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398章 小心李恪!他绝对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

作者:星行点灯

“老大人,岑文本反对陇右分兵,增兵西域,恐怕是把陇右府兵当做他革新系,以及吴王的唯一依靠,不愿陇右府兵被切割。”


从太极殿内出来后,唐俭扶着王珪,低声说道。


不待王珪开口,卢赤松便冷冷说道:“他想的到美,这一次,我们就借助这件事情,打压革新系。”


“卢宰辅,打压革新系,不就等于是变相的帮助关陇系了吗?”身后有声音传出,三人转头就看到李泰拢着手走过来。


王珪审视着他这个女婿。


近年来,他们期盼的事情终于开始逐渐发生了。


魏王李泰,终于开始逐渐的与吴王李恪疏远了。


为此,他们几次三番谋划,终于按照他们的想法转变了。


李泰抵近,走在三人前面,边走边说道:“陇右府兵真的就会成为皇兄李恪的强援?”


“本王倒是不见得,陇右府兵最多是对皇兄有好感罢了。”


“我们主动帮着关陇系肢解了陇右府兵,增强了西域侯君集的力量,将来一旦有事,长安附近还有其他力量可以依靠?”


“为什么关陇系这一次积极的谋划增兵西域,紧紧只是想要肢解陇右府兵,降低皇兄李恪将来关键时刻的实力?”


“本王绝不认同这种看法,本王看来,关陇系这次打的一手好牌,他们在一石二鸟。”


“削弱陇右增强安西都护!”


“你们想一想,一旦到了关键时刻,本王在朝中可以得到哪些将领的支持?”


“几乎没有!”


“如果将来恰巧在洛阳还好,在洛阳本王还有河北方面的支持,可在长安呢?”


“在长安,左右武位、御林军中,这些年我们虽然在拉拢将领,但是本王很清楚,我们比不上关陇系。”


“左右武卫清一色的关中健儿,底层将校尤甚!”


“本王没有皇兄在军中的影响力,而关陇系可以凭借关中如网蜜织的关系,在关键时刻迅速拉拢两大营将士!”


“陇右府兵实力存在,态度不明朗,则是保证关陇系不敢武力夺权的最大依仗,否则就算父皇秘密立储诏书中的人选是本王,恐怕这皇位与本王也没有关系。”


说完后,李泰加快步伐,拉开与王珪等人的距离。


王珪三人相互对视一眼。


卢赤松审视着魏王李泰的背影,沉凝道:“看来当初的两都制,魏王心中是赞同的。”


若是将来皇帝驾崩于洛阳行宫,洛阳与河北比邻,而关陇系在洛阳的势力衰弱,对他李泰来说自然是有优势的。


关中反之。


唐俭略作沉吟,开口:“魏王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看来我们是应该帮一把革新系,挡住分割陇右,不过增兵之事恐怕很难阻挡,毕竟罗马人的威胁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


就在朝廷为增兵洛阳而争吵不休之际。


李恪在并州军营为期一个月的观察也结束了。


帅帐中。


恪坐在主位上,军中将领分列两边。


李恪看着众人正襟危坐,笑着说道:“大家不必拘谨,我呢马上就要走了,为期一个月的观察,算是对并州边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有些事情是我们已经暴露出的问题,有些是深入边军中切实了解到的。”


“总的来说,大问题没有,小问题还是有不少。”


“我呢就捡几个典型的例子说一说。”


“第一,边军将领在戍边之地购买田产,这无可厚非,不过……”李恪话锋一转,将领们面色变得更加严肃。


大家都明白这个转折时候,就是要找麻烦了。


“不过不能驱使士卒为你们边军将领耕作,这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事情,边军要做的事情,就是戍边、训练,边军不能领着朝廷的粮饷,成为你们免费的家丁仆役。”


……


“其二,边军护送商队之事,若是边军一视同仁,对所有的商队都进行保护,那么这件事情的性质就不算太严重,毕竟你们保护商队交易,能够促进地方的繁荣。”


“错就错在,你们保护的对象存在选择性!”


“晋阳王家该保护,难道普通的商旅就不该保护了?”


“那些小商旅对风险的抵抗更加弱,也更加没有能力雇佣足够的护镖人员,他们却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五姓七望,高门望族却有这个优渥待遇?”


咚咚咚……


李恪敲了敲帅案,声音变得凌厉几分:“大家不觉得这是一个讽刺吗?”


