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国破山河在之在三国争霸天下 > 章节

犹豫不决

作者:萧山说

洛阳城内一座豪宅之中,十二名宦官端坐于堂上,一丝不苟地排列着。仔细观察,这些人都面容苍白,散发着深重的阴气。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只宝箱,不需打开就能想象里面珍贵的物品价值非常高昂。


这群人就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和宋典,是当时大汉最为权势滔天的十二名宦官,也被称为十常侍。


段珪伸脚踢了一下眼前的宝箱,右手掐着兰花指,淡淡地问道:“让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是你送给我们的吗?我可不信。”


张让面色十分严肃,回答道:“我们家可没有那么多闲钱。前段时间南阳城发生了暴乱,如今那位叛逆李少岩已经逃到颍川,难道你们没有听说吗?”


赵忠接口说:“怎么可能不知道?南阳太守秦颉可是个狠角色,听说现在他也跑去颍川了。而李少岩这个贼子也实在是太狡猾了。”


赵忠的话配合着他手中轻摇的锦缎,显得格外“妩媚”。


张让瞪了赵忠一眼,说道:“这些珍贵物品都是李少岩送给我们的。”


郭胜皱起眉头,不解地问:“李少岩和我们素不相识,他为什么要送给我们这么大的礼物?”


张让回答道:“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但这些东西都是他派小黄门左丰带回来的。如果你们想知道详情,还是请左丰来说吧。”


左丰低头小步走入大堂,恭敬地说道:“各位大人,李少岩是一位忠良之士,但被逼无奈而加入了叛逆之中。他非常敬重各位大人,希望你们能够帮忙说服他归顺朝廷。”


拿人钱财消灾这种做法不得不说,左丰这个小太监还是非常有“职业道德”。


毕岚皱着眉头,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以前,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们只需要给他一个小官职就行了。但是现在,世家和何进那个屠夫已经对我们步步紧逼,而且李少岩这个人还擅自斩杀了朝廷命官,这个事情我们不好处理啊。”


张让不屑地冷笑一声:“如果没有这个李少岩,那些人就会放过我们吗?”


赵忠皱眉道:“我们只是想把皇上伺候好,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世家大族、皇亲国戚非要找我们的麻烦。”


张让淡淡地说:“那是因为皇上信任我们,那些奸臣和逆贼心里不服气。”


张恭的眼中露出贪婪之色,但他还是忍住了,强忍着说道:“那这些钱我们要不要收呢?”


张让大笑起来:“当然要收了,既然到手了,怎么能推出去呢?不过,我们得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提,而且他的家世也需要考虑妥当,我们要把这件事办得漂亮些,这样才能保持我们的形象。”


众人哈哈大笑,各自带着一箱箱的金银离去。


李少岩在颍川肆虐的消息传到洛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整个朝野却因此吵成一团。就连平日里懒散无比的灵帝刘宏也连续三天上朝。然而,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整个朝廷都在为这件事情而烦恼,而李少岩则像是风一样,突然出现,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他的胆大妄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但也有一些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这个人到底是谁?他来自哪里?他有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


在大汉四百余年的历史中,朝政的掌控一直轮流在外戚、宦官和世家大族之间交替。这一情形自汉高祖刘邦逝世后,吕后掌握大权开始,持续了四个多世纪,从未停歇。外戚的代表人物包括吕后的吕氏家族、大将军窦宪、以及跋扈将军梁冀;而宦官的代表人物则有大长秋曹节、曹操的祖父曹腾,以及如今的十常侍。世家大族则以汝南袁家、弘农杨家为代表。这些家族之间进行了数百年的反复较量,胜负不分。


如果当时的皇帝是一位明君,就会平衡三方势力;但如果是昏君,就会偏袒某一方,使其独大。这可以说是检验汉朝皇帝是否为明君的一个标准。


在当今皇帝刘宏继位初期,大将军窦武联合世家,试图一举铲除宦官。然而他们的行动不够谨慎,反而被大长秋曹节以矫诏诛灭。自此之后,宦官一家独大,一直持续到去年黄巾起义的爆发。刘宏下令以外戚何进为大将军,掌握全国军权。只有外戚和世家大族联合才能和宦官分庭抗礼。


