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335章 李靖教弟子,中书省尖锐对峙!

作者:星行点灯

“急急躁燥是成为不了一名合格将领的。”李靖笑着说道。


苏定方不由脸红,拱手作揖道:“弟子知错了。”


“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确定陛下属意之人是吴王吗?”李靖淡淡说道,不等苏定方开口,他继续说道:“之前也不敢确定,不过今天可以确定了。”


“当初为师想要收吴王为兵家衣钵的关门弟子之时,陛下的态度十分古怪,不支持也不反对,而且隐约我感觉到,他似乎想要为师主动找上吴王。”


“你知道若是为师主动意味着什么吗?”


苏定方答道:“意味着老师你不想不愿,也要被人误以为你是支持吴王,继而你只能支持吴王。”


“不错。”


“单凭这一点,不足以让老师你对陛下的意图产生怀疑。”


李靖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知道陛下征辽,为师授命协助吴王监国,在监国期间,我发现吴王或许是我大唐江山最好最合适的继承人。”


“监国期间,吴王对朝内的妥协、进攻,对辽东军事的看法,无论文武都十分的出色。”


“一年半的监国,内有关陇系、并州系的掣肘,外有征辽局势的恶化,他能够对内力度恰如其分的压制住关陇系,对外处置得当。”


“其实不论是我,就是杜如晦等人也十分明白,诸皇子之中如果真的一定要以贤德为唯一的标准选择继承者,非吴王莫属。”


“后面又发生很多事情,监国之后,吴王进入吏部,推动了清查吏治、地方制度的完善、整理逃籍等等。”


“陛下放任吴王施为。”


“如果最早要收吴王做兵家衣钵传人与陛下的交流,为师没有怀疑,没有吴王监国期间的观察,为师也会像长孙无忌等人,只是单纯的认为,谁能够帮助陛下实现盛世,陛下就会重用谁。”


“当然让真正肯定的,还是今天陛下忽然提拔李绩入中书省之事。”


苏定方认真听着,他不由微微拧眉:“老师之前说陛下在试探老兄弟?”


“对,李绩入中书省根本就是陛下抛出来的诱饵,他需要知道,我们这些跟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对吴王是什么态度。”


“因为吴王做兵部尚书,这一步太严重了,这与吴王交好完全不同。”


“如果程咬金等军中老兄弟对此事并不介意,那么陛下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苏定方恍然大悟,苦笑道:“恐怕所有人都被陛下给骗了,根据朝堂的消息,程将军等一群军中武将,似乎很乐意李将军入中书省。”


“老师,难道陛下就不担心长孙大人看出端倪吗?”苏定方惊讶道。


“看不出来,你难道没有注意到朝廷消息传,王珪支持了李绩入中书省吗?”


“陛下应该不止用什么方式让王珪开口,王珪的开口,搅混了这潭水,为师如果不是早有察觉,为师也会被蒙在鼓里的。”


“长孙无忌等人被革新卷起的大势牵扯了太多的注意力,他们拼命想要按下阻止这股大势,何况他们也没有为师的际遇,早早就觉得陛下不对劲。”


“可是难道陛下不在意吴王前朝的身份?”苏定方拧眉道。


“糊涂!”


李靖呵斥一声:“杜荷当初在朝堂上怎么反驳卢承庆的,难道卢承庆还要担心他死后,他的儿子将卢家的家业送给妻家,改性妻姓不成?”


“你再看看这本后汉书,汉和帝传。”


苏定方满脑子雾水,没有看书,狐疑看着老师,汉朝的史记他当然看过。


“这是陛下送给为师的。”


“汉和帝与窦太后!”苏定方猛然醒悟:“老师,陛下什么时候送给你的?他这分明就是暗示老师,汉和帝和窦太后之事,想要你成为吴王的助力!甚至陛下早看出你察觉他为吴王的布局了!”


“窦太后无子嗣,杀梁贵人,夺其子,也就是后面的汉和帝,汉和帝继位,即便诛杀窦氏外戚,群臣请杀窦太后,汉和帝始终不许,你以为为何?”李靖反问道。


苏定方深深一拜:“学生明白了,汉和帝若杀窦太后,动摇的是他的统治根基。”


李靖满意的点了点头:“外面吴王身份之说,那不过是不想让吴王有争储资格之人故意散播的罢了。”


“听的久了,大家都相信这句话了,陛下给为师这本书,其实本意就是想说杜荷当初在朝堂说过的话。”


“那么老师为何不……”


“不按照陛下的意思支持吴王?”李靖笑了笑:“现在我不就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在做吗?”


