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444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作者:星行点灯

“懋公这次让你受苦了。”


李绩府中,李绩裹着一张摊子坐在床上,浑身瑟瑟发抖,面色有些苍白。


长孙无忌看着歉疚说道,李绩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不是年轻小伙子。


为了做的逼真,不得已给自己身上浇上水,在这反常天气中冻了一个时辰,这次称病,他们做的是真真切切的。


无他,孙思邈在京中,从一开始大家就明白,皇帝一旦猜忌李绩,想要李绩离开,就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借口而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李绩强忍着浑身的寒冷感觉,嘴唇有些哆嗦,苦笑说道:“无妨,只要能够对大局有利即可。”


相比李氏一门的衰落,这点苦楚算什么。


如果皇帝一定要杀他,他也会舍自身而保家族安全。


等待时机,再次重现李氏家族的荣耀。


士族人能够控制天下千百年,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可以更狠。


这一点那些小民百姓做不到。


能够做到的,在这千百年的漫长时间,都已经渐渐跻身更高的阶层了。


那些小民百姓很少有这样的眼光。


他们的精力完全被生活的艰辛所牵扯,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人生,小民百姓的时间思考每天如何活下去,吃饱穿暖都很艰辛。


而李恪做的事情,就是朝廷提小民百姓进行思考。


无论是推动教育、鼓励养殖还是发展农业。


其实本质都是以朝廷的身份来替小民百姓进行思考,引导小民百姓进行阶层的跃进,解放小民百姓的时间,让小民百姓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精力。


这就是他们最怕李恪,最反对革新的原因。


当小民百姓不在为活着而耗费太多精力的时候,小民百姓就会去思考。


这是人的本能。


他们这些人很明白,当一个人有了精力去思考人生的时候,庞大的底层百姓基数中,一定出现大批杰出人物。


更进一步的实现阶层的跳跃。


这一次跃进,就是对士族最大的挑战和冲击!


士族的统治理念,一直都是百姓活的吃饱穿暖,但是这种吃饱穿暖的程度是要进行遏制的。


让百姓可以通过勤劳的劳作,获得生活所需即可。


很少有百姓有精力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如此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庞大底层对上一个阶层的挑战。


科举打破了这种默契。


而李恪,彻底的将这种局面完全肢解了。


新出现的商贾阶层,某种程度,已经是一种跃进,已经开始发起对士族的挑战。


而普通百姓而通过朝廷的引导,从科举方面对士族发起挑战。


这种挑战,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


这种上一个阶层,试图让更低一个阶层陷入为活着而无休止奔波的陷阱,其实就是历朝历代的一种默契统治方式。


也是许多统治阶层追求的一种所为完美状态。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当这些繁复的念头从脑海划过后,李绩不由的摇了摇头,适才这些想法十分奇怪,他前所未有对这种统治与被统治。


阶层控制这些事情思考的如此清楚。


李绩收回杂乱的思绪,凝重询问道:“辅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陛下的破绽?”


屋内的几人全都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郑重说道:“陛下从始至终都没有动过右手,右手一直藏在衣袖中。”


“这完全不符合陛下的习惯。”


“六十多年的习惯,怎么可能忽然出现变化呢?”


“除非一种可能!”温彦博接住话茬,严肃说道:“陛下他的右手在当时是不方便活动的,为什么不方便活动?”


李绩默默点了点头,拧眉担忧道:“恐怕我这个病装不了太长时间,孙思邈为我诊断开方……”话中,李绩不由苦笑。


大家都听明白了。


均都约而同面露沉凝之色。


他们猜测皇帝是隐瞒了健康状况。


可是皇帝如果迟迟无事,李绩这个病就拖不了太长时间。


……


太极宫。


“陛下,李将军的确病了,风寒入体,臣已经开了方子。”孙思邈恭恭敬敬的站在暖他前汇禀着。


李世民靠着软塌,面上的虚弱十分明显,手指轻轻摩擦着案牍,沉凝道:“怕是故意让自己生病吧?”


任谁都能听出皇帝这平淡话语中的淡淡寒气。


“孙神医,懋公的病需要多久才能好?”