然而,这样的联合并不是铁板一块。世家大族同样看不起屠户出身的何进。只是在形势所迫下,他们不得不同外戚合作。但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甚至宦官集团还一度占据上风,使何进不得不再次联合世家大族才能勉强不落下风。


这群世家虽然和外戚站在同一阵线,但同样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对何进这位出身不高的屠户并不感冒,只是在形势所迫下不得不与之合作。整个政治局势十分微妙,各方势力的利益交错,谁胜谁负还很难预测。


在朝堂上的争论焦点是是否应该调派大军征讨以李少岩为首的颍川黄巾。外戚集团,以大将军何进为首,认为绝不能坐以待毙,应该立即调遣大军,联合已经剿灭广宗黄巾的皇甫嵩,将颍川黄巾斩尽杀绝,以绝后患。然而,宦官则认为这是小题大作,李少岩等人只是一伙蟊贼而已,不必兴师动众,各地自行剿匪即可。此外,宦官们也表示,由于洛阳已经被抽调一空,八园校尉还没有训练成军,不能将宿卫皇城的虎贲郎和羽林骑派出去剿匪。


何进的主张是借口黄巾未平,贼寇横行,将兵权掌控在可靠之人手中。然而,宦官也并非傻子,他们清楚外戚和世家的算盘,极力反对大军征讨黄巾,坚持将兵力归还西园,让他们归于朝。


灵帝刘宏如今已非刚登位的少年,他同样渴望把兵权收归手中,但他的手下并无值得信任之人,唯一的蹇硕也是宦官,不能让他放心。何进则担心,一旦皇甫嵩和朱儁等人率领的精锐之师返回洛阳,便会归于八园校尉麾下,最终可能会落入蹇硕手中。他作为大将军,将再无兵权。


在这场争论中,李少岩代表的颍川黄巾成为了外戚和宦官争夺兵权的催化剂。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对兵权的掌控极其看重。而在这种政治斗争中,灵帝的执政之道也受到了考验。


蔡邕,时任侍中,是一位有志之士。他清正廉洁,不畏强权,敢于在朝堂上慷慨直言,历数宦官之过,提出将兵权掌控在可靠之人手中的建议。可是,宦官并不是简单的人物,他们清楚地知道外戚和世家所打的算盘,因此极力反对大军征讨黄巾,坚持要将兵权收回西园,归于朝廷的控制。


然而,灵帝刘宏并没有找到一个可信赖的人来掌管兵权。他的手下没有一个是值得信任的,唯一一个可用之人蹇硕也是宦官,这让他深感不安。就在这个时候,蔡邕再次站出来,在朝堂上慷慨直言,要求诛杀宦官,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灵帝刘宏对此勃然大怒,但是考虑到蔡邕曾经为他的帝师,他并不忍心对他进行责罚。然而,蔡邕却因此心灰意冷,决定告老辞官,回到陈留老家著书立说,颐养天年。


蔡邕在离开的前夕,准备了整整三辆大车的书简,其中不乏孤本和绝本。这些书简对于所有的读书人来说,绝对比黄金还要贵重。这些书简是他多年来的积累,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珍贵遗产。这也是他对于学问和知识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类文明的献身和奉献。


蔡邕平日为官清廉,几乎没有朋友,临行之前只有卢植前来送行。卢植与蔡邕同为大儒,面对好友的离去,卢植一脸不舍,挽留蔡邕道:“伯喈,不再考虑一下,你若离去,奈天下何?”这句话道出了卢植的内心和对蔡邕的不舍,也表达了他对于蔡邕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人选择了权力,有人选择了金钱,而蔡邕选择了气节。