“看一看你小师弟薛仁贵。”


“他被关陇系运作踢出长安,先是到河北军中任职,可现在呢,陛下几次不动声色的调动,你小师弟已经在并州的冯立军中了。”


苏定方仔细想了想,还真是如此。


“老师,据说冯立与秦王走的很近的,怎么?”


李靖面色冷冷的说道:“这你不要管,为师送你去并州,也并不是一定要你支持吴王,总之将来如果时机到了,凭你自己的选择去做。”


“帮吴王或者挡吴王,都凭你自己选,不过在你今日出师前,除了之前小节、大节方面的叮嘱,为师再送你一句话。”


“这些话始于为师,止于你,如果在此之前泄露秘密,陛下一定会杀你泄愤的。”


闻言,苏定方面色变得前所未有凝重,缓缓双膝跪地,郑重叩首,他知道依照老师的性格,今日出师,他们师徒关系就断了。


无论他在外面闯出多大的祸事,老师都不会管。


也别想将老师牵扯进来。


苏定方到没有感到愤怒。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这就是老师的处事原则。


老师倾囊相授之恩,他就是一辈子都难以报答了。


“弟子拜别老师,请老师放心,弟子向天起誓,一定辅佐吴王登上那个位置,不负老师之厚望,不负陛下的安排!”


说吧,苏定方磕了三个头,起身抱着老师交给他的兵家衣钵精华倒退着离开。


太极宫。


李世民听闻王德的汇报后,摆了摆手,王德带着所有人都下去后,他笑着抓住长孙无垢的手:“药师这个老东西啊,今天才真的敢有点行动,他可真是怕死的厉害。”


长孙无垢莞尔一笑:“你也得体谅他的难处,开国之后,他的威望太高了,你不都教导皇孙,猜忌这东西最考验智慧嘛。”


“君会猜忌臣,臣也会猜忌君。”


“算了,不计较这个老东西,他这十几年几乎闭门不出,也难为他了。”李世民摆了摆手,心情舒畅的说道:“这些老兄弟今天的反应,足可以让我们放心了。”


“你别高兴的太早了。”长孙无垢提醒道:“你虽然知道了老兄弟们对恪儿担任兵部尚书这个极为敏感的职位并无排斥,军中的老兄弟是可以完全放心了,可今天也是在弄险,稍有不慎,就会让兄长他们察觉的。”


“观音婢,你忘了王珪了吗?这次我可是设计了王珪这个老狐狸一把,我骗他站出来支持李绩入中书省,这潭水已经被搅浑了。”


“除非并州系和关陇系能够没有芥蒂敞开心扉的梳理今日的朝堂,否则他们很难发现我真正目的的。”


“而就凭他们双方现在彼此的不信任、对立、戒备,可以敞开了不舍底线的去谈吗?”


“现在他们谈,互设底线,相互试探,这会让朝堂之事越发的浑浊,难以看清。”


“王珪那个老东西,上次设计朕的儿子们手足相残,这一次朕就把他这只老狐狸当马前卒来用一用!”


闻言,长孙无垢也确实觉得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她看着丈夫得意畅快的模样,不由莞尔一笑,嗔怪白了眼。


是夜。


长孙府。


“懋公,这一次委屈你了。”长孙无忌苦笑对着李绩歉疚说道:“是我们挡了你入中书省的路。”


“懋公,你有什么要求,我们可以补偿你。”


“对懋公,你有什么要求尽快提出来。”


……


温彦博等人纷纷开口许诺道。


李绩心中自是十分委屈怨恨,不过他也明白,他的确不能动。


他苦笑说道:“要说没有遗憾,那是自欺自人的,辅机我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这兵部尚书的职位,只要我动一动,恐怕就会落入吴王李恪的囊中。”


“为了大局,我牺牲一点没什么。”


在李绩说话之际,长孙无忌一直暗暗打量李绩。


立即的深沉是出了名的。


他虽然没有从其神色察觉,不过他明白,怨愤不会这么轻易消除的。


只能慢慢去弥补李绩了。


李绩是军中除李靖之外,影响力最大的人,绝对不能因为此事而让李绩与关陇系渐渐疏远。


“老爷,王家公子到了。”


“让敬直贤侄马上进来。”长孙无忌连忙说道。


很快王敬直走了进来:“拜见各位世叔。”


“敬直,打听清楚没有,你父为什么要支持懋公入中书省?”