“最多十日。”


“那就好,不耽误事。”


李世民面露轻松,扭头看向王德:“王德,三天后,不管李绩的病有没有好,都给朕拟旨,催促李绩动身,不得耽误!”


“老奴遵旨!”


……


杜府。


咳咳……


剧烈的咳嗽声从杜如晦的房中传出。


房玄龄坐在杜如晦身边,连忙替杜如晦拍了拍,苦笑说道:“老伙计,你可不能有事,现在这朝局,压抑的很。”


呼呼……


杜如晦喘气有些粗重,许久后才平复一些,询问道:“以你观察,陛下是不是真的无碍?”


房玄龄摇头。


哎!


杜如晦不由叹了口气:“我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等。”


他们绝对不会做任何不利皇帝,动摇皇帝统治的事情。


纵使他们决定扶李恪一把,那也是皇帝之后的事情。


皇帝在位期间,作为皇帝的肱骨心腹,是绝对不会有任何动作。


杜如晦紧接着分析道:“尉迟的右武卫他控制不住,长安换防虽然是辅机他们推动兵部下达的命令。”


“但是若是没有右武卫的配合,是不会提前换防的。”


“你今日多与知节走动走动,程知节表面粗鄙,心却很细,这些年左武卫一直是他掌控着。”


“尤其是吐谷浑之战,左右武位损害殆尽,重新建立,左武卫三分之二是从陇右府兵征调,有部分是从并州征调。”


“关陇系对左武卫的染指不深,我唯一担心的是知节这个人。”


“陛下在,我们这些人自然都会效忠陛下,支持陛下,但是陛下一旦不在了,有人会处于公义去站队,有人会处于私利而站队,程知节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但一定要搞清楚。”


房玄龄点了点头:“我明白,你好好保重身体,这些事情交给我吧。”


他知道老伙计心中的担心。


只要陛下一倒下,又有多少人真的会为天下为做出选择?


说实话,现在还完全忠于陛下的老兄弟,其实忠于的不是朝廷、不是朝廷的公理正义。


而是陛下这个人。


忠于陛下的知遇之恩,忠于陛下的提拔之恩等等。


皇帝不在了,一定会有人要为自身利益考量。


恐怕这些人还不会少!


十日后。


“英公接旨,陛下闻英公康复,责令英公马上赶赴岭南,接旨之日,不得有任何拖延,马上启程!”英国公李绩府中,王德说完后,笑着将李绩搀扶起来。


把圣旨交给李绩,安抚道:“国公,陛下只是一只盛怒,国公且先去岭南避避风头,很快陛下就会转变心意的。”


“英公的荣耀在将来,不在现在。”


李绩心中一动,想到了当初他们分析皇帝贬他去岭南的目的。


皇帝贬他,留给继承者提拔他,施恩于他。


以此得到他的忠心。


但他们商量的结果是不能走!


李绩面露苦涩,拱手小心翼翼请求道:“王大监,是否能请陛下宽限几日,家母九十高龄,此离开,或许就是诀别。”


“在离开之前,李绩想为家母举行寿宴。”


“百善孝为先,请陛下恩准。”


说着李绩从袖口拿出折子,双手捧着奉上。


王德虽然依旧笑呵呵,可心中却十分紧张,李绩这分明就是托着不走!


而且借口还很好。


百善孝为先!


皇帝怎么拒绝。


何况皇帝本身在孝道方面有些污点,若是不允李绩的话,天下百姓怎么看待!


王德笑着询问:“不知英公需要多长时间,老奴也好转达陛下。”


“五日吧。”李绩斟酌说道。


“英公的请求,老奴会转达陛下的。”王德热情笑着将折子接过。


李绩目送王德离开,满嘴苦涩,心中也充满了恐惧。


他们是在赌皇帝的病情绝对没有康复,一切都是装出来的。


所以他必须留下来,他留下来,以他的声望,京城附近的兵马都能产生很大影响力。


只是若是赌输了,就彻底失去了帝心!


别管理由多么充分,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其实皇帝心里也明白。


皇帝本身就已经猜忌他了。


他再如此?


