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天牢签到三年,李二求我出山! > 章节

第五十四章 准备黄袍加身?(求鲜花)

作者:政哥哥呀

李懿没有说话,继续看着许昌吉。


“将军,若您以后有何打算,幽州从上到下都会助您一臂之力的。”


这是要窜腾我黄袍加身?


李懿如今已对谋反更有了几分信心,但也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摆了摆手道:


“本将谢过诸位好意,诸位送来的钱粮人马,就却之不恭了。”


十几个世家族长都互相看了看,知道李懿这是要赶人了。


于是他们知趣地退下。


本来今天也没想着要李懿当即做决定,何必逼迫他呢。


话都还没挑明,来日方长。


而等他们出去了之后,李懿也摈退了左右,军帐里只剩他一个人。


李懿需要整理一下如今的局势。


现下,仅说幽州一地,他的声望已经无以复加。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如今带兵收复幽州,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


更是因为,李懿曾在幽州镇守五年,经略一方,五年内将这个苦寒之地变得富庶安康,更加没有突厥人敢来进犯。


他当年采用的策略,不是损害平民或者世家中哪一方的利益。


而是采用了前世共同富裕的办法。


他在民间大量兴办各种作坊,不止是幽州主城,这些作坊遍布幽州各地。


商业一旦繁荣起来,那么就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或者说是这些庞大的劳动力缺口,才让幽州百姓手里的钱活络了起来。


古时候,统治者们向来是重农抑商。


究其根本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统治者一旦发现底下平民有了什么发钱的好路子,就会收归官营。


盐如此,铁如此,种种皆是如此。


你们这些平民百姓都能靠这个挣钱,那要是靠一个王朝的力量来经营,那岂不是能赚更多的钱?


商人赚了钱要交税,但是如果皇帝自己派人去经营,那就根本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


但是李懿不这么想。


相反,他大力鼓励平民百姓开办各种作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他要的不是自己富起来,而是整个幽州的富裕。


而另一方面,李懿同样沟通了幽州大大小小所有世家豪强。


要在民间大量兴办作坊,这些世家累积千百年年的人脉关系以及商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民间,李懿倡导他们兴办的作坊大部分是丝绸,这也是为了薅突厥的羊毛。


利润由百姓和世家均分,李懿作为幽州统治者只抽取赋税。


还有就是鼓励大量百姓,去开垦更多的土地收归己用。


这样种种的操作,让幽州在短短五年间崛起。


而柴绍一来幽州,就把李懿布置的全部政策都给推翻了。


百姓穷了,跑了,世家也气啊!


老子好不容易找了个来钱多的路子,你一来就全搞砸,还把突厥大军给招来了!


换谁谁不气?


世家的这口气,已经憋了很久了。


李世民如今不肯派兵,不肯驰援,明摆着就是要放弃幽州,放弃李懿了。


管的时候管不好,碰见棘手的就直接撂挑子不管,李世民的这些行为很明显触及到了世家的底线。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现在更是直接危及到了他们的性命安全!


豪强们此时不掀桌子,更待何时?


李懿对现在的这种情况很清楚。


不只是世家豪强,整个幽州的百姓,大概都在心里默默期盼他造反吧。


他们说白了是在李懿手底下混饭吃,又不是李世民。


从李世民登基到现在,带给他们的只有一片被敌人毁灭的家园,还有从贫穷到富裕而后又变得贫穷。


但是现在时机并不成熟。


首先,大敌当前,突厥的二十余万大军正在攀县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虎视眈眈。


造反,是自己过得不舒服于是掀桌子。


而不是在外敌当前的时候突然反水。


区别大概在于,前者是李自成,后者是吴三桂。


其次,李懿他不仅面前有突厥这个大敌,还要防备着李二在长安突然给他来一记背刺。


背刺,不仅是说李世民这次不给他派兵。


还有很多可能性。


比如在他向长安请求粮草支援的时候,李世民可能就说,爱卿啊,朕也有很多难处的,长安的粮草储备已经不足了。


实际上鬼知道长安的粮草储备有多少。


更别说长安现在没有面临战争,短期内也不可能面临战争。


综上所述,李懿心里已经大概有了一个打算。


造反是肯定要造反的,李二手底下他已经待不下去了,只能靠造反来维持生活这样子。


不过最好的时机不是现在,而是在击退突厥以后!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天牢签到三年,李二求我出山!》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