“殿下,很多人都是我们边军得罪不起的,如果殿下可以的话,不妨去对王宰辅说说。”刘政会笑呵呵建议道。


许多被李恪几句话训的低头不语的将领也不由点了点头。


冯立瞥了眼刘政会。


李恪眼神犀利而冰冷的看向刘政会。


刘政会瞬间浑身都绷紧了。


整个帅帐内的温度似乎都在瞬间下降。


所有人惊愕的看着吴王李恪此事冰冷的眼神。


这位名声在外的王爷,来并州边军军营已经月余时间了。


通过相处,大家也发现这位王爷似乎并不难相处,这也是大家没有激烈反抗的原因。


“邢国公,你来帮本王说说,军中长史的职责有哪些!”李恪冰冷的声音响起。


话中缓缓起身,不待刘政会开口,他一边走向刘政会,一边清冷说道:“军法、军纪、粮草、检点兵马。”


“军中出现的顽疾,很多就是你邢国公军中长史的管辖范围之内!”李恪猛地呵斥,指着刘政会,怒斥道:“本王是会去与王宰辅沟通的。”


“但你刘政会也给我检点一点,你要是作为军中长史,害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就自动请辞,庸者下,能者上!”


“刘政会,你来告诉本王,朝廷封你这个国公王爵,让你本人与国同戚,你就是这么为朝廷护卫并州边军的吗!”


“或许你沾沾自喜自己为人处事的圆滑,谁也不得罪,权贵们都得感谢你,可在本王看来,你就是自甘堕落,你就是把无耻当做荣耀!”


……


任谁都没有想到,李恪在临走之前,会忽然打发雷霆,指着刘政会这位大唐的元从骂一个狗血淋头。


众人神色凛然,都觉得李恪这是要开始算总账了。


大家之前都被这位王爷表现出的假象给蒙蔽了。


刘政会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嘴唇几次想要动,可始终没敢说话。


他很清楚,李恪现在面临失势,李恪可以破罐子破摔,在彻底失势之前,把他们也拉下马。


但是他不能!


他还要钉在并州边军,帮关陇系、帮秦王笼络这支精锐。


“你刘政会来告诉本王,你有没有勇气和能力挡住各方压力,如果你说你无能,本王可以奏请朝廷,换人来担任边军长史这个位子!”


“你来告诉本王!”


刘政会差点忍不住,他现在就像是个三孙子一样被李恪训斥。


他忍着心中愤怒,缓缓起身,黑着脸,大声说道:“请殿下放心,臣一定办到!”


冯立瞧着刘政会此刻的模样,心中暗暗摇了摇头。


不作不死。


刘政会一把年纪了,今天却非要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不过冯立乐意见得。


刘政会接下来就必须担起行军长史的职责,严肃军纪。


要不是刘政会这些年处处与他对着来,他早整饬边军了。


好了,刘政会即便不挪位子,他也要亲自去做这件得罪人的事情了。


“好,待新的军法军纪修订之后,本王看着你刘长史执行!本王看邢国公你的表现!”


李恪的话,让刘政会唇角剧烈抖动几下。


李恪这分明就是在坑他!


“臣领命。”刘政会十分艰涩的把头低下,三个字,几乎是一字一顿吐出来。


李恪没有理会刘政会,转身看着帐内坐着的将领,忽然一笑,安抚道:“大家不必过于惊慌,朝廷即便制定新的律法,也不会不给大家改过的机会。”


“前事不纠,会成为此番整顿军务的一个标准,我来的时候就说过,整顿军务的目的不是要针对某个人,某个群体,整顿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战斗力。”


“朝廷整顿军务开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如果在朝廷正式整顿军务开始之后,还不知收敛,肆意妄为,那就另当别论了。”


军中将领沉默以对,不过面色轻松了不少。


李恪也不管,他转身对冯立说道:“冯将军,军议结束吧,我们马上就走,还要去陇右府兵看一看。”


冯立起身,诸将领跟着起身。


冯立郑重其事保证道:“请殿下转告陛下,转告朝廷中枢,新的军纪军法制定之后,并州边军一定严格按照条例厘清弊病。”


“并州边军,永远忠诚与陛下,忠诚与朝廷!”


李恪笑着点了点头,冯立这是表态,是对皇帝老子表态。


随后。


冯立领军中将领目送李恪在黑骑的护卫下风驰电掣离开边军大营。


“吴王许诺前事不纠,是不是真的?”


“就这么走了,吴王当场抓了我们那多么的顽疾,也没有立刻处置,看来他来边军,真的只是为了查漏补缺,查找军中顽疾的,听说吴王是个很守信的人,他既然说了前事不纠,该打架改过的机会,就应该不假。”


……


冯立听着军中将领低声议论着,眼神余光瞥了眼面色难堪的刘政会。


刘政会被教训,一点儿都不值得同情。


刘政会的失败,就在于他忘记了一句话,人的名树的影!


