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 章节

第354章 李恪:送新风出潼关,自下而上新策略,让百姓主动拥抱革新!

作者:星行点灯

“恪报,恪报,最新一期恪报,岭南发电工坊一伙计僧一行提出假设,大地南北两极存在两个巨大的阴阳两极磁铁,这是造成司南针总是指向南北两极的根本原因!”


“僧一行的猜想理论获得吴王一千贯奖励。”


“僧一行将会元宵前入京向百姓展示论证他的猜想!”


……


冬日的长安街头,忽然刊发的一版恪报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司南针我知道,地球南北两个方向,放着两个一阴一阳两个巨大的磁铁?”


“这不是胡说吗?谁放在哪里的?”


“西游记都连载完了,没有西游记,现在感觉好像恪报也没意思了。”


“一千贯,吴王不会是被骗了吧?”


“可不是吗,一千贯就被这个叫僧一行的人给蒙骗去了,这钱是不是也太好挣了?”


……


西游记连载刊登完了之后,忽然刊发的一版恪报,这条关于实验、实践科学的消息引起了百姓的热议。


不过从热议中,能够看得出来,百姓对这条消息似乎有些失望。


更怀念恪报当初刊载西游记。


若非报道中提及的一千贯,恐怕很多人会对这篇文章,这条消息失去兴趣。


而很快,大家的议论也都集中在这个叫僧一行的人骗了吴王一千贯的话题上。


至于关于司南针为何永远指向南北这个问题的猜想,很快被忽略。


朱雀街。


街边某处。


阿嚏!


李泰打了一个喷嚏,把手中刚刚买来的一份恪报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搓了搓手,叹了口气在桌案旁坐下,唉声叹息道:“看来皇兄这次是真的不管我了,你悄悄,他都能给这个叫什么僧一行的人一千贯,这个人就是瞎白话几句,本王在这里摆摊售卖王府东西已经十几天了,他不可能不知道的。”


哎!


狄仁杰瞧着不由好笑。


这位想搞点事情出来,可直到目前,无论是宫内的皇帝还是吴王好像都没有注意到似的。


这位明显有些下不了台了。


狄仁杰翻看着李泰放在桌面上的恪报,沉凝道:“魏王,吴王是不会做没有目的的事情的,这僧一行的猜想未必就没有道理。”


“不管了,不管了,我这唱戏没有人搭台子都不知道怎么往下唱呢。”李泰摆了摆手,心烦道。


“大婶闺中女儿待嫁对吧!”


李泰忽然冷不丁的一言,正在仔细看着恪报的狄仁杰都不由被吓了一跳,只见李泰起身,脸上堆满了笑容拦住一位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妇女。


关中娘子倒也泼辣,明知道眼前这是魏王李泰,也并无太多的惧怕,微微一福后,就反问道:“王爷要纳侧妃?民妇尚有一芳龄十五的女儿未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狄仁杰瞧着饶是魏王李泰的厚颜无耻,在这位关中娘子的言语之下,竟也忍不住暗暗唇角抽搐,他不由好笑。


李泰连忙摆手,凑到大婶耳边低声耳语几句,然后又从桌子上取过一个精美瓷瓶递给大婶,千叮咛万嘱咐说道:“大婶,记得本王说的话,要拿着这个瓷瓶,自己装上土,去秦王府要种子,一定要去秦王府要种子,你们自己偷偷种下的种子不算,被发现了,这个至少价值五贯铜钱的瓷器也会被收回去的。”


“民妇知道了,民妇晓得,谢谢魏王,谢谢魏王。”


嗨嗨……


李泰目送着这位关西娘子离开,不由搓了搓手,脸上露出贱嗖嗖得意的笑容。


狄仁杰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总觉得这位一定搞什么大事情。


“王爷,你对刚才那位大婶说了什么?”狄仁杰试探询问道。


李泰一脸得意,返回说道:“没什么,我就说,我大哥秦王要在民间选能生养的侧妃,我呢是帮大哥秦王在这里送瓶子,让接过瓶子的民妇回家,让他们闺中女子亲自填土、亲自浇水,然后在去秦王府要一枚种子。”


“一年后,开花结果的呢,证明能生养,我大哥就会选其为侧妃。”


李泰这个点子说起来还是出自李恪当初给弟弟妹妹们讲的故事,一个国王没有子嗣,给子民种子选国王,他不过是稍加改编。


“我观察了,以刚才那位大婶的姿色,闺中的女儿绝对中下下姿色。”


“不行,我还得继续努力,老大他臭不要脸恶心我,别怪我手黑,没人给我搭台子,我自己搭!”


