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250章 革新三巨头,三地半天下!

作者:星行点灯

长孙无忌与王珪对视一眼,二人皆感到有些不安。


岑文本不是个猛浪的人。


而且这个人还是最大的恪党头目。


在众人的注视下,岑文本从袖口中拿出一道折子:“臣先从学塾说起吧,之前陇右官府、士族、丝路商贾共同承诺在一年内建设一千座学塾。”


“至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一千一百座学塾,全部覆盖了陇右、吐谷浑所有的城池,以及部分人口聚集较多的城镇,总计收纳适龄的学子一万五千人,臣等做过统计,整个河西地区总计有适龄孩童两万名。”


“剩下的一万名,多分部在河西广阔的村庄,不同于城池人口集中,村野较为分散,无法集中办学。”


“在年终刺史府总结之时,臣等已经决定,要花费至少五年,乃至十年的时间攻坚克难解决这个问题。”


“由陇右府库支出,从每年参加科举考试落榜的寒门士子中聘用读书人去陇右村野教学,既能帮助寒门士子解决继续读书生计问题,也能解决我们现在的困难。”


许多人听着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一万名学子,陇右还要继续投入。


如此下去,单单陇右能培养多少人才?


大家能够想象到,未来科举人数中,士族只能占很少的份额。


庞大的基数,一定会产生一些真正的人才。


“岑大人,你们河西各州府衙门府库,能够承担的其这笔庞大的开支吗?”崔知温跳出来请教道。


朝臣继而看向岑文本。


虽然钱在大家口中就是铜臭,说的做事情,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


岑文本笑着回答:“我们核算过,能够承担的起,其实陇右现在的百姓之家已经有些节余了,官府会承担启蒙的三年教育,今后根据百姓的自愿与否,官府也会鼓励引导百姓供养孩子读书,就读中级学塾、高级学院。”


许多担心的人听到这里的时候,暗暗松了口气。


没有朝廷钱财投入,百姓会继续让孩子读书?


有这种绝无的百姓很少!


陇右三万人,单此一项,就可以减去至少三分之二。


还不至于让人感到害怕。


“岑大人,请问难道就让这些经过启蒙的孩童,绝大多数再次只进行日复一日简单的耕作吗?这是不是一种浪费?”长孙冲发问。


长孙无忌都不由皱了皱眉头,长子好像是在针对岑文本。


“对,岑大人,我也有同样的疑问。”薛万彻不解说道。


怎么回事?


岑文本三人在顽固守旧的士族人眼中,就是革新三巨头!


难不成革新三巨头相互比拼要搞内讧了?


王珪等人暗暗看着坐在上面的李恪,心中冷笑,大多数都在心中暗道:没想到你自己人先内讧了吧?


杜如晦不由皱了皱眉头。


长孙冲年轻冲动也就罢了,薛万彻起什么哄!


岑文本丝毫没有恼怒,众人只当他是为了大局着想,他笑着说道:“当然不是。”


“启蒙阶段,我们对书籍进行了选择,圣人经义方面,选择比较简单易学的论语,以及经过房彦谦先生等多名大儒简编的朝代史,其中着重会介绍大唐开国。”


“次之,根据苏亶苏大人的提议,教授数术,丝路的商贾们,对于账房先生需求量很大,有了这个谋生技能,他们可以在较为轻松谋生的情况下,继续研究学业。”


“再次,我们选定了北魏农家巨子贾思勰先生的齐民要术,让启蒙的学子们学习如何更好的耕作,如何建设农田水利等等一系列农事。”


“将来他们会成为更好的百姓,而懂知识的他们也会成为村野的领头人物,配合朝廷,引导百姓追求更好的生活。”


当岑文本说道这里的时候,王珪等人早已经色变。


皇权下乡!


自古以来,皇权一般只能局限于州府县衙,若是按照岑文本的设想,通过新一代经受过启蒙的学子,建立起州府县衙和乡野的联系。


就代表着皇权将触角深入到了乡野之中。


“好,这个计划好!”杜如晦忍不住拍手喝彩,以他的眼界,当然能看得到,一旦岑文本等陇右官员的计划实现,陇右翻天覆地剧烈的变革!


“多谢如晦兄赞扬。”岑文本笑着说道,继而又开始叙说:“现在河西丝路上的百姓,每三户就有一头牲畜,我们会努力做到每户都有一头牲畜。”


……


岑文本洋洋洒洒说着。


王珪、长孙无忌等人的脸色却渐渐变得沉重。


不过他们都在安慰自己,这只是陇右的变化,陇右本身的先天丝路优势,做到这些不难。


在此期间,长孙冲多次发言质疑。


“殿下,臣汇报完毕了。”岑文本拱手作揖。


李恪点了点头,满意的勉励道:“岑大人,我希望今后陇右上下,还能保持这种精神,砥砺前行,把泛河西走廊打造成大唐盛世的样板,给大家摸索出一条道路,你们不但是带着百姓追求盛世,更是要带着天下十八道各州府主官追求天下大同的目标。”


“臣一定不辜负朝廷信任。”


“好!”李恪大赞一声,看向众人。


长孙冲站出来:“接下来就由臣来向殿下汇报益州的情况。”


“益州经过一年的治理,已经恢复平稳,财税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臣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都清楚。”


“益州这一年内,在进行良田的砍麻复耕、以及服务型官府的推进。”


“这个服务型官府真的有必要吗?”就在这时,忽然有声音响起,众人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在了唐俭的身上。


来了!


