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辰的暗中操控下,靖王萧景琰竟然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搜集到了所有关键证据。
庆国公案与兰园枯井藏尸的谜团,仿佛被一阵风轻轻吹散。
瞬间展现在世人眼前,其速度之快,令人惊愕不已。
就连一向运筹帷幄的梅长苏,也未曾料到案件会如此迅速地水落石出。
他原本深沉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与赞赏。
最终归结为对靖王萧景琰德才兼备的肯定。
当这两个轰动朝野的大案被呈交到梁帝面前时。
他手中的案卷仿佛变得沉重无比。
梁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令人不寒而栗。
“好,好啊。”
梁帝的声音冷冽如冰,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深深的愤怒与失望:
“一个是位高权重的庆国公,一个是负责国家财政的户部尚书楼之敬。”
“他们竟敢做出如此大不敬之事!”
梁帝愤怒地拍打着御案,声音中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怒火。
“这简直是对朕的公然挑衅,对朝廷的极大侮辱!朕真的是太失望了!”
靖王萧景琰见状,连忙跪下请罪:
“父皇息怒,保重龙体要紧。”靖王试图平复梁帝的怒火。
梁帝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起来吧。”
他看向靖王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你这次办得不错,没有白费朕对你的一番心意。”
他话锋一转,问道:“那么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处置这两个人?”
靖王萧景琰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
“儿臣认为,国有国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无论他们身份如何尊贵,既然触犯了律法,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梁帝听后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
然而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起来:
“但是你可知道,他们的背后站着的是太子和誉王?”
“这两个皇子在朝中的势力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轻易动他们的人,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靖王萧景琰闻言,心中一阵无奈。
他深知朝中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
“父皇,儿臣只知道朝廷秉持公正之心,依法办事,才能服众。”
没过多久,太子萧景宣与誉王萧景桓便被紧急召至御前。
梁帝目光如炬,凝视着跪在下方的两个儿子。
他手中的案卷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带着雷霆之怒,猛地砸向地面。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太子萧景宣与誉王萧景桓心头一颤。
他们慌忙跪倒在地,额头紧贴着冰凉的地砖,不敢稍有抬头。
“你们好好看看,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梁帝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仿佛寒风刺骨: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手下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勾当!”
太子萧景宣与誉王萧景桓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慌,却迅速掩饰过去。
他们异口同声地喊冤道:“父皇,儿臣冤枉啊!”
“冤枉?”梁帝冷笑一声:
“户部尚书楼之敬,难道不是太子你的人?”
“庆国公,难道不是誉王你的人?你们还想抵赖吗?”
太子萧景宣连忙辩解道:
“父皇明鉴,儿臣从未结党营私。”
“楼之敬虽然是朝中大臣,但儿臣与他并无半点私交。他所做之事,儿臣一概不知。”
誉王萧景桓也急忙附和道:
“父皇息怒,儿臣同样与庆国公毫无瓜葛。”
“他所作所为,儿臣也是前些日子才知。还请父皇明察秋毫,不要错怪了儿臣。”
两人心中都清楚,此时绝不能承认任何结党营私的罪名。
梁帝最忌惮的便是皇子们私下勾结,形成势力。
一旦承认,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们只能一口咬定自己与此事无关,希望能平息梁帝的怒火。
所以这个关键的时刻,他们毫不犹豫地舍弃了户部尚书楼之敬与庆国公。
毕竟比起皇位,这两人就显的微不足道。
“是吗?”
梁帝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锐利,见两人没有直接承认。
他的目光转向了靖王萧景琰,“靖王,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靖王萧景琰感受到那两道目光的注视,心中不由得一阵紧张。
他清楚地知道,这两道目光分别来自于太子和誉王。
此刻的他,仿佛站在了风口浪尖。
靖王萧景琰微微沉思片刻,然后沉声道:
“父皇,儿臣相信太子和誉王与此事并无关联。”
他明白,此刻的局势并不足以将太子和誉王彻底扳倒。
若他直言不讳,恐怕会得罪这两位权势滔天的皇子。
届时,自己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因此,他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方式,为太子和誉王辩护。
梁帝闻言,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
他淡淡地说道:“既然靖王都这样说,那么看来此事确实与你们关系不大。”
他转而望向太子和誉王,问道:
“那么你们两个觉得,该如何处置这两个人?”
太子萧景宣和誉王萧景桓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是梁帝在试探他们的态度。
他们几乎同时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恭敬:“但凭父皇抉择。”
梁帝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太子萧景宣与誉王萧景桓身上!
声音沉稳而有力:“朕此刻所问,正是你们二人。”
太子萧景宣神情决绝,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儿臣以为,知法犯法者,罪加一等,当严惩不贷。”
誉王萧景桓紧随其后,附和道:
“儿臣亦赞同太子之言。他们身为朝中重臣,更应知法守法。”
“如今却公然违法乱纪,实乃大不敬。依律当斩,以儆效尤。”
太子与誉王的态度坚决,仿佛早已下定决心。
他们深知,庆国公与户部尚书楼之敬,作为他们的心腹,知晓太多秘密。
若不斩草除根,难免日后成为隐患。
梁帝见状,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是他心中的好儿子,这才是未来皇位继承者应有的决断与魄力。
他转向靖王萧景琰,沉声道:
“既如此,此事便交由靖王你来处置。”
“朕希望你能尽快将他们绳之以法,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让他们知道,国法如山,不可侵犯。”
靖王萧景琰闻言,立刻拱手道:“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梁帝挥了挥手,疲惫地道:“都退下吧,朕乏了。”
随着梁帝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告退。
贾诩的身影再度自梁帝身后浮现,悄然走到了殿前。
梁帝轻揉了揉紧锁的眉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缓缓开口:
“先生,对于今日之事,你有何看法?”
贾诩微微颔首,声音沉稳而深邃:
“陛下,太子与誉王皆具备成为明君的潜质,这是不争的事实。”
梁帝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欣慰。
毕竟,这赞誉出自贾诩之口,意义非同一般。
这位谋士的才智与眼光,他早已经领教过。
梁帝继续追问:“先生,你深知朕之意,不仅仅是这二人之比较。”
贾诩略一沉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陛下所虑,莫非是靖王之事?”
梁帝点了点头,叹息道:
“正是。朕没想到,靖王竟隐藏得如此之深。”
“这些年朕竟一直小看他了,为什么他就不能跟小十三一样。”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失望。
似乎对这位皇子的深藏不露感到意外。
贾诩则平静地回应道:
“陛下,十三皇子之所以与靖王不同。”
“皆因他一直在大魏,身处其中,自然情况迥异。”
梁帝轻叹一声,似乎对贾诩的见解颇为认同。
他再次问道:“先生,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处置靖王?”
贾诩略作思量,缓缓道:
“陛下只需收回靖王的兵权,再赐予他一个闲职便可。”
“如此,既能确保朝廷安稳,又不至于引起过大的波澜。”
梁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只是要收回兵权并非易事,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理由。
梁帝心中暗自盘算着,或许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实施这一计划。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