吴王李恪,这些年名扬天下,即便是军中也对其所行之事有所耳闻,对其品行也有所了解。


李恪在做事做人方面的践行,让军中将士愿意相信他说的话,做过的承诺。


若是没有这个前提条件,李恪是绝不可能在短短月余时间,融入并州边军。


数日后。


当李恪进入陇右地界之际,他从陇右地方官府收到了朝廷的消息。


魏叔玉眼底闪过一抹担忧,提醒道:“大哥,这次增兵安西都护有些不同寻常。”


“要是真的成了,侯君集就掌握了十万精锐了。”


“且不说这些了,在西域养十万朝廷精锐,需要多少钱粮?”


有些话他不方便说,侯君集掌控十万精锐,对自家大哥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李恪坐在马背上,沉凝不语,片刻后说道:“叔玉,休息一下,替我写一份折子,提醒朝廷中枢,面对罗马人的讹诈,应该认真整理这些年岭南海商、以及遍布罗马境内茶馆搜集回来的情报。”


因为要避嫌,这些事情他没有接触,都是岭南五府经略使以及后期的岭南四道刺史直接成文奏禀朝廷的。


“另外派人去找一些西域的商贾到陇右军府,我要与他们见一见,他们应该知道一些关于西方的具体情况。”


“我马上派人。”魏叔玉点了点头,立刻按照李恪说的去办。


数日后。


李恪的折子抵达长安。


此时,关于是否增兵西域引发了剧烈的争论。


“陛下,罗马使节团又提高了要求,让朝廷赔偿五十海船的茶叶、十万匹上等绸缎……”


大殿内,温彦博拿着罗马使节团的要求折子,大声汇禀。


“陛下,打吧!”


“宵小蛮夷,竟然还敢对朝廷士子大开口,必须打,打疼他们才行!”


……


武将序列中,有人开始大声请战。


不过没有人提增兵了。


经过数日的反复争论,陛下不愿意表态,关陇系极力的推动增兵西域。


大家也就反应过来了。


关陇系想要增加西域侯部的实力!


而陛下则明显有些犹豫。


打这一仗,李世民暂时也不愿意。


朝廷的疆域已经太庞大了。


与罗马人打仗,大胜了又如何,西域暂时已经是朝廷的极限了。


与罗马人打胜了,其实也是败了。


打罗马,还不如打吐蕃对朝廷更加有利。


打下吐蕃,掌控高原,至少可以完成朝廷的绝对防御圈。


从此李世江山就可以后顾无忧。


劳师远征罗马有什么好处?打下地盘,朝廷也守不住,消耗钱粮,损失一批将士的性命?


可赔偿李世民也是绝对不愿意接受的。


朝廷的连绵要不要了,他李世民的颜面要不要了!


“陛下!”李绩此时站出,作揖大声道:“几日前,朝廷对分陇右府兵增援西域僵持不下,是否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兵增援西域呢?”


岑文本与褚亮不由皱眉。


分陇右之兵,他们有并州系的配合可以挡住关陇系的图谋,可现在并州系还愿意与他们合作吗?


二人看向王珪三人,果不其然,王珪三人表现出一副坐壁观上的模样,双手拢在袖中,眼观鼻,鼻观心。


李绩很明显是看透了王珪三人反对分兵陇右的目的。


关陇系准备退而求其次了。


“报!”


就在此时,皇城校尉匆匆跑来,在门外举着折子大声汇禀道:“启禀陛下,吴王派人从陇右送来的折子。”


“吴王请朝廷在针对罗马人讹诈之事,可以多看看岭南地方上呈朝廷关于罗马的详细见闻情报!”


李世民看完李恪的折子之后,吩咐道:“我们对罗马,对西方了解的很少,岭南搜集的情报,你们有多少了解,今日退朝,中书省抓紧时间按照吴王的提示,详细翻阅岭南送来的情报。”


“退朝!”


退朝后。


温彦博等人随着长孙无忌从太极殿走出。


“辅机,岭南送来的那些情报你们了解多少?”李绩跟在长孙无忌身边,有些紧张郑重询问道。


“李恪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他很有可能知道什么,破坏我们增兵西域的计划!”


“懋公你多虑了!”温彦博得意笑着说道:“绝不可能,岭南送上来的信报,我们都看过,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回中书省,仔细过一遍岭南送来的罗马情报再说!”长孙无忌面色沉沉道。


他不敢不重视。


正如李绩所言,李恪绝对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