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374章 做官的不如买布贩参的,螺旋是上升的民间各阶层!

作者:星行点灯

长孙无忌笑了笑,手腕一转,掌心侧对着杜正伦面前的茶杯:“喝茶,这是长子长孙冲托人从岭南待回来的,据说这种茶,是岭南那边偷偷留给吴王的,比贡品还要好。”


“正伦你来尝尝怎么样。”


杜正伦受宠若惊,连忙小心翼翼端起茶杯:“谢宰辅。”


抿了一口,杜正伦心不在焉,满腹都在想眼前这位宰辅怎么忽然提到长孙冲这位小公爷。


世人皆知,这对父子如今是站在对立面的。


他假装品鉴,不时的小抿一口,心中急思转念。


“你说我们这对父子可不可笑。”长孙无忌忽然有自言自语苦笑道:“父子对立,我的两个儿子,已经数年没有回家了,不过他们倒也不是不认我这个父亲。”


“只是我们政治理念上有着天然的冲突,有好东西,他们兄弟也会想着父母,千里迢迢也要托人拐弯抹角的送回来。”


“就说这茶吧,岭南地方也是胆大包天,贡品都没有这种茶好,陛下没有,吴王有,陛下想喝,还得吴王送入宫中。”


……


杜正伦心中更是紧张糊涂了,似乎长孙无忌再想他表达父子感情是割舍不断的,又似乎在说吴王李恪犯忌讳。


“今日退朝的时候,吴王对我说了句话,你来给我判断判断。”


“吴王说,革新与守旧之间,本身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冲突,于革新而言,守旧一方存在的价值,就是防止革新出现激进的行为,反之亦然,一张一弛,一拉一推。”


“你以为呢?”


杜正伦有些紧张了,连忙说道:“宰辅大人,这根本是不存在的,一旦革新顺势席卷天下之后,我们守旧一方,一定会被完全碾压,失去一切的,甚至还要付出性命代价。”


“吴王我了解,吴王最善于用言语说服打动别人。”


“……”


杜正伦说着渐渐停下来,他忽然意识到,刚刚背叛革新,现在转而如此急迫,似乎有些太心急了。


“嗯。”长孙无忌笑着颔首道:“你比我们当中某些人都要看得明白。”


长孙无忌说着起身,杜正伦连忙也要起来,长孙无忌压了压手,和煦道:“你坐,你坐,我找点东西。”


杜正伦哪敢坐着,站着等待着,只见长孙无忌走到书桌桌案上,拿着一叠恪报走了过来。


“这是近期河西恪报副刊刊发的文章,有姑臧郡望李氏阀主李玄道亲自撰写的,也有刺史郝瑷,甚至还有孩童的涂鸦,采访百姓,百姓对河西变化、商人对河西变化的认同。”


“你看看。”


杜正伦连忙接过恪报,认真看了起来。


片刻后,长孙无忌放下茶杯,询问道:“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了革新在百姓群体中产生的影响。”杜正伦郑重其事回答道,他现在已经明白长孙无忌种种举动的目的了。


考察他!


考察他杜正伦的能力!


杜正伦心中不由暗暗窃喜,刚好他有一个新的重大发现:“宰辅,如今的陇右,就算是朝廷将来想要后退,想要回到原来的那种状态,百姓也不会答应的。”


“恐怕势必要用流血为代价,才能重新正本清源。”


“陇右的革新,已经不是官方层面的改革,而是自下而上的一种认同。”


“属下得宰辅提醒,发现吴王修建轨道通往中原,目的不只是两都制!”


噢!


长孙无忌听的不由惊噢一声,好奇问道:“说说你的看法。”


“吴王是要借助新事物,给中原地方带入新风,实现百姓对革新的认识,他似乎想要发起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


杜正伦说话之际,一直注意观察长孙无忌的变化。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长孙无忌捏着茶杯的手明显哆嗦一下。


杜正伦心中不由得意。


从长孙无忌细微行为反应,他知道,赌对了!


就连宰辅们都没有看到吴王李恪,推进轨道机车背后的目的!


“不愧是与马周等人一届的杰出才俊,好!”长孙无忌笑着,不吝言语的夸赞道:“你放心吧,我们会为你全力运作的,不过你也要知道,恐怕会有一些人要拦你的路。”


杜正伦心中不由激动,连忙起身,跪拜谢道:“谢宰辅!”


半个时辰后,长孙无忌站在书房门口,看着管家领着杜正伦离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是个聪明人。”脚步声响起,温彦博从书房一侧的屏风后面走出来,来到长孙无忌的身边冷笑说道:“不过也是个满眼只剩下功名利禄的蠢货,辅机你举了两个例子,他却看不出你的用意。”


温彦博作为旁观者,很清楚长孙无忌两个例子的目的。


第一个例子,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告诉杜正伦,你看我们父子虽然站在对立面上,可我们终究还是父子,长孙冲他有好东西,终究还要想着他的父母。


这是在提醒暗示杜正伦,你本身就是一个革新系的人,即便现在投向了我们,如何能够确保你们没有藕断丝连。


此时杜正伦就应该明白,这刺史的职务暂时不是他能够染指的。


可惜杜正伦根本没有明白。


紧接着,提李恪对革新和守旧的论述。


同样是在暗示杜正伦,革新和守旧没有准备要鱼死网破的地步,去撕裂朝堂,所以也就不会去极力推你一个革新叛徒。


让双方的矛盾尖锐化。


可惜杜正伦还是没有明白。


“不过这个人倒是点醒了我们,自下而上!李恪他谋算的可真是深!”温彦博咬牙切齿道:“辅机,要我说,对于这个杜正伦我们要改变策略,要千金买马骨!”


