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381章 又是一个士族中兴王朝,士族盈朝的大好局面!

作者:星行点灯

益州。


巴西郡。


郡守房遗直陪着益州刺史王崇基、长孙冲行走在巴西郡下辖县府的田间地头。


现在已经到了盛夏,田中的庄家长势十分喜人。


巴西郡多山。


放眼望去,山上郁郁葱葱,隐隐能从山林中听到欢快的号子声传出。


哎!


王崇基忽然叹了口气。


房遗直笑着说道:“刺史大人是舍不得对吗?”


“房郡守,看破不说破,戳人心窝可不好。”王崇基笑着点了点房遗直。


话中王崇基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感叹道:“是真舍不得,川东现在的盛景可都是我们一点一滴打造出来的。”


“尤其是电灯工坊,当初我可是拉下脸,求着吴王,才让秦怀玉那家伙答应我们的,当初秦怀玉可是没少从我们益州讹诈好处。”


长孙冲和房遗直听着王崇基发牢骚,暗暗笑着。


“算了,这毕竟关乎朝廷的百年大计,而且崔民干这个人也也是个能人,跟在吴王身边这么多年,在发展地方的心得恐怕不比我们差。”


“交给他,总比其他系的人来更加放心吧。”


说实话,王崇基对其他系的人,还真的不放心,担心那些抵触革新的人到了川东后,把这盛景搞坏了。


房遗直一脸遗憾摊手道:“今后就不能在两位大人麾下做事了,心中还是有些遗憾的。”


“两位大人此番帮着陛下率先打开局面,可是坑苦了长孙宰辅和王宰辅,下官着实为两位大人感到忧心。”


无论是王崇基,还是长孙冲,扭头指着房遗直张了张嘴,不由苦笑。


各地都在抵触皇帝绕过中书省直接任命地方。


唯独他们益州方面最先响应,可以想象,朝中他们的父辈,心中一定十分愤怒吧。


……


于此同时。


白马寺。


帝后驾临白马寺拜佛。


窦诞、狄仁杰、杜正伦随行。


窦诞看着前面杜正伦极力的想要往皇帝身边凑,不由摇了摇头,故意放慢脚步。


狄仁杰低声笑着询问道:“听说一则传闻,吴王白马寺给佛祖上香火,香烛折断,白马寺主持曾亲口言称,佛祖受不起殿下的香火,窦兄当日应该跟随着吴王,是否真有此事?”


这件事情已经在洛阳传开了。


窦诞知道,恐怕皇帝也知道了。


他不知,这对李恪是好还是坏,但是难保有人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仁杰,子不语鬼力乱神。”


狄仁杰笑着点了点头,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窦诞忽然冷不丁开口说道:“杜正伦极力的想要在陛下面前表现自己,仁杰就不想争一争那最后一个刺史名额?”


“我?”狄仁杰无奈笑而摇头:“我不过是陪太子读书,魏王胡闹罢了,也就是我脸皮厚,不然羞愧都能羞愧死。”


关于魏王清奇的独特想法,狄仁杰很多时候也都是啼笑皆非。


“仁杰,你错了,魏王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最懂吴王。”窦诞笑了笑评价道:“其实我更看好你为一任刺史。”


“其实你和李义府,魏王也一定更加对你有信心。”


狄仁杰不由错愕。


难道魏王有什么算计?


可无论如何,他又怎么可能够一跃成了刺史呢?


“窦兄,难道长安有什么我不清楚的?”狄仁杰连忙追问道,倒不是他对刺史这个职位功名利禄心强盛。


而是作为当事人,明显被蒙在鼓里。


聪明人都会感觉到十分难受,一定要解开。


窦诞往长安方向看去……


……


“恭喜恭喜,恭喜王宰辅,真是养了一个会逢迎上意的好儿子啊。”在三宝宣读完圣旨,所有人还处于沉默快速思索这道圣旨引起连带反应之际,温彦博便阴阳怪气,拱手恭贺道:“为了加官进爵,王崇基王刺史不顾朝廷的正常程序,此等谄媚小人,太远王氏真是培养的好啊!”


温彦博这是先下手为强。


他们关陇系的领袖长孙无忌,刚刚为了与吴王达成妥协,随杜如晦去了吴王府。


不久之后,就传回这样一道圣旨,关陇系的裴居道被封为河朔三道之一的刺史。


这河朔三道不但是河北士族的基本盘,在军事位置上,以及富饶程度,那都是重新裂土产生十八道的上上之选。


就算比不上川襄道有川东革新之后的繁荣,但也差不了太多。


这些位置,将来都是大家极力争夺的。


现在这种情况,让他们关陇系有了率先向皇帝输诚的嫌疑。


李恪在长安。


其实现在在大家心中,就是皇帝的代表。


任何与李恪的接触,都是要被怀疑的。


何况现在似乎有证据佐证。


所以温彦博要倒打一耙,至少要让王珪质疑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有借口质疑王珪。


毕竟王崇基是他王珪的儿子!


