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224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者:星行点灯

“陛下,这就是制药工坊,吴王提出来后,臣进入益州后就着手推动。”


“在益州刺史府以及引入的士族一致决定下,我们将原有规划的规模扩大了五倍。”


“如今蜀药的销售已经遍及天下各个角落。”


……


蜀药工坊,裴承先陪着帝后二人行走在工坊中,介绍着工坊。


长孙无垢看了眼裴承先,她不喜欢这个关陇系的年轻人,在介绍只要工坊的时候,还算懂事提到了李恪。


可紧接着就什么在原有基础扩大五倍规模,行销天下各处,受益等等。


无形中就是告诉所有人,吴王是提出了计划,可是我裴承先锐意进取,扩大规模、行销天下,才有现在的成就。


年纪轻轻,肚子里的弯弯绕就如此多,圆滑老道,功名利禄之心太重,没有年轻人该由的热血。


尽管被誉为关陇系年轻一辈的俊杰。


可她还是不喜这种人。


展现的峥嵘都是对功名的追求心,都是功利。


人生路还有很长,在正当热血的年纪,就已经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和理想,以后还不得满肚子蝇营狗苟?


如此人进入中枢,真的配位极人臣,协助帝王处理天下大事?


当然,不喜欢一个人,成为上位者也不会表现出来。


“那么,蜀药工坊预计能够有多少收益,整个益州的税收会有多少?”李世民询问道。


裴承先自信的说道:“臣可以保守承诺,蜀药工坊以及各类赋税,总计六十万贯!”


“好!”


李世民大赞一声,长孙无垢看着丈夫激动略带一丝潮红的神色无奈的叹了口气。


对于征辽,她也不同意。


长孙无垢没有看穿兄长长孙无忌的谋划,可是房杜二人都不赞同,她也因此十分担忧。


从秦王府开始至今,房杜两位宰辅一直都是丈夫的左膀右臂,打天下、争储、治国,还从未像这一次,二人同时反对征讨高句丽。


这是极为不寻常的。


他们说的也的确有道理。


为此她私下里已经多次劝阻,在这件事上,丈夫很显然听不进他的意见。


‘希望恪儿能够有办法说服吧。’


长孙无垢无奈的叹了口气,她在进入益州后,就私下里派人去给李恪送信了。


长孙无忌和温彦博相互对视一眼,脸上神色轻松。


王珪暗暗看着默不作声。


在对待征辽之事上,他是沉默派。


至少目前是这样。


他乐的长孙无忌和温彦博推动此事。


长孙无忌推动的目的他也猜到了,太子监国首先要打击的就是现在势头正盛的恪党。


恪党被打碎了,他的女婿魏王则可以乘势收拢。


魏王李泰与李恪交好,是恪党遭受打击,李恪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魏王李泰会是他们最好的庇护之地。


李泰就能够接受恪党人才。


同时打击陇右那块妖魔之地,也附和并州系的根本利益。


并州系也将陇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至于征辽失败了?


无妨。


大唐天下已经稳定,绝对不会因为一次征辽失败而动摇。


皇帝如果真的失败了,他的统治会略有动摇,而这个时候,他就更加需要依靠士族了。


征辽之事,长孙无忌、温彦博为首的关陇系,王珪为首的并州系,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目的,完美的体现了这个时代,士族阶层先家后国的立场。


国不灭就没事,损失也只是国库和百姓。


而皇帝败了,政治颓势的情况下,还需要求助士族。


士族还可以从中谋利。


李世民在益州看到了别人精心准备的一幕,也看到了他心中想看到的东西。


七月中旬,在益州上下的欢送下,返回长安。


呼!


裴承先等益州上下看着皇帝仪驾大张旗鼓从益州出发离开,长长的松了口气。


“总算是走了。”


“是啊,陛下再不走,说不准苎麻的事情就会暴露。”


“好像士族都已经开始抱怨,这个戏他们演不下去了。”


……


裴承先扭头,冷冷的说道:“长孙冲等人回来后,他们的书信,只要出益州的,就都给我拦下来!”


