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415章 安西诛心!一定要见一见李恪!

作者:星行点灯

“听说殿下此行收获颇丰?”侯君集骑马陪同入城,扭头看了眼跟在后面的商贾笑着说道。


大部分商贾乘坐海船返回。


还有陇右方面曹富贵等人两三百人随行李恪从陆路返回。


李恪点了点头:“不能说是我本王收获颇丰,而是咱们大唐的物产在西方很受欢迎。”


“如果没有这个内在的支撑,我们即便说的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就如同我们唐人走出去,可以充满自信,昂首挺胸一样,首先是来自我们内部的支持。”


“殿下说的是,刘仁轨这种潜藏在我们内部的臭虫,实在是太可恨了。”侯君集咬牙切齿狠狠说道。


李恪眼神余光瞥了眼侯君集,没有答话。


侯君集不由觉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


身边这个人看似年轻,可心思深沉的让长孙无忌那种老狐狸都猜不透。


手段更是繁多。


他眼神余光不由往前方的酒肆看去。


刘仁轨隐藏在酒肆中,他是知道的。


而且也是他暗示埋伏李恪的。


别看皇帝的暗示让他们高兴,可李恪在国内的影响力,实在是令人担忧。


侯君集亲自经历了玄武门之变。


他很清楚,有时候,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实力!


而李恪恰恰有这种实力。


越来越庞大的商贾阶层,正在表现出全力支持李恪的态势。


因为革新,民心正在倾向李恪。


一旦陛下百年之后,李恪若有不臣之心,有钱有百姓支持,招兵买马,那种景象,恐怕只有一个词来形容。


赢粮影从!


是故,秦王想要坐稳江山,唯有李恪死!


侯君集感觉自己捏着缰绳的手心全都是冷汗。


他也不确定,刘仁轨一旦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很有可能把他自己搭进去。


酒肆包间中。


刘仁轨看着李恪骑马渐渐靠近,紧握弓弩的手松了又握紧,握紧又放松,反复着。


额头渐渐冒出冷汗。


当真正对李恪动手的时候,刘仁轨才能感觉到,对这位动手,心中的压力多么的沉重。


他没有亲自经历过刺杀帝王是什么感觉。


但是刘仁轨觉得,恐怕就算是杀皇帝,他都不可能有这么紧张恐惧。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恪长期以来,给他造成的威慑和畏惧产生的。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长时间畏惧,就是刘仁轨现在这种反应。


李恪从开府建牙开始,一直到现在,对待所有的对手,除了辽东事件外。


几乎没有用刀子来解决事情。


土门关鏖战,差一点将松赞的十万精锐拼光。


辽东事件,更是将士族人的脑袋砍瓜切菜一般砍下。


一个喜欢用温和手段解决问题的李恪,少数几次展露铁血狠辣一面,一次为国,一次为救弟弟。


恰恰是这样,无形中给所有人心中埋下了恐惧。


一个人天天张牙舞爪,挥着刀子表露出狠辣,往往时间久了,处于周围的人,反而习惯了,畏惧逐渐减小,甚至没有敬畏之心。


恰是李恪这种,最让人忌惮。


刘仁轨很清楚,杀死李恪,他要面临着李恪兄弟们,以及革新系疯狂的报复。


到时候,未必有人会保他!


杀不死李恪。


可能这个人的报复会更加狠辣,比上天入地追杀他都狠。


咬人的狗不叫!


在刘仁轨眼中,李恪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刘仁轨的手有些哆嗦,汗珠流到眼睛里,刺的生痛,忍不住闭不上眼睛。


他手中的弓弩唰一下摆动。


刘仁轨再次睁开眼睛之际,弓弩瞄准了侯君集。


“侯君集!我刘仁轨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侯君集除非有一天当皇帝,不然你还没有资格命令我!”刘仁轨面态狰狞的盯着侯君集,咬牙切齿低声自语。


话音落下,刘仁轨将弓弩再次对准李恪。


“吴王,李恪!你真的很厉害!我就看你能不能坐上皇位!不然我刘仁轨一定报着丧家之犬之仇!”说着,刘仁轨举着弓弩,一步步缓缓后退。


李恪等人骑马慢行经过酒肆,来到安西都护府衙门外。


翻身下马,李恪将马缰扔给黑骑的兄弟。


他扭头笑着说道:“候将军,我可以肯定,刘仁轨一定还在这座城内,他一定想要刺杀我。”