哼!


唐俭冷哼一声,不甘示弱道:“若是长孙別驾是个耿直的官员,他应该有权利反对王刺史这个决定的。”


言外之际,长孙冲也是个逢迎上意的谄臣。


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儿子,很好的反驳了温彦博的话。


王珪与长孙无忌暗暗对视一眼,彼此用眼神审视、征询对方,同事眼中的戒备提防也是遮掩不住的。


杜如晦深深的看了眼李恪。


现在已经基本明了了。


吴王首先用政治讹诈,逼着辅机以他为中介人上门。


关陇系答应将斗争控制在朝堂之内,吴王解决了斗争夸大化影响民间秩序这个问题,稳定住了民间。


可不动声色的,却也让辅机掉入了陷阱。


不简单呐!


杜如晦不由想到了当日离开吴王府,与长孙无忌同乘一辆马车,长孙无忌的感慨。


这才是真的不简单。


李恪能察觉到,许多人隐晦的眼神落在他身上,他表现的十分平静,既没有故作深沉,也没有一丝得意。


他郑重说道:“诸位宰辅,父命难为、皇命难为,本王即是做儿子的,也是做臣子的,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本王是全占全了,现在父皇皇命下达,本王不日就要离京前往洛阳。”


“长安局势就有劳格外大人了。”


“担任洛阳令,恐怕会有段时间不能回长安了,本王需要先回王府通知府中家眷,让他们收拾收拾,随时准备动身。”


“本王先行告退。”


在众人注视中,李恪离开中书省。


李泰有些焦急的看向王珪。


王珪微微摇了摇头。


随后王珪、唐俭、长孙无忌、温彦博相继走出中书省,聚在一起,在外面踱步。


房玄龄和杜如晦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却不约而同的笑了。


房玄龄低声询问道:“如晦兄,当时你也对吴王没有任何怀疑?”


“没有。”杜如晦苦笑摇头:“谁能想到,当初民间物议激烈之际,吴王竟然不动声色的还安排了这么一手。”


若非皇帝这道圣旨图穷匕见。


恐怕他们还得蒙在鼓里呢。


倒不是他们不足够老辣。


而是李恪的政治讹诈吸引了所有人的全部注意力。


“吴王这一次不但利用了我们所有人对六部与中书省合并的担忧,更是利用了他自己,他自己给我们那种强烈迫切革新的感觉,所以当他提出合并的时候,我们都担心这会成为现实,因为我们觉得他极有可能那么做。”


闻言,杜如晦默默点了点头,房玄龄分析的很透彻。


李恪成功的用他们,用自己,吸引了所有人的全部注意力。


而让人忽略了他离间关并两系的目的。


这个离间,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


“老大人,这一次,我被殿下给坑了。”外面,长孙无忌满嘴苦涩,直言解释道:“我与如晦去没有其他的目的。”


“只是为了让吴王不要再提六部与中书省合并之事,为此,我们关陇系答应将斗争约束在朝堂范围内。”


“真的没有其他的目的。”


“当初没有与老大人商议,也是我们虚荣心作祟,如果……哎!”长孙无忌是满嘴的苦涩,满腹的后悔。


当初就不应该为了那点虚荣心隐瞒王珪等人。


王珪与唐俭相互对视一眼。


他们也不是蠢货,也怀疑这是吴王李恪的离间计。


长孙无忌的话虽然更加坚定了他们这种想法,但也不会就此让他们放心。


因为长孙无忌这番话中,掩盖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关陇系的虚弱!


正是由于关陇系的虚弱,他们才会在吴王李恪的政治讹诈面前低头。


那么,关陇系有没有因为他们虚弱,而像皇权输诚呢?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是绝对不会相信权利斗争中的真诚与温情。


唐俭要求道:“如果长孙宰辅有足够的诚意,就请宰辅让裴居道坚决不接受陛下任命他河朔三道之一刺史之位。”


“并且答应我们,你们不会染指河朔三道,并州北部以及塞北部分、河北西部部分,新成立的绥北道,你们也不能染指。”


“如此,我们就能相信,你们没有与陛下达成默契。”


河朔三道、绥北道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尤其是绥北道,完全打破了朝廷以自然地理为准则划分天下十八道的规则。


塞北部分也就算了,最主要是绥北道控制着并州东北部少数,以及河北西北部少数疆域。


将太行山内的井陉关控制在绥北道。


如此并州和河北同时失去了封锁太行山的道路。


河北作乱,并州兵马可以联合绥北道从井陉关直插河北腹心。


反过来并州也是一样。


这一道的刺史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朝廷的地位也会加重。


都是大家要抢夺的重点。


长孙无忌面色难堪。


裴居道坚持不受?


