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紧张的学习氛围如影随形,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同学们紧紧笼罩。然而,学校举办的艺术节却如同一束光,为这段忙碌的时光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消息传来,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乔娜宝作为文科班的活跃分子,一下子从座位上弹起来,兴奋地挥舞着双手:“艺术节啊,咱们班可得好好准备,争取拿个大奖!”同学们的眼睛里也纷纷闪烁起光芒,暂时忘却了学习的压力。
沈梦夕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她转头和同桌王哈哈讨论着:“你说我们表演什么好呢?唱歌、跳舞还是小品?”王哈哈托着下巴,思索片刻:“要不搞个小品吧,轻松有趣,还能展现大家的演技。”
理科班这边,慕楠也在和沐辰礼、傅西祤商量:“艺术节咱们也得参与,给文科班的同学们展示一下咱们理科生的风采。”沐辰礼眼睛一亮:“要不我们来个乐器合奏?我会吉他,傅西祤会钢琴,再找个人来个小提琴,绝对震撼。”傅西祤推了推眼镜,点头表示赞同。
颜君陌虽然没有参与热烈的讨论,但心里却在暗自琢磨着要为沈梦夕和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知高三学业繁重,大家准备艺术节的时间十分宝贵,于是决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为文科班的小品筹备助力。
每天课间休息,颜君陌都会在教室里穿梭,像个不知疲倦的采集者,主动与每一个可能有想法的同学交流。他带着真诚的笑容,眼神专注地倾听着大家对于小品剧本的奇思妙想。
无论是学霸提出的结合学科知识的创意,还是平时调皮捣蛋的同学口中那些充满趣味的点子,他都一一认真记录在那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他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字迹,有的还配上了简单的草图和注释。
午休时分,当大多数同学都在休息或者讨论学习时,颜君陌却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沉浸在整理归纳大家创意的工作中。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又舒展眉头露出微笑,仿佛在与那些文字和创意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
他将相似的创意归类,把零散的情节串联起来,逐渐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故事脉络。等形成较为完整的思路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找文科班负责创作剧本的同学一起探讨。
在一次关键的剧本讨论会上,关于小品中一个核心情节的走向,大家产生了激烈的分歧。一方认为应该走纯粹的搞笑路线,通过夸张的表演和诙谐的台词,让观众捧腹大笑,在欢乐的氛围中传递高三生活的轻松一面;另一方则觉得深化主题,突出高三学生面对梦想的迷茫与坚持,以细腻的情感刻画更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颜君陌安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倾听着两边的观点,脑海中快速分析着利弊。等双方稍作停顿,他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觉得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其实我们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用搞笑的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大家轻松地进入情境,在结尾处巧妙转折,通过主角的内心独白和行动,升华到对梦想的追求,这样既能让大家在欢笑中有所思考,又能深刻地展现高三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生动地描绘着脑海中的画面。这个提议犹如一道曙光,瞬间照亮了大家的思路,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使得僵持不下的剧本创作得以顺利推进。
不仅如此,颜君陌还利用周末时间,一头扎进图书馆。他在书架间来回穿梭,眼睛快速扫过一本又一本的书籍,终于找到了大量关于表演技巧的藏书。
他如获至宝,迅速借阅了几本最有价值的,回到家后便一头埋进书里。他逐字逐句地研读,手中的笔不停地在书页上圈圈画画,遇到关键的知识点,便认真地整理成详细的笔记。笔记上,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他结合文科班小品内容写下的具体应用建议,比如某个角色在某个场景下应该运用怎样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展现情绪变化。
周一回到学校,颜君陌便迫不及待地将整理好的笔记分享给沈梦夕和其他参与小品表演的同学。他亲自站在教室前面的空地上,像个专业的表演老师一样,为大家示范各种表情和动作的要领。
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下撇,肩膀微微颤抖,生动地展现出角色在面对挫折时的失落;紧接着,又突然眼神坚定,昂首挺胸,紧握双拳,表现出角色重新振作、坚定追逐梦想的决心。他一边示范,一边详细讲解:“表情要细腻,动作要自然,这样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同学们围在他身边,认真地学习模仿,表演水平在他的指导下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道具准备方面,颜君陌同样没少花心思。他了解到小品中有一个场景需要模拟高三学生堆满书籍的课桌,为了让道具更加逼真,增强舞台效果,他决定亲自动手制作。
利用课余时间,他和几个热心的同学一起,从学校的储物间找来一些废弃的硬纸板。他们先用尺子仔细地测量好书本的大致尺寸,然后用铅笔在硬纸板上画出书本的形状,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下来。为了让“书本”看起来更加真实,颜君陌还找来颜料和画笔,模仿书本封面的样式,细心地在上面写上了各种学科的名称,如“数学”“语文”“物理”等,甚至还画上了一些简单的页码和图案。经过他们的努力,一张张硬纸板变成了一本本栩栩如生的“仿真书本”,整齐地堆放在课桌上,为小品的场景布置增添了浓浓的高三氛围。
理科班的三人组乐器合奏排练时,颜君陌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演奏,但他主动承担起了后勤保障的工作。
每次排练前,他都会提前到达音乐教室,轻手轻脚地避免打扰到其他正在练习的同学。他先仔细检查吉他的琴弦是否有松动,用调音器为每一根琴弦校准音准,再小心翼翼地擦拭钢琴的琴键,确保它们干净整洁,弹奏起来顺滑无阻。对于小提琴,他认真检查琴弓的松紧度,为其涂抹适量的松香,让琴弦能够发出更加美妙的声音。
排练过程中,他静静地坐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每一个音符。当发现节奏上有一些细微的瑕疵,比如吉他的某个和弦与钢琴的配合不够紧密,或者小提琴的某个音符稍稍抢拍时,他会在合适的时机举起手,礼貌地打断排练,从听众的角度诚恳地给出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刚才那个地方,吉他的节奏可以稍微放慢一点,这样和钢琴的配合会更和谐,听起来也会更有层次感。”他的建议总是客观而实用,帮助三人组更好地磨合,让演奏越来越完美。
艺术节终于来临,校园里热闹非凡。操场上搭起了巨大的舞台,四周彩旗飘扬,五颜六色的气球随风舞动。观众们早早地来到操场,坐在椅子上,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表演开始。
文科班的小品《高三的梦想》作为开场节目登上舞台。沈梦夕饰演一位在高三迷茫中寻找方向的学生,她生动的表演,将角色的纠结与坚定展现得淋漓尽致。王哈哈等同学也配合默契,幽默的台词引得台下观众笑声连连,而结尾处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又让大家不禁为之动容。这精彩的呈现背后,离不开颜君陌默默的付出。
紧接着,理科班的乐器合奏登场。沐辰礼、傅西祤和临时找来的小提琴手走上舞台,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自信满满。随着音乐响起,三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仿佛在诉说着高三学子们的奋斗与梦想。颜君陌站在台下,看着台上精彩的表演,心中为沈梦夕和同学们感到骄傲。
表演结束后,台下掌声雷动。最终,文科班的小品获得了创意奖,理科班的乐器合奏赢得了最佳表演奖。同学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沈梦夕兴奋地跑到颜君陌身边,眼里闪着光:“这次艺术节太难忘了,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尤其是你,在背后做了这么多。”颜君陌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只要你们开心,能在艺术节上留下美好的回忆,一切都值得。在紧张的高三,能有这样一段经历,真的很珍贵。”
在回教室的路上,同学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这次艺术节。大家都明白,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高三生活中一段美好的回忆,让他们在忙碌的学习中找到了片刻的轻松与快乐,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携手前行、追逐梦想的决心。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