侯君集面色一怔。


程处默下意识的把手按在刀柄上。


窦静笑着冲程处默摇了摇头,说道:“处默放松些,殿下肯定刘仁轨在城内,但也肯定刘仁轨不会动手,否则殿下不会如此堂而皇之的入城。”


侯君集心中十分紧张,故作深沉,摇头道:“殿下说笑了吧,在殿下来之前,臣已经将城内翻了一个遍,殿下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询问安西都护管辖下的将士们。”


“而且殿下为什么这么肯定刘仁轨不会动手?”


“我倒是觉得,刘仁轨不在这城内更有可能!”


李恪笑了笑,迈步就往府衙里面走去,这种反客为主的身份,让侯君集十分不舒服。


可人家是大唐的皇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人家将安西都护他的府衙当做自家,不给他面子,他也只能受着。


侯君集心中十分不爽,连忙追上去。


李恪边走边说道:“这是基于我对刘仁轨这个人的判断,他是一个功名利禄之心十分强烈的人。”


“他不是一个随随便便能够放下功名利禄,亡命天涯的人。”


有些话李恪没有说,窦静却知道李恪这种判断从何而来。


土门关诛心!


作为关陇系的核心上层,又是窦氏出身,土门关,乃至整个灭吐之战的详细过程窦静都十分清楚。


这位王爷当初将刘仁轨以及刘仁轨的心腹安排守军塞。


就是诛刘仁轨的心。


彼时刘仁轨都已经山穷水尽也没有投降吐蕃,现在又怎么会轻易的离开安西都护呢?


何况侯君集在其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也十分耐人寻味。


所以窦静也觉得,刘仁轨就在这城内的可能性很大。


侯君集微微皱眉,反问道:“那么为何殿下就这么自信,刘仁轨不敢对殿下动手呢,此人狼子野心,有着一颗禽兽虎狼之心!”


“他可不是什么善茬!”


李恪脚步停顿,扭头笑着看了眼侯君集,紧接着继续往前走:“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刘仁轨的角度考量,一切就都明白了。”


话罢,李恪不再言语。


侯君集隐藏在袖口中的手却不由暗暗捏紧了。


他试着站在刘仁轨的角度去考量,忽然意识到,他忽略了一点。


刘仁轨此人是个极端自私自利之人。


他当初只想着刘仁轨充满了对李恪的恨意,是李恪当他做了丧家之犬。


他一定会冲动报仇。


可却忽略了刘仁轨的性格。


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恰恰绝对不会一时冲动。


这种人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对自身是否有利益可图,利益大小与否。


一旦有这种心思,刘仁轨还敢对李恪下手吗!


真特niang蠢!


侯君集忍不住心中暗骂自己一声。


他就是安排一个普通的心腹士卒去做这件事情,都比刘仁轨这种人强!


这种人想法越多,越难控制!


反倒不如一个普通士族更加容易被驱使。


侯君集看着李恪的背影,眼底闪过不安,从李恪最后一句话,让他站在刘仁轨的位置去想。


似乎李恪知道他会驱使刘仁轨做这件事情。


侯君集心中有些慌!


他忽然觉得,这个人比皇帝更加阴险,更加难对付。


宴会结束。


程处默等人陪着李恪回到房间。


“大哥,你是怀疑老侯是吧?今天我差点没有忍住,想要宰了老侯。”程处默瓮声说道。


李恪抬脚踢了程处默一下:“你宰了老侯,有没有想过自家兄弟侯俊的感受。”


“行了,以后这话就不要说了。”


“殿下是故意在侯君集面前提及刘仁轨对吗?”窦静笑着说道:“殿下是怀疑,侯君集在庇护刘仁轨。”


“西域山高皇帝远,只要我们离开,刘仁轨还会出现在军中,而殿下那番话就等于在侯君集心中种下了一根刺,他们双方从今而后,就无法相互信任了。”


崔莺莺看着窦静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唇角不由微微上扬。


这无疑显示了窦静的一种倾向。


她作为丈夫的枕边人,可是十分清楚的,丈夫在回来的时候,曾在途中与曹富贵等人攀谈过。


通过曹富贵这些经常往来安西都护的商人了解到。


侯君集在安西都护将士心中的威望不高,反而这个刘仁轨很高。


侯君集不信任刘仁轨了,双方存有芥蒂,就可以保证安西都护不是铁板一块。


安西都护无法做出损害朝廷的事情。


李恪笑了笑点头承认,询问道:“你这次回去,想要解决十里地之内的同行,有没有想法呢?准备怎么解决?”


