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473章 绝对防御圈建设,一条令人震怒的消息!

作者:星行点灯

大唐文德顺圣太后长孙无垢,于贞观三十三年秋季。


麦香随着麦浪弥漫整个关中,收获的季节出殡。


其规模不亚于太宗皇帝李世民。


长孙太后入殓两月后,天下渐渐恢复平静。


对士族粮赋的征缴也开始在天下各州道推进,各种问题开始反馈向朝廷。


太极宫。


李恪坐在软塌上,五位宰辅坐在马扎上宣读着需要皇帝紧急处理的事情。


“陛下,各地士族对征收粮赋还是有些抵触,各种借口推诿,地方请求能够予以地方更为宽限的时间,让地方做通工作。”


“出使罗马的使节已经返回,罗马人拒绝归还占据我安西疆域部分领土。”


“西突厥更是直接将我大唐的使节赶出。”


“有情报显示,吐蕃人支持西方人治理西方人,吐蕃认为西方是西方人的西方,西域属于西方,罗马和西突厥在安西的诉求是正义的、是天下所有正义者都应该支持的事业。”


……


五位宰辅说着,声音渐渐停了下来,无奈的看着正在暇睸的皇帝。


三宝瞧着气氛不对,连忙从身边宫娥手中接过参茶,心中苦笑,小碎步来到皇帝案牍前,低声说道:“陛下,喝盏参茶。”


“来人,给五位宰辅也准备参茶。”


李恪在三宝激灵的提醒下才清醒过来,他摇了摇头,瞧着五位面色沉沉的宰辅,很自然的笑了笑说道:“让几位宰辅见笑了,像朕这个年纪,正是嗜睡的阶段。”


房玄龄五人唇角不由抽搐几下。


这话……说的真的可以如此面色不改吗?


当然他们也知道,这真的是难为这位了。


登基已经有三四月了,五更早朝保持了最长纪录。


就是这位以前做王爷,上头有个当皇帝的爹压着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勤快过。


李恪端起茶盏示意道:“喝茶,我们先喝点茶,稍微小憩片刻,然后再商讨这些事情。”


长孙无忌几人只能无奈的‘陪着’皇帝喝茶。


一盏参茶入肚,李恪精神了不少,苦笑说道:“几位宰辅,朕琢磨着,今后的早朝是不是免了。”


“朝臣们太辛苦了,午朝形成管理,早朝若无急事,就免了如何?”


李恪实在受不了五更天早朝了。


他一大堆事情要做,每天休息的就很晚,又要五更天早朝。


他真担心自己用不了几年就把自己玩儿完了。


皇帝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不光要提防有人图谋不轨,最主要大部分皇帝其实是被活活累死的。


李恪纵观历史,长寿的皇帝似乎还真没有几个。


长孙无忌隐晦提醒道:“陛下,君王不早朝的名声不好。”


闻言,李恪笑着摆了摆手:“舅舅无妨,君王不早朝,那是说君王沉迷美色,这方面不用担心。”


“而且我琢磨着百姓也能够理解的。”


“要不我们先试行月余时间,看看效果,如果不行我们再改回来,这么熬下去,我担心自己活不了太久。”


“陛下万万不可说此等不吉利之言!”房玄龄等人色变,连忙拱手提醒。


李恪毫不在意摆手道:“不说了,几位宰辅不必如此紧张。”


“那你们看,朕的提议……”李恪笑呵呵试着询问道。


皇帝连活不长的抱怨都说出来了,谁敢,谁能反对呢?


难不成他们盼着皇帝早点驾崩吗?


“臣等遵旨!”大家拱手低头苦笑,这口子开了,说是试行,可一旦开了,一定会成为定例。


不过房玄龄等人主要是考虑民间的风闻不好。


毕竟千年来,皇帝早朝这是常例。


凡事不肯早朝的皇帝,总是会被说一句从此君王不早朝之类的话。


至于会不会耽误正事,大家都也并不担心。


这位登基以来,已经很清楚的向所有人证明了其处理国事的手段。


甚至比先帝更灵活。


这位少了一些先帝的帝王心术,不过当今处理国事的手段、方式总是能够令人别开新面。


李恪高兴笑了,一时间精神似乎都好了许多,他伸手拍了拍膝盖,说道:“适才听舅舅说到士族对征收粮赋进行抵触。”


“这一点要告诉地方官府,朝廷的法度对任何阶层都是公平!”