“推他到刺史的位置上,给那些革新系的人看看,跟着我们的好处!将来也好有更多的革新之人转投我们!”


温彦博改变注意了。


李恪的计划,一环套这一环,让他有种强烈狠狠反击的冲动。


“而且两都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必须先做点什么,让陛下不能贸然再次提两都制,我建议,发动关中百姓的反对!”


“关中百姓一定不希望什么两都制施行的,他们的优越感、以及交于其他天下各地得到的好处,随着两都制,必定会减少!”


关中作为大唐根基,农田水利方面的投入,以及其他各种惠民政令的投入,历来都远超天下各地。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


翌日。


户部。


“皇兄,吞进了户部嘴里的东西,还能吐出来吗?”李泰围着李恪转着,急切的说道:“我们户部对朝廷来说,扮演的就是一个貔貅的角色。”


“而且这些商贾这么有钱,他们捐赠了,干嘛还要还回去,这笔钱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皇兄,要么就不给了,我们户部给他们颁发嘉奖令,对就是嘉奖令,我还可以去请父皇题字,这种荣耀,可是他们当商贾,一辈子都得不到的。”


李恪坐在那里不为所动,从袖口拿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扔在桌子上:“爹写的条子,你自己看。”


李泰看起来展开看了眼,脸色瞬间就垮了。


皇帝老子让他归还商贾捐赠!


李恪看着李泰一脸不情愿肉疼的神色,没好气说道:“这些钱不属于朝廷,朝廷就不能随意的拿,今天你开了这个口子,他日这个口子会越来越大。”


“今天是商贾捐赠,明天就会是朝廷强行摊派。”


“这样会将他们推到朝廷的对立面,甚至风言风语传出去,百姓都会感到不安的。”


“你想要攥住这笔钱,也不是要往自己怀里搂对吧?”


李泰点了点头,李恪才继续说道:“你无外乎就是想着,朝廷利用这笔钱,再坐几个大工程。”


“一样是造福百姓,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种委婉的方式引导他们呢?”


“比如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做这件事情,等做成了,朝廷可以出面给他们一定行的荣誉,比如颁发勋章之类的,肯定他们的贡献。”


“百姓会感谢他们,他们本身得到了荣誉,今后才愿意继续在朝廷的引导下做有利于普惠百姓的事情。”


李泰明白了。


他的方法会让那些商贾心中不舒服,给商贾感觉,好像朝廷在打劫。


皇兄李恪的方法,虽然慢了点,复杂麻烦了些,不过胜在能够让人心悦诚服,并且长久的持之以恒做下去。


李泰坐回去,拿出一张空白折子,展开。


里面夹着一叠商贾捐赠的票据。


李泰抠抠搜搜,拿起来,一脸肉疼的递给李恪。


李恪抓住后,李泰还死捏着不损手。


这可是三四十万贯的钱粮!


李恪不由好笑,笑骂道:“松手!”


李泰这才咬牙把手松开。


李恪把票据还给曹富贵等人,并且好生安抚,告诉他们,革新不会动摇。


数日后。


李恪出现在御史台。


“魏大人。”李恪见了御史台主官魏征,笑着打招呼。


高季辅在旁边看着魏征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不由暗暗一笑。


魏征没好气道:“吴王,你为什么偏偏要拉上我们御史台?这件事情你们大理寺自己去做不成吗?”


魏征可以支持李恪的革新,那是对朝廷对天下有利。


但是他绝不想跟李恪凑得太紧了。


李恪也不介意,平和笑道:“魏大人,御史台有监察天下的职责,今后的反腐,我们大理寺希望能够形成一种常态,保证官场的生态和风气,让好的优良的传统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就必须我们两部合作,你们御史台监察,我们大理寺缉拿审判,刑部执行。”


“今天我是来请魏大人与我一同去刑部大牢,见一见那些被发现、羁押的贪腐罪官,听一听他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惩前毖后,只有搞清楚其中真正的原因,朝廷才有办法从根本上扭转出现的不良风气。”


高季辅笑着说道:“魏大人,我以为这是一件于国于百姓都十分有利的事情,我们御史台应该参与进来。”


魏征没好气狠狠地瞪了眼高季辅。


这个同僚欣赏吴王李恪,满朝文武,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魏征面色严肃的点头道:“那好吧,臣就随殿下去刑部走一趟。”


三人不久后来到刑部。


崔仁师听到消息,早已经在刑部衙门外恭候着了。


“拜见殿下,魏大人好。”


“崔仁师,黄鼠狼给鸡拜年,这些就免了。”魏征黑着脸冷哼道:“吴王提议,一起去刑部大牢见一见那些贪腐的罪官。”


崔仁师被魏征一句话呛得脸色变黑,作一请的手势,语气不咸不淡道:“殿下请,魏大人请。”


进了府衙。


很快,崔仁师就把贪腐的罪官带上来。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位主官坐在主位上。


“吴王我们错了。”


“殿下,请再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再也不干了。”


“殿下……”


啪!