窦静笑着说道:“巧了,臣还真的有些想法,在罗马的时候,臣曾见过一种罗马小孩用木头做的两个轮子的玩耍之物。”


“给了臣一些启发。”


闻言,李恪不由眼睛一亮,高兴道:“莺莺给我们准备笔墨纸砚。”


“你画出来,给我看看,放心,我肯定不抢你的生意。”李恪笑着打趣道。


哈哈……


“殿下富可敌国,臣又岂会担心殿下抢我的生意,殿下如果想要,岭南的茶叶生意、造船生意岂会有他人插手的机会,又岂会劝说臣出去走走看看。”窦静爽朗笑道。


崔莺莺笑着去帮丈夫取笔墨纸砚。


一些小事情,往往能够让一个人彻底做出选择,崔莺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窦静现在虽然没有了权力,但是关陇窦氏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将来只要窦静带个头支持丈夫,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此同时,侯君集书房中。


刘仁轨满头冷汗的匍匐跪在侯君集的面前。


“将军,属下无能,处于对李恪的恐惧,属下始终不敢下手,请将军责罚!”刘仁轨语调颤抖,急促说道。


侯君集眯着眼睛打量着这个人。


他没有请命再刺杀一次,决口不提此事。


侯君集就忍不住想到了李恪那番话。


事后他也怀疑李恪知道他包庇刘仁轨,所以故意挑拨离间。


可纵使猜测到了李恪的目的,在听闻刘仁轨这番话,扎在他心中的那根刺还是让他很不舒服。


侯君集又舍不得现在杀了刘仁轨。


刘仁轨已经是丧家之犬了,只有他能够庇护。


以刘仁轨的能力,将来攻城略地,可以成为他手下一条最好的狗!


“起来吧,对待李恪,任何的谨慎都不为过。”侯君集温吞说道。


“谢将军!”


待刘仁轨起来后,侯君集看着刘仁轨满头冷汗,十分满意,至少这证明,刘仁轨心中的恐惧是有的。


有恐惧,他就能够牢牢的控制住此人。


侯君集从桌案下取出一张铁面,放在桌子上,往刘仁轨面前一推说道:“从今以后,你就带着这张铁面留在我身边,军中你就暂时别去了,以后等秦王登基,你才能够将这张铁面摘下来。”


刘仁轨看着那张漆黑铁面。


黑骑的铁面是一种荣耀!


而他这张铁面,意味着他从今而后,就要成为一个活在阴暗中的老鼠!


一样是土门关劫后余生。


为什么时至今日,他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甚至还不如那些普通士卒!


刘仁轨缓缓戴上铁面,心中不甘,愤怒在滋生。


……


李恪在安西都护休整数日后启程。


临别之际,李恪骑在马上,看着送行的侯君集,拱手说道:“候将军,无论任何时候,守好安西都护,将军就是大功一件。”


“安西都护的兵马,只能是保家卫国,否则将军即便立功,将来你这功勋,也是大过,也会成为将军留给别人最大的攻击弱点,或许将军会因此而牵连九族。”


“我知道,我与将军不是一路人,但我与侯俊是结义的兄弟,还是希望将军能够做好安西都护分内之事,帮朝廷守好西域这片国土。”


侯君集不由微微皱眉,他绝对没有想到,李恪竟然对他说出这样一番推心置腹的话。


“多谢殿下提点,臣忠于陛下,忠于朝廷,誓死为朝廷守住安西都护这块疆域!”


李恪深深的看了眼侯君集,拱手辞别后启程。


侯君集看着李恪返程队伍渐行渐远,不由微微皱眉,心中暗道:‘他是看出我的安西都护,是长孙无忌在为陛下百年之后布局的重要一环,所以他警告我?’


‘但是不能否认,若是我将来真的令军打回关中,辅佐秦王登基,也违背了安西都护的职责。’


‘有人如果想要对付我,这就会成为我致命的弱点!’