狄仁杰听着都傻眼了。


只见李泰转身数了数身后的坛坛罐罐,点了点头说道:“三百零五个,今天本王就给老大选三百零五个丑婆娘,我恶心不死他!”


说着李泰瞅着一个长相普通的大婶走过来,连忙抱起一个瓷瓶跑了上去,咧嘴一笑,热络道:“大婶好……”


狄仁杰这才被惊醒。


他瞧着这位满脸堆着笑容的模样,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不动声色的起身脚底抹油就跑。


……


城外发电工坊。


李佑脸上有些污渍,却笑得十分灿烂,得意说道:“皇兄,十天之内,发电工坊所有机组我都改装了一边,都安装上了我设计的蒸汽推力限制阀,以后可以人为的调节控制力量的输出,出故障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李恪看着这个弟弟在他面前意气风发的侃侃而谈,不由耐心听着。


“嗯。”他点了点头,夸赞道:“不错,一年时间真的让你给做出来了,既然这个东西做出来了,那么看来机车的进展应该也很大对吧?”


“我们正在做第一辆样车,受限制于我们的制铁技术,有些笨重,同时推力还比较小,我计算过,一辆机车如果拖动十节车厢,满载的速度最大只有我们骑马慢跑……不过胜在这种东西只是燃烧煤炭,而且除非是出现故障,否则不需要休息。”


啪!


李恪激动的一手拍在桌案上,高兴道:“足够了,这样就足够了,有这个东西,我就能让你走出齐王府了!”


“而且有这个东西,就能帮我把革新的气象和大势送过潼关!”


“皇兄我真的可以走出齐王府?我这个东西真的可以帮到你?”李佑激动的肩膀都在激烈的颤抖着。


眼睛中出现水雾。


四年了!


四年他没有被圈禁成一个废人。


但是他也受够了被圈禁在方寸之间的王府中。


现在不但他有出去的可能,还能帮到皇兄,他怎么能不激动,不高兴呢。


崔民干、窦诞、魏叔玉、秦怀玉等人也好奇的看着李恪。


李恪笑着踱步来到窗口,推开窗户,一股冷风吹进来,他毫不在意,激动的挥手说道:“我之前就说过了,革新进入现在已经到了深水期。”


“我们最先开始在陇右开新风,关中又在皇城脚下,后来我们去了岭南,也去过益州。”


“这几地是革新的重要地方,从底层的百姓已经对革新充满了拥抱。”


“这几地可以说,都是我们自上而下推动的革新。”


“可过了潼关之后,是不是阻力更大了?”


“当初我们搞清查天下吏治你们的感觉应该最清楚,来自地方的抵触最激烈,百姓对这些最漠视。”


“为什么?”


“因为距离的缘故,恪报这些年在潼关以东明里暗里的受到排斥抵制,新气象始终不能涌进去,百姓对朝廷的一些政令始终都是一知半解。”


“百姓对我们的革新没有任何认识,自上而下除非我们可以像当初在河西地区、在岭南一样,坐镇一地去盯着赶着催着逼着,诱使着地方百官去做。”


“很显然,现在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朝中那些人是绝对不会再让我碰触地方了。”


“单靠朝廷的政令过了潼关能行的通吗?”


“恐怕也不行!”


“别看现在的户部和吏部在关中制度改革、整理逃籍进行的风风火火似乎很顺利,这是因为皇城根下朝廷的权威重,加上关陇系的主动配合。”


“有很多的小士族,对朝廷革新感受的强烈而且清晰,与陇右、岭南的频繁交流,也促进了关中一些小士族、庶族对革新并不排斥。”


“我敢肯定,过了潼关之后,我们的革新,就连庶族都会排斥。”


“你们以为,接下来户部和吏部能够顶住压力做下去吗?”