恐怕生死难料……


哼!


太极宫内,李世民看了李绩的折子后,面色瞬间变得漆黑,怒而冷哼,王德看着连忙安抚道:“陛下,息怒,您现在不能动怒!”


王德说着,眼睛就变红。


李世民也没有忘记孙思邈的叮嘱,他控制着胸中愤怒,自言自语道:“看来是朕某些地方的举动,打草惊蛇了。”


“王德,你说新城到了新罗没有?”


王德知道,这二十日的时间是跟阎王爷抢来的,对皇帝,对大唐朝廷的重要性。


“陛下应该差不多了,三宝和公主殿下都知道此行的目的,他们不会在路上耽搁的。”


“希望如此吧,朕想最后见见那个混球。”


对李恪,李世民心中是充满亏欠的。


那个混球为了他,为了这个天下做了太多事情了。


且不说其中受了多少委屈。


而他明知李恪不愿意坐这个位子,还从贞观十四年开始布局,当父亲的‘算计’一个孝顺的儿子。


他心中就觉得十分亏欠。


而他们父子也整整五年没有见面了。


……


于此同时。


新罗王宫。


“一拜天地……”


李恪亲自主持魏叔玉与妹妹新城的婚礼。


大礼完成之后,宴会开始。


李恪刚要招待来给妹妹送上祝福的宾客之际,三宝悄悄来到李恪身边:“殿下,公主要见你。”


“新城想家了?”李恪还不知道,笑着打趣道。


却也跟着三宝去看望妹妹。


不过等他到了的时候,就看到新房大殿内,不但叔玉在,就连崔莺莺、苏婵儿等人也在。


倒是伺候在里面的侍女全都被打发走了。


新城站在一边不停焦急的走动着。


李恪笑着说道:“新城,怎么了?是不是不适应,有什么不适应……”


当新城转身,李恪看着昔日这个小姑娘一脸惊慌悲恸,泪流满面的样子不由皱了皱眉,声音也停下来了。


“皇兄,父皇不行了。”新城终于忍不住悲恸大哭道。


在场的所有人面色全都变了。


李恪快步走到妹妹面前,抓住她的肩膀,询问道:“新城,这是怎么回事?”


“你怎么不早点说?”


新城哭着从袖口拿出一封信说道:“父皇让我来了新罗,婚礼之后才能对你说。”


“这是父皇给皇兄的信,父皇想让皇兄你能回去一趟,他想最后见你一面。”


李恪连忙接过信,急躁打开。


吾儿恪:


“当新城将信交给你后,你应该明白爹的情况了……”


“我们天家父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爹对你多有亏欠,爹心中知道,从土门关开始……”


……


“爹能最后见你一面……”


李恪看完信后,无声中,已经泪流满面了,这封信中,父皇从土门关开始,历数他推动革新的点点滴滴。


以及其中他受的委屈。


李恪到不觉得委屈,如果他觉得委屈,他就不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他只是从这封信中,感受了一个当父亲的自责以及希望他回去一趟的殷切。


李恪想回去告诉皇帝老子,他没有觉得委屈,让皇帝老子不要自责。


“叔玉,马上准备,我们现在就走!”李恪转身说道。


“皇兄,父皇让我举行婚礼之后再对你说,是因为父皇知道有人不想让你回去,婚礼是个幌子,他希望你能秘密动身。”新城拉住李恪,哭着提醒道。


李恪醒悟过来。


他点了点头:“别哭,别哭,我知道,我知道……”


崔莺莺看着丈夫安慰妹妹,从丈夫反复的话中,就知道丈夫心乱了。


着急想要回去见皇帝一面。


她尽可能柔声说道:“王爷,现在你应该与臣妾一同去外面感谢新罗以及大唐方面的宾客。”


在大唐二字上,崔莺莺加重了音调。


这是在提醒李恪,这些大唐方面的宾客,未必就没有人监视。


“大宴结束后,王爷和叔玉秘密先行,黑骑找一个名义,由善德派遣离开新罗王城……”


崔莺莺迅速的为丈夫分析着。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