


真正能够征服人心的绝对不是私利。


私利只能是一小撮人形成的一个个小圈圈,绝对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人心。


陇右的百姓肯定是心向那个混球的。


陇右士族出身的官员、士族之家,他们的确接受了混球开发丝路的利好,分享了利好。


但是让这些士族人能够在他都离开了,还做出这种承诺。


那就绝对不是利能做到的。


天下为公,大道至正!


根本原因还是他那个混球儿子身上那股子天下为公,大道至正折服了这些人。


只有征服人心者,将来坐在他这个位置上,才能协调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开创大唐江山的千古绝响的盛世!


李世民知道他无法开创这种盛世,从他染着血登上这九五至尊的位置上,他这一生就永远有着缺陷,就注定做不到天下为公,大道至正。


陇右士族对他儿子离开的举动,让他看到,他做不到,他李世民选定的继承人可以。


这份承诺书,越发坚定了他的自信!


啪!


李世民双手猛地合上折子,意气风发道:“好,你们陇右上下有这份决心,有这份自信,朕也不是小气之人,肚量也还是有的,朕也向你们承诺,唐律范围内,朝廷绝对不会对丝路经济带乱指挥,乱命!”


“臣谢陛下!”


岑文本跪下叩首拜谢,声音铿锵,同样意气风发。


“陛下,最后要述职的是益州了。”温彦博提醒道。


裴承先当即横跨而出,郑重作揖:“臣益州別驾,拜见陛下,去岁一年,益州总计财税收入三十万贯!”


“三十万贯?去年不是说二十万贯吗?”


“益州的长势很快嘛,未来不是没有可能超越丝路。”


“就增长速度,益州其实已经超过丝路了。”


……


议论声旋即响起。


尽管知道这其中很多人是关陇系为自己造势,裴承先还是十分的激荡澎湃,面露矜持的笑容。


“陛下,臣要弹劾益州別驾裴承先!”就在所有人惊讶议论的时候,魏征忽然站出来大声说道。


不知多少人把愤怒的眼神落在魏征身上。


“益州別驾裴承先,擅自改田赋为商赋,二十税一变十税一,增重了百姓负担,还以什么苎麻为商贾行为,百姓种植苎麻,也就不是寻常百姓,是商贾行为下的经营性新农人,这解释臣看来就是巧言令色,裴別驾很会当官!欺上媚下,年纪轻轻便如此,将来一定是个奸佞之徒。”


“陛下如不严厉惩处,扼杀这股歪风邪气,陛下您就是好大喜功,与民争利的昏聩之君!”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魏征也是要为李恪打抱不平,可当魏征连皇帝都骂了,众人明白,魏征是又‘犯病’了。


不过长孙无忌和温彦博相视一笑,是冷笑。


裴承先从怀中掏出一块四四方方厚厚的白绸缎,高高举起,看着魏征说道:“魏大人,这是益州百姓的万民书,益州百姓感念朝廷为他们谋的新出路,让他们因此日子变好了,生活变好了,主动愿意将二十税一的田赋,改为十税一的商赋!”


“陛下,臣入益州,益州刚遭大灾,臣年轻,但位卑而不敢忘国忧,臣绝不是奸佞小人,请陛下明鉴!”


裴承先跪下,高高举起手中的白绸缎。


温彦博走过去,拿起裴承先手中的绸缎,对李世民请示道:“陛下是不是打开看看?”


“准了!”


温彦博和长孙无忌当着众朝臣的面,展开绸缎。


绸缎上的确是一封万民书,还有密密麻麻的签名和手指印。


“无耻!”魏征面色潮红,愤而怒道。


“魏大人,百姓的万民书是无耻,陇右上下的承诺书是不是也无耻,岑文本等一干陇右官员,是不是也是为了讨好陛下呢?”立刻有人抓住两件事情进行类比。


“你!”


“好了。”李世民阻止魏征,说道:“魏爱卿是调查不明,不过倒也让我们大家知道了裴爱卿这位忠臣不是吗?”


“裴爱卿,要继续努力。”


“臣定当严格要求自己!”裴承先大声道。


退朝后。


房杜二人结伴走出。


房玄龄冷笑道:“又是一个会做官的,天下百姓又几个识字的,所谓的万民书,就是个笑话!”


“可惜了,纵使知道这份万民书是假的,裴承先也有各种借口解释,让假的变成真的,一个百姓说,先生代笔就可以说得通了。”杜如晦摇了摇头。


他们在这官场什么风风雨雨没有见过,万民书这种东西,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一样都是年轻人,用皇后的话说,都是彩虹少年郎,同样都是有才干之人,一个却只会做官,忘了做官要先立人,想追上丝路的繁华难?他能为关陇系盯住堵住岭南就不错了。”


……


“卖报卖报,最新关陇报,益州经历大旱,去岁财税三十万贯!”


“超出益州別驾承诺的二十万贯一半!”


“益州別驾承诺,未来一定将益州打造成朝廷的税赋重地!”


……


啪!


李世民看了关陇报的内容后,把手中报纸重重拍在案牍上。


冷笑道:“好一个会做官的年轻人,魏征都给算计了。”


“怕不是其实是给恪儿准备的吧,可惜他没有猜到,恪儿根本都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长孙无垢把茶杯递到丈夫面前,笑着说道。


“跳梁小丑!”李世民冷哼骂了一句。


紧接着询问王德:“王德,李恪的老兵店铺生意怎么样?”


“老奴这就去打听。”


热闹的店铺内,李恪放下手中关陇报,不屑摇了摇头。


“听说人家还给大哥你挖了一个坑,可惜大哥你没去,把我爹给埋了。”魏叔玉也放下报纸,笑着说道。


噗!


旁边喝茶看报,或者喝茶盯着外面生意的兄弟们听到这话,口中茶水喷出。


哈哈……


随即,店铺里边有大笑声传出。


购买棉衣棉服棉花的百姓听到里面的笑声,也都不由会心一笑。


……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