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鲜花!求票票!求打赏!求一切可求之求!
诚意伯府,刘伯温缠绵病榻。
太子朱标叫仪鸾司准备了车马,也来到了诚意伯府。
事前,太子朱标举荐诚意伯刘伯温人中书省左丞。
几天前朝会上,却宣旨,胡惟庸任中书省左丞。
之后,在胡惟庸淮西一党弹劾吴王朱橚那天之后,诚意伯刘伯温就请了病假。
时至今日,已然四五日有余。
几日不见,刘夫子苍白的面色中带着一丝青色,明显地消瘦了。
他由下人扶着,从里间绕过屏风,走到前堂。
见了朱标,双手虚拢,朝着朱标一揖。
说道:“太子殿下,臣刘伯温拜谢太子举荐。”
说着就要弯下腰去叩头,被朱标一手托住。
“先生不必多礼,来,先生请。”
“太子殿下,请。”
两人分主宾落座后。
朱标一脸关切,“先生身上可大好了?”
“谢太子殿下关心,臣这两日觉得好一些了。”
朱标微微蹙眉,观察了一会刘夫子的脸色,似乎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已经好转。
心想,回头是否有必要,撇下这张脸,去请老五来给夫子看看。
有关中书省左丞一事,朱标思虑再三还是开了口。
他今日来一是看望刘伯温,另一个是来安抚刘伯温。
“先生,先生莫要挂怀。父皇之所以选胡惟庸,不过是在大战期间,安抚淮西。”
“以先生经天纬地之能,拜相,不过是早晚罢了。”
刘夫子轻轻咳嗽了两声,平复了喘息后。
说道:“多谢太子。恕臣直言。”
“如今的中书省啊,那就是一口大棺材。”
……
朱标刚回宫,就被宣召到了奉天殿东阁。
朱元璋在批阅奏折。
太子朱标把不高兴写在了脸上,也并未给他爹行礼,只一声不吭站在一边。
朱元璋拿着手里的笔,说道:“散朝后,也不打个招呼,就跑到诚意伯府去了?”
“咋地啊,他的病好些了吗?”
太子朱标此时脸色有所缓和,躬身向朱元璋行礼。
“刘夫子自称好多了,可儿臣看着倒是严重了。”
“恐怕刘夫子这病,还是心病所致。”
朱元璋面色一冷,“咋地,你还怪朕事先没跟你商量?”
朱标当然明白他爹指的是任用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的事。
急忙躬身一揖,“儿臣不敢。”
朱元璋冷哼,“不敢才怪!”
说完,将手里的笔搁在笔山之上。
太子朱标向来温顺,这次对于任用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一事。
他举荐刘基,而朱元璋一声不吭选了胡惟庸。
他心中有疑团,有不解。
特别是看望刘夫子回来后,心里更是有气。
他大着胆子问道:“儿臣不明白,父皇要用胡惟庸,是因为他资历尚浅,还是因为他是淮西人?”
朱元璋手里拿着奏折,沉默了一会。
说道:“既是因为他是淮西人,也是因为他资历尚浅。”
朱元璋放下奏折,走到朱标跟前,拍了拍他的肩头。
“老大,你说的没错。论功、论德、论能,刘伯温都当得起这个丞相。”
“可是你想过没有,刘基去了中书省,那御史台应该交给谁?”
“咱到哪里再去找一个,功劳又大又不畏权贵的御史中丞去?”
“老大你是龙凤元年生的吧?”
朱标点头,不知他爹想问什么。
“是,父皇。儿子是龙凤元年生的,老四比我小五岁,老五比我小六岁。”
朱元璋点点头,又说道。
“既然你提到了老四跟老五,那咱今天嘱咐你几句。”
“龙凤元年,胡惟庸是那群里人资历最浅的。老四老五,都还没出生。”
“老大,咱老了。咱不想让咱的老兄弟们再为难。”
“更不想让你的将来太为难。给爹留几个人,将来有个说话的,可成?”
朱标大为触动:“成,成!爹!”
朱元璋哈哈一笑,“好,好!”
“你将来还要多多仰仗老四。他有雄心壮志,誓要为大明开疆扩土的。”
朱标点点头,又问道:“那老五呢?”
朱元璋摇摇头,“老五?老五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你就别指望他了。”
“你别以为他这几日,凭着一点歪才种了仙豆,给李丞相治了病,他就有将相之才了?”
“一点雕虫小技而已。”
“他不给咱们捅娄子就是万幸了。”
朱标沉思不语,爹是不是对老五有什么误解?
又想起老四对老五的评价。
经天纬地之才,补天浴日之能!
到底他俩谁说的对啊?
不过,前几日老爹拿老五的仙豆,不也拿的挺香的吗?
要不要把醉霄楼的事情禀报爹呢?
朱标思虑再三,说了一句:“爹,老五有银子。”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