“不容任何人破坏!”


“告诉地方士族,不要以为曾今的事情过去了,就天下太平了,有些事情,朝廷给他们记者一笔账,朕也没有忘记!”


“机会公平、义务公平、责任公平等等是大唐一定会紧守的一条红线!”


“没有人可以践踏这条红线,就是皇帝也不行!”


长孙无忌没有提士族辩解或是求情,拱手应喏道:“臣遵旨。”


李恪笑着点了点头,看向房玄龄:“房宰辅,朝中制定一份商贸政令。”


“朝廷对前往昔日西罗马帝国,也就是现在的蛮族国度贸易的商贾,予以商税一定比例的优惠。”


“让商贾们大张旗鼓的去做!”


“我们每年支持东罗马的上好盔甲和刀枪武备缩减,至于份额中书省来衡量,既要东罗马感到疼痛,还不能把东罗马逼到我们的对立面。”


“至于借口也很好找,朝廷要集中精力修建通往南方,纵贯南北的铁道,还要向北疆塞北草原延伸,上等精铁的需求量太大,无法满足东罗马的份额。”


房玄龄等人明白,这是告诫东罗马。


东罗马这些年要抵御新崛起,充满朝气和凝聚力,欣欣向上的阿拉伯人进攻已经十分困难了。


大唐有偿支援的武备。


大唐将极西之地的商贸几乎七成交给东罗马,让东罗马得以拥有财力和军备抵御阿拉伯。


东罗马对大唐的依赖性远超过大唐对其依赖性。


“另外,朕已经传令顺州都督突利进京,一方面商量铁道向塞北眼神,塞北这种分散的,没有明确上下统属的部落格局应该做出一定的调整。”


“还有,突厥骑兵也应该改编整顿了,突厥骑兵改编整顿完毕后,明年配合朝廷大军从漠北方向进攻西突厥。”


“争取在进攻西突厥之前,让东罗马让开我们进入安西的通道,先打掉西突厥。”


“中亚高加索地区朕准备分封。”


“容许民间一些团体成立武装,击溃西突厥主力之后,就由民间武装配合朝廷大军去征讨高加索地区以西的西突厥部落!”


“打下之后,三分之二奖赏朝廷功勋,三分之一奖赏民间团体。”


先对付对大唐只有危害没有任何有利用处的西突厥这一点,在场的宰辅们都同意。


可分封,而且准去民间成立武装团体,这个建议让房玄龄等人顿时色变。


“陛下。”郑善果有些犹豫道:“自周王朝之后,分封就已经证明是不可取,昔日楚霸王推翻秦朝,纷纷天下,结果却出楚汉相争。”


“而容许民间团体参与,这……”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统治信条,当今竟然要刺激百姓拿起武器,这在郑善果等人看来,太冒险了。


李恪不在意的笑了笑:“郑老大人的担忧是老成谋国的,传统疆域,也就是未来我们大唐的绝对防御圈内,是绝对不容许分封分裂的。”


“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无奈。”


“即便打下西突厥疆域,朝廷是否有能力进行有效统治呢?”


“不能有效统治,五十年之后,必然会再次分裂叛乱。”


“而朝廷没有足够的财力,不代表民间没有,民间的财富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尤其是我大唐尚武之风盛行,郝刺史给朕写的折子中介绍,这一次能在嘉峪关挡住叛军,其中陇右一地的镖师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唐境内,有多少这样的群体呢?他们难道就不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土地,哪怕只是集镇大小。”


“通过集中民间的财力,将我们的百姓最大限度的迁徙到这些地区,形成胡汉杂居的格局。”


“继而影响这一地方,时间久了,这些地方在文明认同感就会心向朝廷。”


“而且朝廷有很多办法来平衡这一地区的势力格局。”


“何况我们只要拿下高加索地区,再重新夺回安西,朝廷的势力就像是一只张开的手,牢牢地掐住了这些地区的各方势力。”