‘李恪啊,李恪,你还真是一位玩弄人心的高手!’


……


于此同时,窦静也在暗暗打量着李恪。


他在怀疑,李恪是为自己布局,还是担心将来安西都护对陇右的繁华造成不可挽回的毁灭和冲击。


关陇系布局安西都护侯君集这一环,现在基本是一步明棋了。


朝中所有人都看的清楚。


陛下没有动,耐人寻味。


帝心难测。


但吴王李恪适才的一番话,无外乎他分析的两种结果。


他暂时倾向后者。


当然,这有待将来验证。


‘就以此事为一个抉择把,如果你是为自己将来布局,那么将来我就保持中立,如果你真的是为陇右一地百姓考量,那我就全力支持你!’窦静一直挣扎犹豫不定,此刻,索性就将他的抉择交给李恪。


窦静很清楚,朝中一些中立派恐怕与他也有一样的犹豫。


大家都在观望。


他虽不在中原,但很清楚,随着陛下这次忽然病倒,恐怕朝中平静的背后,许多人都在迅速的做最后的抉择。


个人利益、家族利益、朝廷利益、天下利益。


大家都在种种利益中挣扎选择。


而他窦静也不过是其中一个俗人罢了。


十月末。


玉门关。


关城上。


李佑、郝瑷、李玄道等人盯着关外的隔壁不停的张望着。


“郝刺史,信报说了,皇兄就是今天到玉门关是吗?”李佑等的有些不耐烦,询问道。


郝瑷笑着十分肯定到:“对,有好几拨商队都传来消息,殿下今天一定抵达玉门关。”


“怎么还没有到呢?是不是遇到了马匪?”


郝瑷摇头宽慰道:“不可能,这些年我们陇右充当着安西都护数万大军的粮草后勤供应,为了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以粮草为筹码,敲打了几次安西都护方面。”


“当时官司还打到了陛下面前,陛下最后都给安西都护方面下了旨意,要他们剿除治下匪患。”


“我们这边亲自搜集戈壁马匪的踪迹,亲自派人跟随监督,安西都护做不了手脚,这些年根本没有匪患。”


闻言李佑不由笑了,他打趣道:“郝刺史,侯君集这个人我了解,记恨心很强,你们陇右这么敲打他,小心他报复你们。”


郝瑷笑了笑,没有搭话。


这话没法搭。


李佑作为皇子说说无所谓。


他与侯君集是同殿为官的同僚,虽然彼此阵营不同,但是也不能单凭个人喜好,对人家的德行进行指点。


这不是王爷一直要求的官场生态。


“来了!”就在此时,有人激动的大喊一声,众人往关外看去,就见一队人黑压压的,施施然出现在戈壁的地平线上。


吴王李恪返回玉门关,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关城。


“吴王回来了。”


“那咱们得去迎接,要不是吴王开发河西丝路,咱们这地方,怎么可能这么富裕。”


“对,这话说得对,吴王好不容易来咱们玉门关一次,咱们一定要让吴王感受到咱们的感激之情!”


……


因丝路受贿的商贾、关内土生土长的百姓,议论中,纷纷涌向关城城门处。


街面上。


乔装打扮成商贾的松赞和慕容孝隽看到这一幕,面色变得格外凝重。


“看到了吧,玉门关,这个胡汉杂居之地,居我了解,以前总是隋朝,这里的百姓对中枢政权的向心力也没有这么强烈。”


松赞沉声说道:“可看看现在,这里的胡人正在渐渐的忘记他们原本的身份,逐渐认同唐人的身份。”


“这种情况,中原历朝历代恐怕都没有出现如此强烈的向心力。”


“李恪不死,始终是我们吐蕃最大的敌人,今天就去见一见这个被大唐皇帝开始猜忌的吴王恪!”


慕容孝隽听着松赞的话,想到了忘记吐谷浑身份的族人,满腹苦涩之际,听闻松赞要去见李恪,连忙抬手紧张道:“赞普,李恪连大相都想杀,你去见他,太冒险了!”


“无碍!这一次我一定要见见他!这或许是我们之间最后一次见面了。”


“若是以我一条命,能为吐蕃国寻求道一条更容易的崛起之路,有何不可!”


慕容孝隽恍然大悟,恐怕松赞要见李恪,绝对不是惺惺相惜这么简单,还有更大的目的!


……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