“別驾大人,书信可以阻拦,可折子怎么办,阻拦密折,这可是要掉脑袋的!”有人胆怯不安的询问。


许敬宗笑着安抚道:“別驾只是让拦书信,折子不用管,不会让大家掉脑袋的。”


众人恍然大悟,恐怕折子要在中枢中扣下。


要知道地方的折子递到中枢,首先要分门别类送入六部或者其他机构,然后由六部主官附上处理意见。


再递交中书省审核。


中书省做出最终的决断,中书省能够解决,又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就不会询问皇帝的意见,只是誊抄一份,让皇帝知道中书省的处置方式。


处置不了的,或者极为重要的会呈交太极宫。


这中间有太多能够压下折子的机会了。


太子在朝中的势力。


关陇系。


只要配合,不想让皇帝看到的折子,皇帝还真的未必能够看到。


关陇系还真是下血本的培养这位啊!愿意付出这么大,将来別驾大人注定是要进中书省,位极人臣的。


刺史府的各级主官心中暗暗道,同时不敢有任何懈怠,恭恭敬敬的答道:“遵命。”


谁也不会得罪一位注定要位极人臣的人。


这些人还不清楚,益州的安稳与否,关系着关陇系更大的图谋,可不知裴承先一个位极人臣的前途。


……


岭南。


长孙无垢派出的信使,是在岭南道宜州找到李恪的。


此时已经是八月初了。


“殿下,奴婢可找到你了。”宜州郡府中,长孙无垢遣王德派出的小太监见到李恪后,气喘吁吁跪倒,双手举着信说道:“奴婢是奉皇后之命给殿下送一封紧急书信,这一路,寻找殿下,耽搁太长时间了。”


“皇后娘娘希望殿下看了信后,尽快做出决断,递交折子。”


书房中,陪李恪读书的崔莺莺惊的皱眉。


魏叔玉走过去接过信。


李恪拿住信后,对送信的小太监说道:“你先下去休息,本王会尽管做出决断的。”


“是。”


太监走后,李恪读完信中内容,面露忧色。


“大哥怎么了?”魏叔玉询问道。


李恪把信递给魏叔玉。


说道:“丝路繁荣,国库充盈,陛下要亲征高句丽,报仇雪恨。”


他说着不由苦笑,历史上皇帝老子亲征高句丽好像还要晚几年。


李恪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所作所为,竟然让皇帝老子信心膨胀,以为只要国库充盈,粮饷充足。


就可以凭借大唐骄兵悍将打下高句丽。


“大哥这也没什么,只是这次怎么房杜两位宰相都反对?”


“而且大哥你似乎也不赞同?”魏叔玉不解询问道,他看来也没什么。


大唐上下,想要打着一场战的可不在少数。


问一问军中的悍将们想不想?


几十年前,扔在高句丽穷山恶水的百万中原男儿,现在还尸骨未寒。


大家都想打这一仗,灭了高句丽,洗雪前耻!


崔莺莺没有说话,在李恪谈论政事的时候,她绝对不会随意插口。


李恪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叔玉,两国交兵,决定胜败的绝不只是士卒是否英勇、盔甲是否坚固、刀枪是否锋利,国库是否充盈。”


“高句丽渊盖苏文完全把持朝政已经七八年了,正是内部权臣幕府内部最为团结,精诚向上的时候。”


“前朝比现在更强盛吧?麦铁杖、来护儿等等能征善战的将帅之才不少吧?”


“就不说第三次征辽国内已经烽烟四起,没有集中全力,第一二次,每一次单单兵力就一百万以上,动用超过两百万民夫转运粮秣。”


“可结果如何呢?”


“这里面固然有我外公当时的指挥不当,可高丽人团结、善守、本土作战熟悉地形,高句丽地势对骑兵限制等等一系列,才是决定战争最终成败的重要因素。”


“永远不要认为,战争是单单比拼国力和兵力的游戏。”


李恪说着坐下,拿出一份空白的折子。


拿起笔,略做沉思,低头认真一字一字思考琢磨,然后汇成一片谏言折子。


大约两个时辰,他才把这份折子写好。


等墨迹干了后,李恪合上,交给魏叔玉:“叔玉,派出黑骑的兄弟,乔装打扮,快马加鞭的送回长安。”


魏叔玉犹豫了:“大哥真的要这么做吗?陛下或许会不高兴,而这一次关陇系在背后推动,你这个时候与陛下唱反调,恐怕不妥。”


“有什么不妥,这是关系国家大事的事情,能用个人荣辱来衡量吗?是涉及十数万,乃至数十万将士性命的事情!”


