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杜如晦:你们不行啊
众人闻言一愣,连杜如晦都目瞪口呆。
你方才在路上还说各种不成熟,你现在连章程都拿出来了,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李世民也楞了一愣,随即道:“呈上来。”
“喏。”
杜荷双手捧出,张千过来接走,然后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展开一看,没看几眼就禁不住一皱眉,“合资?这是什么意思?”
“合资的意思就是,由皇室和我杜家以及户部各出两万贯,然后三方各处一名代表监督运营。
杜家自然是由儿臣出面,皇家儿臣提议由晋阳公主殿下代表,户部再出一人。
然后皇家和户部拥有监督权、建议权以及财务审查权,而我杜家拥有技术规划,生产规划,以及具体事务管理权。
经营所得利润,三家各得三分之一,剩下十分之一,一半用于储备资金,一半用于员工福利。
当然因为这项技术属于我杜家,所以皇家和户部必须一次性再拿出两万贯购买技术所有权。”
“等一下。”
杜荷话没说完,就有人站出来了,却是一直没怎么开口的长孙无忌。
“贤侄……不,杜郎中,世叔不是有意为难你,可是你这话世叔有些不懂啊。
按照你的说法,这水泥可是国之重器啊,难道不应该归朝廷所有吗?”
他这一开口,工部尚书段纶等人也都纷纷开口道:“是啊,陛下,臣也以为不妥。
而且按照杜郎中所言,难道连陛下和户部也要行商贾之事吗?
这是与民争利啊。”
“是,不妥,不妥……”
一时间殿中反对声一片。
除了杜如晦、房玄龄和戴胄之外,人人大摇其头。
而且个个都说,“贤侄,我们是就事论事,不是与你为难啊。”
李世民见此,也不由皱眉。
老实说,他也觉得有点不对,这种事从没遇到过。
但同时他又有点心动,因为这三分之一归皇家的话,那皇室手中能动用的资源一下子就会多出一大块。
能做的事也就更多。
正迟疑间,杜荷却突然一笑道:“父皇,儿臣觉得诸公说的有理,与民争利确实不妥,既然如此,那请父皇允许儿臣辞去工部郎中一职。
日后专心经营,还请诸位叔叔回家打声招呼,让各自家里的商铺莫要和小侄这个小民争利?
尤其是儿臣觉得长孙世叔家的炼铁生意就挺好,儿臣回去就搞一个,刚好在冶炼一道上儿臣也颇有心得。
还有段世叔家的制盐生意小侄也略懂一二,虽然不是很精通,但想来制出比段世叔家的精盐还略精个三倍五倍的不在话下。”
众人闻言神色一僵,李世民则笑骂一声,“胡闹,说国事就说国事,扯这些做什么?”
“儿臣知错,谢父皇教诲!”
杜荷认错极快,随即又一脸郑重的道:“其实儿臣之所以选择与皇家合营,而不是直接献出来,也是为了国家和百姓。”
他这话一说,众人都一声嗤笑,甚为不屑。
李世民也为皱眉,显然也觉得杜荷有些胡说了。
杜荷却微微一笑道:“父皇,还记得儿臣那日问父皇,为何我华夏的铸造技术自秦汉以来,便几乎没有什么能够称得上革命性的改变吗?
儿臣说那是因为工部上下没有改变的动力,没有积极性。
事实上不只是工部,整个华夏上下皆是如此。”
“陛下,诸公,为什么春秋战国之时,天下纷争不断,反而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从青铜到冶铁,到炼钢。
农耕,冶炼,筑城,各种技术日新月异,便是秦汉之初也充满了生命力,可自东汉以来,这样的技术跃迁就越来越少了。
比如造纸,我大唐每年文书来往要靡费多少,可是从蔡侯至今,纸张甚至还不能完全取代竹简,而工部,乃至大唐上下居然无动于衷,敢问何故?
如这水泥,若是低劣一点的与三合土不过一步之遥,我华夏千万人,哪怕有人哪天做错了,也早就做出来了。
为什么就是没有?”
杜荷说到此处,微微一顿,然后叹息道:“无他,无利可图耳!
人人耻于言利,却人人唯利是图,动辄陛下不可与民争利,却家家阡陌纵横,户户商铺林立。
不肯创造,只知掠夺,吾辈肉食者于国家何益?
吾今日不过是要陛下千金买马骨而已。
儿臣今日做出了这水泥,长孙公便说国之重器,如此为何不去鼓励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国之重器呢?
儿臣言尽于此,请诸公与陛下三思!”
众人半晌都不说话,有人冷笑,有人皱眉,有人沉思。
这是杜如晦站了出来。
“陛下,这其实也是臣的意思?”
“嗯?”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看向杜如晦。
李世民微微吃惊问道:“杜相,也同意这合营之法?”
“是。”
杜如晦坦然道。
不过随即又淡淡的道:“不过臣和这小子所想的却有些不同,这小子脑子不知怎么长的,整天杞人忧天,动辄就百年后,数百年后如何如何。
不然就是什么超迈两汉,光耀三代……
这些岂是吾等臣子要考虑的事,拿一份俸禄管一天事,一代人管一代人。
陛下才要考虑千秋万代的事。”
杜如晦一边说,一边瞪了杜荷一眼,众人都哭笑不得。
而杜如晦的话则显然有些赌气的意思,你们都欺负他儿子,杜相生气了。
长孙无忌等人则暗暗鄙夷……这父子两人分明是唱双簧。
李世民问道:“那么杜相是怎么想的?”
杜如晦微微躬身,继续道:“启禀陛下。
臣的之所以支持主要有两点:
其一,这水泥是好东西,但生产的过程中,若不小心防护,对匠人可能会损伤身体,今日在我府上实验的时候。
我见这孽障居然拿上好的轻纱折叠给匠人们敷面,问他,他说这样才能不让匠人吸入灰尘,又不耽误吸气,而且还不热。
又见他让我老妻和晋阳殿下带着女眷做了许多绸布手套,只为让匠人不被水泥烧伤。
整个大唐怕是也就这孽障如此不惜钱财了。”
“其二,则简单了,整个大唐除了这孽障没有人能经营!
比如这水泥如何保存?
如何运输?
所有的水泥都要用笨重的木桶吗?
后续的工艺又如何继续改进。
臣也很无奈,因为臣也不懂。
但这小子口口声声说这个不达标,那个不合格,那么想必假以时日他能让这水泥越来越好用。”
听他这样一说,所有人神色都是一僵,包括李世民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而杜如晦还是一副厌恶又无奈的表情道:“没办法,除了这小子谁又能懂这些呢?”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