王敬直恭敬回答道:“似乎是陛下暗示家父,有意提拔魏王到兵部任职,而腾出工部的位置给吴王。”


呼!


“原来如此。”


“还好!还好!”


……


长孙无忌则眉头紧拧,询问道:“那你可知,为何你父亲在朝堂上没有继续支持,忽然中途停止?”


王敬直摇了摇头。


待王敬直离开后,温彦博察觉到长孙无忌神色不对,试探道:“辅机,你还在想什么?”


“我再想王珪!”长孙无忌的眼神变得犀利:“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忽然中途停手?”


“老大人,你在怀疑陛下真正钟意的兵部尚书是吴王?”于此同时,王珪府中,唐俭惊呼一声:“这怎么可能,陛下不是暗示您,吴王去工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吗?”


“老大人能肯定吗?”


王珪不由苦笑:“陛下的暗示本来就没有任何证据,何况我之所以中途停手,是因为温彦博那句允文允武。”


“允文允武让我意识到,恐怕到时候把李绩退入中书省,定兵部尚书之际,我们也未必可以让魏王担任。”


“后面杜如晦等人一起为吴王发言,让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这一点。”


“魏王与吴王竞争兵部尚书根本不占任何优势。”


“即便我们与关陇系联合,恐怕都不可能赢。”


“至于陛下是不是在给我们挖坑,只是我一种猜测,并没有任何的证据,甚至我这种猜测也都是基于杜如晦等人的反应做出的判断。”


唐俭后怕道:“还真的差一点我们成全吴王,的确有理由怀疑陛下是在故意设计我们,可也并不能说明陛下设计我们。”


“说到底,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疏忽了吴王允文允武比魏王更合适,疏漏了杜如晦等人的反应。”


“不过无所谓,总之吴王李恪现在去了大理寺,不在吏部,他就难有伸张的机会了!”唐俭轻松一笑说道:“而且今天关陇系主动反对李绩,恐怕这根刺在李绩心中埋下了。”


“我们未必就不能利用。”


王珪点了点头,惆怅道:“不要高兴的太早了,现在一切都变了,外面卷起了革新的风浪,而朝堂也出现了太大变动了,整个天下都让人感觉有些陌生了。”


……


翌日早朝后。


卢赤松、崔宗伯等人正式入中书省。


“卢大人、崔大人……恭喜恭喜。”


“玄龄,你这个我们卢家的女婿,这些年做的不错。”


“……”


早朝结束,宰辅们回到中书省后开始寒暄起来。


某刻,卢赤松在与房玄龄说完之后,语气有些责怪道:“吴王以往也是如此,想来则来,不想来就不来的吗?”


寒暄的热闹气氛瞬间冷清下来。


房玄龄知道,卢家这位要发作了。


刚刚当了宰辅,手中握着权利,难不成就想要报当初的一箭之仇。


“叔父,吴王不会耽误大事的,而且吴王这些年的确为朝廷,为天下多有操劳……”


不等房玄龄委婉的话说完,卢赤松就摆手冷冷道:“玄龄,这就是你做宰辅的态度吗?陛下还日日五更天上早朝呢?”


“陛下难道不为朝廷、为天下操劳吗?”


“我们这些人难道没有为朝廷,为天下操劳吗!”


“吴王行为乖张,不守规矩,就是你们这些宰辅们不作为导致的!”


“我建议,我们集体上书陛下,让陛下严格约束吴王!”


“嗯,我认为这个提议不错。”温彦博首先赞同。


“可以!”


“陛下都要日日早朝,从不懈怠,吴王难道比陛下还要金贵不成?”


……


很快,崔宗伯、李行密相继发言。


哼!


岑文本冷哼一声,冷笑道:“诸位愿意在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上纠结随便,我还有很多折子要处理,没有功夫!”话罢,岑文本转身离开。


杜如晦也转身离开。


卢赤松面色瞬间变得极为难堪。


他没想到,中书省这些人,竟然为这么一件小事都要维护李恪。


“大理寺卿是窦锦对吧,马上把窦静叫道中书省,他是吴王的顶头上司,我没有权利管吴王,大理寺卿总有权利吧!问一问窦静,能不能管教好下属!”卢赤松看着岑文本的背影冷冷说道。


“刘秘书郎,本宰辅的命令你没有听到吗!”


刘姓秘书郎不敢犹豫,作揖后,连忙匆匆离开,传唤大理寺卿窦静。


中书省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尖锐冷硬。


……


ps:抱歉,抱歉,今天中午‘跑部前进’去了。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