“就算青雀和李治他们想做,恐怕也会困难重重。”


窦诞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这种担心不是没有可能,一直以来,底层的胥吏都是有庶族控制着,制度完善,庶族人担任胥吏的难度增加了,需要通过考核,而且这个考核还会面向所有的百姓,其实这损害了庶族的利益。”


“庶族凭借着他们掌控底层民间,得利很多,整理逃籍之后,庶族胥吏要挟逃籍百姓的把柄就没有了,再一次变相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


“王爷所说的潼关以东死气沉沉,新气象很淡薄是真的。”


“以我对魏王的了解,他现在不会彻底的得罪寒门庶族和士族两个阶层,至于晋王,晋王的性格一旦吏部和地方激烈的碰撞,我担心晋王会受到挫折打击一蹶不振,最主要,晋王缺少魏王的手段。”


崔民干也点了点头,他与窦诞这一年,除了在京的时间外,几乎都是在潼关以东的各地去游历,观察民间和官府上层。


所以李恪说的这些,他们感受最深。


而吴王李恪,现在中枢的许多人,是绝对不会让他去推动地方的革新了。


大家都害怕了!


会千方百计的阻止。


最能证明自上而下在潼关以东难以实现,就是朝廷的稠佣制。


这都马上贞观二十年了,也没有做成。


“所以我们现在要改变策略,潼关以西,我们是自上而下的革新,潼关以东我们要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


“我们要首先给潼关以东的百姓,强烈的新气象冲击。”


“当我们的机车,冒着白烟,响着鸣笛经潼关、虎牢关冲入中原之后,你们试想一下,会给沿途的百姓带来怎么样的冲击!”


李恪激动的一挥手,他很清楚,现在的潼关以东,就像是后世历史剪辫子以前一样。


有了从潼关吹过去的新风了,可从上至下,都处于一种冷漠漠视中。


“机车这个行业,需要一定能力的人来担任,在精神冲击的同时,我们要借助此事,拉拢庶族,只要来自庶族对制度革新的抵触减弱,制度完善就可以较为顺利的完成。”


“恪报开始弱化对革新的宣传,宣传一些新事物,要重新打开潼关以东刊发天下的局面,从中夹带一点点我们的私货。”


“促使百姓行动起来,由下层倒逼上层,当潼关以东的百姓,如同现在的关中百姓,益州百姓,渴望新的变化时候,那些地方官员还能够漠视吗?”


“不能!他们的政绩就来自于百姓。”


“适当的时候,朝廷给地方的压力增加,就可以迫使他们动起来。”


魏叔玉笑了:“我现在明白大哥为什么要刊发僧一行的猜想了?听说这个僧一行还怀疑,我们脚下的大地并不是方的,他想要搞一个测量验证。”


李恪接过话茬说道:“所以我准备资助僧一行,给他组建一个团队。”


“他是我们唤醒百姓主动拥抱革新,自下而上革新的第一步。”


“他从关中一路出潼关向中原进行测量,同时给沿途百姓演示他的关于南北阴阳大磁铁的猜想。”僧一行的猜想,其实已经无限接近地磁场了。


“然后他们从辽东出塞北,一路往极北方向测量,去极北地区寻找所为的大磁铁,让他去验证这个猜想。”


“李佑的机车,就是我的第二步!”


“所以僧一行来长安做演示,就要越热闹越好,长安轰动了,才能吸引天下人的目光。”


“皇兄,还有你说过的苹果为什么往地面上落,我验证过了,两个重量不一,大小相同的东西也会同时落地,到底什么原因我还没有找出来,你可以把这个也加进去。”


“用你当初在岭南一千贯悬赏的办法,增加轰动效果,更有利于僧一行这第一步。”李佑也替李恪出谋划策道。


李恪拍了拍李佑的肩膀:“这是你发现的,我想留着让你找出原因。”


人都是有私心的。


李佑已经把实验进行到了这一步,李恪觉得,李佑戳破那层纱已经很容易了。


李佑是他弟弟,这样一个能够影响后世千万年的基础理论,他当然想让自己弟弟来做成了。


“哥,我不在乎,这个发现的根本原因如果让别人找出来了,我还可以做机车,只要能帮你就行,你说过,我们是皇子,我们不为李氏江山做出贡献,怎么能要求别人去做?”李佑喊了李恪一声哥,郑重说道。


大家都知道,齐王这主要是为了帮吴王。


李恪沉吟片刻,重重点头:“好,我争取让你来做这个演示,但我也希望,两个重量不一,大小相同的球体同时落地的真正内在原因,是我弟弟齐王最先找出来!”


“叔玉,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吧。”


所有人的眼中都不由露出激动之色。


这是他们把革新之风送出潼关的第一步!


借助新事物卷起的自下而上的革新,这是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方法。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新考验,同样,对顽固守旧的对手来说,也是一种新考验。


……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