皇帝难道不可以顺势将裴居道踢出局?


总之这两个条件,无论是任何一个,关陇系都不能答应。


“绝无可能!”温彦博怒道:“唐俭,你这是在乘机讹诈!”


“不。”王珪盯着长孙无忌,郑重其事说道:“辅机,我们这是在验证你们的真诚。”


“你知道的,没有足够的利益,政争之中任何真诚的言语和温情的言语,都是不能相信的。”


“我们都为官多年,这个道理我们懂,你们也懂。”


王珪就是要确保,即便关陇系真的输诚了。


保住河朔三道,保住绥北道和并州,并州系也没有赔本。


还略有盈余。


反正十八个名额中,属于他们的人就不多。


“我们是不会答应你们这种事狮子大开口的讹诈!”温彦博咬着牙,压着声音怒道。


长孙无忌默默走开。


王珪知道,长孙无忌不答应。


“老大人,现在怎么办?”唐俭略微有些焦躁道:“我们得不到关陇系一个让人放心的答案,我们之间就没办法一起合力反抗皇帝。”


“还怎么办,我们明显被出卖了!出卖了!”李泰不知何时出现在二人身后,急的跺脚连说两次出卖:“皇兄马上就要走了,你们必须马上做出决定。”


“我还能厚着脸皮去求皇兄,尽可能保证我们的利益。”


“既然输诚,我们就要抢在关陇系前面输诚,这样得到的实惠更大。”


王珪瞥了眼李泰,他现在也明白李泰在这件事情上的一些小心思了。


尤其是李义府和狄仁杰二人的布局。


“再等等,吴王走之前,我会做出决断的。”


王珪说话的时候,盯着和温彦博分开,此刻正与李绩走在一起的长孙无忌。


“辅机,王珪不相信对吗?”李绩询问道。


唔……


长孙无忌点头沉吟,许久才从思索中回神:“王珪要并州、河朔三道、绥北道,只有这样才肯相信。”


李绩不由错愕。


他是知道的长孙无忌在为陛下百年之后布局。


有着这样一个目的,关陇系就不可能把整个北方的控制权都丢给并州系。


大家根本没有相互妥协的基石。


“你们现在只能寄希望共同的利益,让你们维持合作,对抗陛下了。”李绩无奈说道。


所为共同的利益,就是士族阶层共同利益。


可团体中的个人是自私的,在涉及团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时候,有人会出卖共同利益,舍弃团体利益。


团体与团体之间也是如此。


虽然有共同利益。


可团体也有自己更切身的利益诉求。


这就要考验彼此双方的智慧了。


“吴王李恪这个人,绝对不能让他成为继承人,他的手腕太厉害了,这是一个将兵法运用到权术,将权术运用到兵法中的人。”李绩感慨道,他已经几次三番的站在李恪的对立面,绝不希望李恪有上位的一天。


“彦博,那件事情有没有和辅机说?”不远处,李行密来到温彦博身边,看着长孙无忌和李绩,尤其是深深看了眼李绩,询问道:“现在关中只剩下右武卫了,只要解决了尉迟敬德。”


“整个右武卫就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让吐蕃出兵,侯君集从安息四镇牵制,我们抢先封锁潼关。”


“拥立秦王,杀魏王李泰,胁迫王珪,让中原士族牵制洛阳那位快速做出反应,只要稳住了,未必没有胜算!他必我们,逼得太狠了!”


温彦博有些紧张,衣袖中的手在颤抖:“再等等,再等等,右武卫近期也会有部分前往洛阳。”


“在潼关附近的铁道上做点手脚,造成停在潼关。”


“而辅机现在一定还下不了决心,我们只能等陛下把辅机逼到绝地的时候才能让辅机跟我们一起干!”


“没有辅机,我们成不了事情。”


李行密眼中闪过一抹狠辣之色:“是否可以让李恪晚走几天,随右武卫同行。”


温彦博脸色变了变,他知道李行密的计划。


一旦真的要做事,那就在潼关杀李恪。


让皇帝在洛阳做孤家寡人!


至于皇宫内的,到时候肯定也是一个也不放过。


皇帝老了,受到这样的噩耗打击,他能撑多久?


还能比秦王李承乾活的更久?


只要皇帝一死,有各地士族的配合,很快就能传缴而定。


到时又是一个士族中兴王朝、士族盈朝的局面!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