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折贵妃醉酒, 满座衣冠皆老朽 > 章节

037 叶家班,聚是春色绝,散是梨花香(求鲜花)补1更

作者:煎饼

仰在椅子上思量片刻,茅庆生走出了办公室。


约摸十几分钟之后,他坐在了学校校长的办公室里。


京城戏曲学院的校长名冯以,身材魁梧。


工净角,也就是花脸。


梨园行有句俗语,千生万旦,一净难求。


意思是京戏这个行当,并不缺好的生角旦角。


但好的花脸,确很是难得。


净行以阳刚为本,雄强而富于生命力。


演员最好是面庞宽阔、高大魁伟、嗓音如洪钟天雷。


更重要的就是这花脸嗓子要命。


所谓龙虎风雷四音,响度、厚度、横回之韵、平拔炸音,样样难得!


且很难通过演唱技巧的训练遮羞!


早先能唱好花脸。


由此可见,曾经的冯以那也是梨园行颇有真本事的人!


见到茅庆生以后,冯以打趣道。


“庆生,你最近可是火了啊。”


两人曾经是一个剧院,私下的关系不错。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茅庆生才敢拍着胸脯和叶庆生作保证。


茅庆生自是知道校长说的什么。


看来自己掌捆白乃丞这个事情,起码学校的人大部分都知道了。


他现在心情不错,也没有和校长绕弯子。


岔开这个话题,开门见山。


“这茬啊,回头在说。


校长,咱学校大四的学生快毕业了。


今年招聘会的事情什么时候开始?”


冯以看看自己面前的日历,想了想,“下周一啊,几个大剧团都过来,怎么了?”


这几乎是学校的惯例。


毕业之前,华夏国的一些大剧院在体育馆选人。


历年招聘会的现场,就是孩子们展示自己本事的现场。


茅庆生沉吟片刻后道,“我想让戏班子挑几个孩子过去。”


“戏班子?”冯以突然提高声腔。


戏班子这三个字,或许早于一百年前更经常听到。


可是现在,这戏班子在华夏国已经是很少很少了。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戏曲科班的历史。


旧时戏曲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或拜师学艺,或艺学家传。


但是这样具有很多的局限性。


这样不能培养成配套的全部角色。


也不能随时进行实践演出。


因此!


便出现了以班代班方式培养戏曲演员!


这样的戏班,依然多是师徒相传。


以前科班都要供奉唐明皇为祖师爷,并每日朝拜!


凡入科班一定要立字据,如同定下卖身契约。


不仅要打骂体罚,而且科满后要效力三年。


因此旧时学戏也称为打戏。


而坐科七年则被称为七年大狱。


旧时,大多数的戏班管教严格、严厉到现在孩子无法想象的地步。


但也是因为这种严厉严格。


才有了当时梨园行当,大批名角儿的出现!


后来,因为戏班这种责罚打骂太过严苛。


一些孩子只顾学戏,文化水平也跟不上。


戏校的成立慢慢将这样的戏班取而代之。


而现在,除了民间的一些“草台班”,很少会再听到戏班这个词了。


至于有名气有本事的戏班子。


梨园行这几十年。


校长知道能单独把这戏台子唱响的,似乎也只有一个叶家班。


可而今,这叶家班也解散了。


听一些大剧团的说。


这叶家班解散之后,班主不允许他们打着叶家班的名号。


因此,大部分的叶家班都入了剧团。


可这行当就这么大,一身的本事总是藏不住。


可以说,以前叶家班出身的这些人,只要到了一个剧团。


过不了几天,就能把自己的行当给撑起来。


有人称叶家班——聚是春色绝,散是梨花香!


因此,听到茅庆生突然提到戏班子,冯以自然惊讶。


再者。


茅庆生说的是“让戏班子挑孩子”,而不是让学生选择戏班。


这话说的就有意思了。


无论是对这些学戏的学生还是家长,甚至学校来说。


剧院自然是这些孩子最好的去处。


而学生们选择更多的,也是体制内几个拔尖的京剧院!!


至于说挑学生?


怕是华夏国京戏院,以及京城京戏院也不敢说“挑学生”。


可是看茅庆生一脸的严肃,也不像是开玩笑拿自己开涮呢。


校长冯以直接就乐了,“哪家的戏班子这么大的口气,还到我们学校挑孩子?”


茅庆生似乎生怕校长听不清楚,一字一句道。


“旧王府,叶家班。”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一折贵妃醉酒,&nbsp;满座衣冠皆老朽》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