崔仁师猛地拍打惊堂木,怒斥道:“跪下,不得喧哗!”


十几名罪官惊慌跪下。


崔仁师笑着说道:“殿下,现在你问吧。”


魏征撇了撇嘴,崔仁师这点小动作,真让人不齿。


这分明就是借着教训所为的革新派,恪党来打吴王李恪的脸罢了。


手段太卑劣。


李恪点了点头,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崔仁师的小动作,他看着堂下跪着的罪官说道:“按照唐律,你们要服刑十年,不会有性命之忧,不过今后不能在做官了。”


“证据确凿,也不是来审问你们。”


“我只是想问你们一些心里话,希望你们能如实告诉我。”


“我也不会因为你们赞成支持革新,以我为坐师,就徇私枉法。”


“我想知道,朝廷予以你们的俸禄不算低吧,体面的养活家人,并且还应该可以有节余,能够置办田产,为什么还要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去伸手呢?”


沉默中,有一名罪官痛哭流涕开口了:“殿下,在河西,一个买布的都比罪臣一个县令要更富于,可以花天酒地,罪臣……罪臣心里面就有些不舒服,然后就没能约束好自己。”


“殿下,辽东也差不多,一个贩参的……”


……


哼!


崔仁师听着,冷冷说道:“说白了,还是你们这些人出身低微,一旦掌握了权利之后,就开始贪得无厌的索取。”


“要说,你们这些寒门子,还真是卑贱!”


“崔大人言过了!”魏征冷着脸说道,指着跪在其中几个陇右士族官员说道:“这不是还有士族人吗?”


“魏大人,这就是下官接下来要说的。”崔仁师不甘示弱,立刻反驳道:“这些人根本不能称之为士族,士族人没有那么满身的铜臭!这些弊端,就是……”


崔仁师看了眼李恪,戛然而止,闭嘴不言。


大家都知道,崔仁师后面想说,就是因为革新。


李恪起身踱步走到十几个罪官面前,说道:“其实你们走入今日的企图,就是因为你们选错了路,你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以前都说学而优则仕。”


“似乎寒窗苦读都是为了做官,只有做官才能让寒窗苦读得到回报。”


“现在与以前不同了。”


“读书的出路,不知做官这一条路,你们喜欢钱财带来的成就感,就应该去在经商方面做出一番事业的。”


“开设工坊,用你们的学识、能力去发现一些,做出一些现在还没有被人发现和做成的事情,一次来赚取财富,满足你们的成就感。”


“现在好好服刑,可以在此期间,好好想一想,将来你们要做点什么,是否可以像本王的弟弟,齐王李佑一样,创造一个新的行业,自己去趟出一条人生路?”


崔仁师和魏征听着,看着不由皱眉。


这时李恪转身,看向崔仁师,崔仁师不由凛然。


“崔大人,其实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贪腐的确应该引起朝廷的重视,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当官不如买布,不如贩参呢?”


说白了,现在这种情况,李恪太熟悉了,他曾今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做导弹的不如买茶叶蛋的。


魏征有些好奇,作揖道:“请殿下赐教!”


李恪摆了摆手谦逊道:“赐教不敢,就是小子一点自己的心得看法罢了。”


“为什么会出现,做官的不如买布的贩参的?其实这恰恰证明,我们民间有了活力。”


“民间的各阶层在螺旋上升,已经不知一成不变的僵固了。”


“各种阶层的螺旋上升,才会出现现在这种奇怪的现象,做官不如买布的贩参的。”


“高度活跃的民间,今后任何一个阶层,都会有出类拔萃的人产生……”


魏征在李恪的比划示意解释之下,很快就明白了,听的眼睛一亮。


崔仁师的脸色却十分的难堪。


所为的各阶层螺旋上升,不就是士族的地位已经被打破了吗!


……


中书省。


“听说这会儿大理寺在三司会审,也不知吴王会怎么对待这些视他为坐师的罪官呢?”卢赤松忽然放下手中折子,不咸不淡,略带一丝嘲讽说道。


岑文本瞥了眼卢赤松,故意不搭理,转移话题,手指点了点手中的折子,说道:“这个杜正伦作为刺史候选人之一,我不同意!”


“为什么!难道就因为杜正伦为朝廷检举了贪腐罪官吗?”温彦博尖锐质问道。


这个杜正伦,千金买马骨,他们一定要推上去!


所有人都停下来,大家都很清楚,这十八个刺史的名额,都要争一争,至于杜正伦不过是个开端。


……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