魏叔玉听的李恪站直,重重的点了点头:“大哥,我明白了,我想亲自回长安,亲自转述你的意思,这边有崔民干和窦诞帮你完善遏制吐蕃野心,对六诏计划,我观察了,他们可以放心使用。”


崔莺莺本身就察觉了魏叔玉和程处默等人的一些异样,加上苏婵儿的提醒,她就更加确定了。


她知道魏叔玉是担心单单一个折子到了长安,没有人辩驳,会被攻歼。


而皇帝到时候盛怒,或许还会发生什么。


她也希望魏叔玉能够回去帮丈夫在朝堂上发声。


是故,委婉劝说道:“王爷,叔玉回去,转述或许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有时候,折子冰冷冷的字迹,不如由人说出来,效果更大一些。”


魏叔玉暗暗看了眼这位大嫂。


李恪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那好,叔玉你就回去一趟,回去不要着急这回来,休息一段时间也没事,不用担心我这边。”


“嗯,大哥我今天就出发。”


……


李恪谋划六诏,封堵吐蕃向南野心。


吐蕃同样在紧锣密鼓谋划,益州方面裴承先一边等着扩疆机会,一边死死的压着益州种植苎麻百姓的情况。


魏叔玉赶回长安之际。


朝堂争斗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


“陛下,臣不赞同现在征讨高句丽!”房玄龄站出来,大声说道:“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旱灾,人心未完全安定,而且战争不能单单以兵力和国力来衡量……”


“玄龄兄,你说人心未定,那你应该去太极殿门外,听一听城外传来的呼声!”温彦博不给房玄龄说下去的机会,指着太极殿外说道。


“报仇!”


“灭高句丽,报仇!”


……


隐约间,皇城外有呼喊声传入。


房玄龄愤怒的瞪着温彦博:“温彦博!如果不是这段时间,你们连续在关陇报上蛊惑百姓,百姓不会变的这么不理智!”


提起这件事情,房玄龄就十分的愤怒。


关陇报连续一个月开始造势。


不断写当初关中弟子有多少人葬身高句丽,描绘这种惨状。


经过连翻的鼓动之后,以至于长安的百姓请战声高涨。


“陛下,不能因为百姓的呼声就贸然发起一场国战。”褚亮站出来,大声说道:“国战事关国家兴衰存亡,民意固然要考虑,但是百姓不会知道一场国战对天下局势的重要性,请陛下一定要慎之又慎。”


“褚大人,长安百姓的反应,正说明打赢这场国战对朝廷的好处。”王珪说道:“打赢了,从此天下人心所向,皆归朝廷。”


“误国之言!”魏征拿出来,指着王珪的鼻子大骂道:“宰辅,你只看到了好处,坏处呢?你怎么不说坏处!”


“陛下打吧!”


“俺老程一定第一个冲在最前面!”


“陛下圣裁吧,这都吵了快半个月了,打吧!”


……


军中将领忍不住了纷纷请战。


朝堂上,关陇系大声疾呼。


很快变成了骂战。


可请战的声音太多了。


劝战的声音显得态若,中书省三比三,可除此之外,请战声占据了绝大多数。


杜如晦痛苦的闭上眼睛,忍不住咳嗽起来。


“陛下,房大人和杜大人担心此战失败,房大人和杜大人素来就有房谋杜断的雅称,不如让两位宰辅随陛下御驾亲征。”温彦博忽然大声提议。


其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房杜被支走,他们更容易行事。


而他走不走无所谓,但是他可以肯定,长孙无忌一定会留下来,这就足够了。


杜如晦的身体状况,征辽能不能回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而他温彦博不希望杜如晦活着回来,行军艰苦,病恹恹的身子,还是彻底拖垮了最好。


失去杜如晦,从此房玄龄在中书省就孤掌难鸣!


“报!”


“魏小公爷,带吴王密折回朝,请求见驾!”


就在这个时候,殿门外有千牛卫校尉大声汇报。


殿内吵闹的声音瞬间停下来。


温彦博和长孙无忌相视一眼不由微微皱眉。


“宣!”李世民好奇他这个混球儿子,有什么事情要上折子给他,这可是去了岭南多半年来第一次。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国庆读书!充100赠500点券
(10月1日到10月7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