只是大家没想到是唐俭先跳出来。


“殿下,臣也认为服务型官府没有必要。”


“臣附议。”


“虽然这是殿下的理念,不过确实浪费人力物力精力,徒有其表,却无实用,喊喊口号,也不能让百姓填饱肚子。”


……


李恪面色平静,依旧带着笑容,压了压手,他笑着说道:“现在的气氛很好,理不辨不明,话不说不透。”


“不过大家这么吵吵着,就无法辩论了。”


“唐大人你是第一个提出质疑的,你说说你的想法。”从李恪的脸上,始终看不出任何恼怒的情绪。


唐俭走出来,他看着李恪。


其实并州系并不愿,也不想与李恪这样一个有能力,又给了并州系一定利益的人为敌。


可是李恪的想法,与士族天生就是敌对的。


当然他作为一个从开国打天下走过来的老人,各路英豪人杰都有见过。


他不得不承认,他很佩服这个坐在上面的年轻人。


无论佩服与否,利益总是要守护的。


“窦威老大人昨天听了三地的财税收入……”这句话一出口,关陇系的许多人就在心里面骂娘,问候唐俭。


唐俭很显然是想要做一个转述者,把自己摘出去!


“三地都推行服务型官府,可丝路一百五十万贯,益州去岁六十万贯,岭南推行两个年头了,还是朝廷垫底,益州的繁荣,追根究底也是沾了丝路的光,由此可以推断,服务型官府对繁荣地方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殿下,窦威老大人这番话,臣也认为十分有理,所以朝廷没有必要继续浪费人力物力继续在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


“臣附议!”


“臣请殿下拨乱反正!”


“殿下,虽然这是你提出来的理念,想法虽好,可实际证明并不可行,臣冒死请天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拨乱反正吧!”


……


无论人们怎么唐俭滑头,可还是抓住时机,发起进攻。


他们第一次看到终结李恪带起的这股‘歪风邪气’的机会。


高季辅看着李恪,他很想知道,这位王爷要怎么解决眼下的难题。


三地的财税表现,给了朝臣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不能反驳倒这些人,李恪恐怕就要被迫自己亲手终结自己的理念了。


对于李恪,高季辅经过之前李恪在地方,这一年监国,还是很佩服的。


“嗯,诸位的意见我已经知道,既然你们提到了三地,那就先让三地的主官把三地的情况说完,然后我再给大家一个答案。”


李恪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长孙冲,继续进行述职吧。”


“是!”


“在复耕的过程中,因为苎麻在毛线纺织中的需求,益州也不愿放弃这个能够让百姓受贿的机会,鼓励百姓用薄田,开垦山田进行苎麻种植。”


“每户之家容许每人开垦五亩山田或者薄田来种植苎麻,这种田地我们益州称之为自留田,益州官府对百姓承诺,这些田地是永远不会征收赋税的。”


“长孙大人,你们是如何保证良田复耕之后,百姓看到苎麻种植的利益,不会再次暗中用良田种植苎麻?”岑文本忽然开口质问道。


“革新三巨头真的要内讧了!”


“太好了!”


“监国不是等会才给我们答复吗,咱们就先看看他的革新三巨头自己搞内讧也不错。”


……


声音很低的议论声响起,大家都一副要看笑话的样子。


长孙冲愣怔一下,略作沉吟,说道:“这的确是我们的一个漏洞,不知岑大人可有办法?”


“要我说很好解决!”薛万彻似乎和长孙冲结为同盟,替长孙冲说道:“直接有官府下命令,违反者,处以一定惩罚。”


“不可取!”长孙冲和岑文本同时说道。


让原本以为革新三巨头中,两个弱小结盟,共同对付岑文本的人一下子糊涂了。


长孙冲说道:“服务型官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引导,李行之老先生临终悟道,先之劳之,如果用强制的命令,百姓会埋怨官府,并且利益的驱动下,是不可能真正禁止这种事情的。”


岑文本点了点头,附和说道:“不错,强制命令不可取,其实也并不难,你们可以把直接免除改为奖励。”


“请岑大人赐教!”长孙冲作揖请教道。


杜如晦看着革新三巨头相互对话讨论,不由觉得有趣。


“你们益州制定一个标准,根据中粮的多少,来分等级的免除益州百姓自留田的赋税,这个标准要求百姓,好好耕作他们的良田,照顾经营好庄稼,就能免除自留田的赋税。”


长孙冲顿时高兴道:“小子受教了,这个办法即鼓励了百姓种田产粮,又让百姓通过自留田积攒财富,还能让百姓高高兴兴,一样的目的,不同的做法,效果却完全不同,多谢岑大人指点。”


许多心怀鬼胎之人,此刻脸都绿了。


他们想看的革新三巨头内讧没有出现。


倒成了他们交流探讨了。


“殿下,臣接着汇报。”


“因为自留田的缘故,有许多曾今的黑户主动到官府登基,单单是今年后半年,益州增加了十万户人口!”