蔡邕淡然一笑,对卢植说:“子干啊,我这一生,虽然学问渊博,却无法为国家尽忠,无法保护百姓安危。如今,我已是年迈力衰之人,正是回乡著书之时。这世上的大事,就交给你们年轻人去操劳吧。”他淡然地说着,对于周围的喧嚣和纷扰毫不在意。


卢植见劝说无效,只得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我只好祝你一路平安了。李少岩这个贼子已经祸乱颍川,你要多加小心,别让他伤害到你。”


蔡邕笑了笑,说:“我身无长物,无官无位,贼寇来劫也没什么好抢的。你保重,我这就走了。”


他说完就不再多言,坐上马车,径直向着陈留而去。夕阳柔和地照耀在四辆马车上,落日的余晖在他们身后留下一道美丽的背影,却透出一丝凄凉和无奈。


此时,在大将军府里,灯火通明。司空袁逢、司徒袁隗、卫尉杨彪以及大将军府的援吏许攸等人都在场。


何进满脸忧虑,叹气不断,情绪低落至极。


司徒袁隗安慰道:“大将军,不必如此忧虑。宦官虽然势力强大,但也不能掌控天下。只要朱儁与皇甫嵩两位将军还在外面指挥,阉党就不能为所欲为。”


何进长叹一声,说:“我当然知道,可广宗已经被攻破,张角这个妖道也已经身亡,两路大军怎么可能不退兵呢?”


卫尉杨彪面色凝重,淡淡地说道:“我有一计,可以让大军不退兵。”


何进听了大喜,说:“文先有何妙计?快说来听听。”


杨彪脸上流露出难以启齿的痛苦,他沉声道:“大将军我们不得不命令颍川及周围各郡以及豫州刺史王师不得支援颍川,即便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汉国祚的长久存续,我们只好牺牲颍川的百姓了。”


何进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喃喃道:“这么做,岂不是让无数颍川乃至豫州的百姓深陷匪寇之手吗?”


杨彪咬了咬牙,目光坚定地道:“除了这个方法,我们再无他选。”


何进眼中闪过犹豫,他无法下定决心,这时,一位小吏许攸开口了,他大笑道:“我看这天下大乱,根源不过是当今圣上的无能,如果我们想让大汉国祚昌盛,就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去除顽疾!”


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惊失色,袁逢颤声问道:“难道许攸的意思是...”


许攸站起身来,豪迈地大喊道:“没错,我要联合各地刺史,废除当今的皇帝,立合肥侯为新的皇帝!”


何进抬起颤抖的右手,指着许攸怒斥道:“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吏员,怎么能说出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言!”


何进原本只是南阳的一个屠户,之所以能成为大将军完全是因为刘宏立他的妹妹为皇后,如果许攸的计划得逞,那么何进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所以他才会如此愤怒。


看到在场的众人没有任何赞同的意思,许攸怒斥道:“一群无能之辈,还谈什么谋略!”


说完,许攸一挥手,拂袖而去,骑上一匹快马,朝冀州飞奔而去。


袁逢轻抚酒杯,将里面的热酒品尝入口,仔细地感受着它的温度和味道。然后他放下酒杯,平复自己的情绪,对何进道:“子远虽然年轻轻狂,但也是我们的一员大将,大将军不必在意他的言辞。文先的计策,大将军认为如何呢?”


何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难以言表。他知道现在的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整个国家都会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但是,他也知道这个决定将会带来多少痛苦和牺牲。


“如今之势,也只好如此。”他的声音低沉而沉重,似乎背负了整个世界的重量。


袁逢看着他,深深地点了点头。他知道何进不是一个轻易做出决定的人,这个决定一定经过了他深思熟虑。


此时,他们的眼神交汇,都充满了信任和坚定。他们都知道,面对当前的局势,他们必须要团结一致,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他们默契地点了点头,又各自拿起了自己的酒杯。在这个寂静的夜晚,他们一起喝下了那美酒,为即将到来的艰难时刻做好了准备。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国破山河在之在三国争霸天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