……


房玄龄等人听着,渐渐明白了这位帝王的打算。


这便是当今与先帝的不同之处。


其中少了些帝王心术,但是却用更为灵活巧妙的方法,将实情做的更好。


帝王心术御下就好比人治。


对帝王的考究很大。


事情的好坏,也有帝王而决定。


就比如针对西突厥。


击败西突厥让其臣服,在无法有效统治的情况下,以帝王心术恩威并施迫使西突厥俯首称臣。


可一代帝王分寸拿捏可以。


代代皇帝未必就能够都做好这件事情。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太多,比比皆是。


而当今的处置则不同,通过纷纷,利用民间来实现这些地区的胡汉杂居,进行中原文明的影响和同化。


而朝廷只要制定策略,保证这些地方的势力平衡即可。


不需要皇帝做什么,中书省今后就能依照规则来处置这些地方事务。


以少数汉人统御绝大多数的胡人,这些得到封地的人,他们最大的靠山就是中原!


没有人敢与中原为敌的!


而且两个种族统治产生的矛盾,可以控制在分封的统治者与胡人内部之间,朝廷不会成为焦点,将朝廷完美的摘了出去。


其实若不是为了绝对防御圈,房玄龄等人忽然发现,漠北以北其实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统治。


塞北就已经太大了,想要消化塞北不知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而漠北以北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想要同化,有效统治更加困难。


其实房玄龄等人不清楚,李恪之所以不放弃漠北以北,除了绝对防御圈之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知道,现在漠北以北似乎对农耕文明的中原来说没有利用价值,可已经触动了原始工商业文明的大唐,在未来需要漠北以北的原材料!


工业原料、粮食的保障,大唐,华夏族裔的未来的路,可以走的更加平顺轻松一些。


……


就在李恪君臣谈话之际。


长安城内。


“并报,并报,最新并报,历朝历代皇帝为何鲜有长寿者?”


“最新关陇报,最新一期关陇报,齐王妃长孙氏,听齐王讲了一个关于陛下的笑话,某日,陛下对齐王感慨,当皇帝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不但要小心有人谋逆造反,还得被活活累死,二更天批折子休息,五更天就得早朝,陛下抱怨,皇帝都是累死的。”


……


“娃子,快给我一份报纸!”


长安街头,识字的百姓听到是关于皇帝的事情,纷纷购买报纸。


读报、听报如今已经成为皇城根儿下生活的百姓,最喜欢做的事情。


当然不忘讨论几句。


“哈哈,我猜到了,陛下一定是想要偷懒了!”


“我也猜到了,咱们这位陛下当王爷的时候据说就不愿上朝,我敢打赌,陛下要来个从此君王不早朝!”


“要我说,只要治理好天下,其他的都只是形式。”


“可不是吗,二更天休息,五更天早朝,这谁受得了,怪不得并报列举了从始皇帝到前朝的皇帝,长寿的皇帝似乎真的很少。”


“皇帝吃的用的啥都好,承平年代,咱百姓中许多人都能活到古稀之年,可皇帝中就很少。”


……


宫内。


长孙无忌等人刚刚从太极宫回来,中书省的秘书郎就忍着笑给每一位宰辅一份报纸。


噗!


长孙无忌等人扫了一眼,便忍不住有笑声传出。


岑文本左右翻看着,摇了摇头打趣道:“陛下一贯的风格,很陛下!”


郑善果苦笑道:“只是,这种事情,还要给百姓心理准备,更巧妙的是用关并两份报纸发出的,陛下筹谋这件事情,想来是很久了。”


众人不由摇头暗笑。


现在的关并两报,并州报被晋王家的王姝孝幕后掌控着。


至于原本两份报纸背后的并州系、关陇系早在太后驾崩,新皇铁腕之际纷纷彻底的退出。


关陇报被齐王家,他长孙无忌的宝贝女儿掌控着,不出意外,皇帝一定是暗中与晋王、齐王二王打招呼了。


啪!


长孙无忌所以看着摇头之际,无意间看到了拍在最后一个小方块中的一条简讯,面色瞬间一变,手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