长孙冲的话,再一次让许多人色变。


这简直就是挖士族的墙角,所为的黑户,可都是依附士族的劳力!


现在这部分黑户登基后,就等于曝光了。


众人都能够想象得到,未来益州恐怕有很多带着田地投身士族的黑户脱离,就算是佃客也会脱离。


士族雇佣人力的成本会增加!


这不算什么,最主要他们不掌握人力,失去了一个让皇权忌惮的筹码!


士族为什么可以让皇权忌惮,就有他们掌控很大部分人力物力的缘故。


杜如晦则看着连连点头,这种相互讨论,相互发现对方的不足,指出来,一起群策群力想办法。


恐怕就是坐在上面那位殿下希望看到的朝堂气氛吧?


少一些蝇营狗苟小圈圈私欲的勾心斗角,多做一些有利于民生百姓的事情。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服务型朝廷!


他是故意让外人眼中的革新三巨头,给大家生动的上一堂课!


“魏大人,今天真的是长见识了,如果我们大唐的官员,都能如此,天下大同的盛世可期!”高季辅作为御史站在魏征右侧面,凑过去低声说道。


魏征连连点头说道:“吴王这不就是用活生生的例子给大家上课嘛!”


“服务型官府最终的目标是服务型朝廷。”高季辅看着坐在上面的李恪,若有所思道。


王珪和长孙无忌听着不少同僚的议论,脸色变得难堪。


就算今天真的能赢李恪,恐怕赢得也很少吧。


单单革新三巨头的这番生动表演,已经李恪增光不少了!


同时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


“薛经略使,现在该你述职了。”王珪忍不住开口道。


最大的突破口就在岭南道!


岭南道推行服务型官府两个年头了,政绩还这么差,这是他们攻讦李恪最大的把柄!


薛万彻站出来,对李恪作揖一拜,然后说道:“岭南道赋税收入十八万贯。”


“这两年内,岭南道没有向朝廷要一分钱,相继安置一百七十万的宗帅势力,用服务型官府的理念,让宗帅势力相信朝廷的善意,从山中走出来。”


“帮助他们建造房屋、购置基本的简单农具。”


“两年完成了这项任务,因为当初殿下承诺,三年内岭南五府经略使不向垦荒之地的山民收取税赋,今年岭南风调雨顺,即便是今年垦荒的山民粮食也足够他们一年的食用。”


咯噔!


唐俭这才猛然想到,岭南安置山民是没有向朝廷要钱粮的。


而且山民的粮食足够吃一年?


一百七十万人口的粮食……


“薛经略使你说的都是真的吗?山民的粮食足够他们食用一年?你们这些年没有向朝廷要钱粮,你们是怎么安置百姓的?”唐俭急切询问道。


“唐大人,薛大人说的都是真的,我可以作证!”长孙冲笑着笃定说道:“益州今年一年还有很大的粮食缺口,正是从岭南道购买,所以才能够缓减益州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们益州上下都要感谢薛大人为首的岭南同僚的支持。”


“长孙大人客气了。”薛万彻谦虚一句,然后回答唐俭的问题:“在进行安置之处,以五府经略使的名义,向丝路来的商贾,以及岭南商贾进行赊借农具、房屋建筑材料。”


“保证在五年内偿还清,因为岭南渔业的发展迅速,商税的增加,我们预计,明年就能还清。”


“到了第三年,岭南官府就无债一身轻。”


“而且你们第三年也可以收取田赋了,再加上商赋,岭南恐怕不会比益州差的。”杜如晦开口高兴的说道:“一个河西丝路,一个益州、一个岭南,三年后,财赋收入知不是可以达到三百万贯,至少两百五十万贯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相当于你们三地,支撑起了天下朝廷一半的财赋收入!好,好,好!”魏征紧接着开口称赞道。


唐俭等人的脸色变得更加难堪了。


丝路现在是一百五十万贯,益州最好的一年是六十万贯,恢复这个数字应该不成问题。


岭南对照益州,六十万贯可期。


加起来就是两百七十万贯!


杜如晦说两百五十万贯都是保守。


三百万贯才有可能!


这相当于丝路开发之前,朝廷全年的赋税了!


三地半天下!


这相当于三地半天下!


革新三巨头,三地半天下!还有比这样的政绩,更有说服力的东西吗?


窦威那些鬼话,歪理还能站住脚跟吗?


所有人暗暗看向了李恪……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